不支持Flash
|
|
|
十一平板销售井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14:09 南方都市报
液晶电视仍然是十一黄金周彩电的销售主力军。本报记者 邹卫摄 十一平板销售井喷 受制上游屏供应不足,大尺寸热销机型多出现断货 国庆黄金周历来是彩电市场的压轴大戏,今年的黄金周也不负众望。据国内企业彩电巨头透露,保守估计彩电销售较五一期间翻了一番,较之去年同期也出现大幅增长。记者向主流彩电品牌和卖场咨询获悉,相对于以往,今年大尺寸平板出现了井喷,特别是40、42英寸成为主流,此外,高端产品购买力明显拉升。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更多的品牌特别是国产品牌出现了旺销型号断货的现象,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的需求超出了企业的预期,这是利好消息,但也反映了部分企业在市场估计上保守,产品型号规划不全,而这也间接暴露了国内企业受制于屏供应不足的现状。 大屏幕高端产品成主流 据悉,今年黄金周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屏幕越来越大。卖场导购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的旺销尺寸是40英寸以上的型号。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于彩电的视觉要求高,40英寸、42英寸已成主流,50英寸、52英寸已不是奢侈品。国美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彩电销售额占据整个黄金周家电销售的40%,其中40、42英寸在销售量上占到了30%,而销售额则达到了45%。而苏宁的数据显示,高清平板电视同比增长超过200%。 此外,高端产品的消费能力得到显著拉升。与以往相似的情况是,企业一面打出惊人的降价让利广告,一面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产品新款式。“超薄概念”、“遥控壁挂”、“左右时间”、“能播放RMVB格式电影”等,都成为吸引眼球的新卖点。创维新闻发言人沈健还表示,新品酷开系列受欢迎程度很高,仅黄金周期间就售出了6万多台。康佳高端产品,特别是i-sport系列、i-slim系列以及大尺寸平板,比例已达到整体销售额的60%-70%。 “断货”凸显产业链短板 记者在国庆期间走访卖场发现,频繁听到的一个词就是“断货”,有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看中的一款高端产品也因为“断货”没有购买成功,还在等待之中。据卖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导致消费者的需求量大增,积极的价格策略也拉动了消费,今年很多旺销型号销售都出现了断货现象,形势非常好。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畅销型号的断货同时也说明企业对于今年黄金周的准备不足,估计仍然保守,在产品型号的规划上仍需完善。对此,康佳相关负责人表示,断货主要是因为液晶屏的供应受制于合资企业,长虹方面也表示,主要是上游供应紧张导致采购不足从而引发断货。 “对于国产品牌而言,这说明企业走向理性,不会花高价去储存过多的产品。”长虹华南地区总经理宁黔凯表示,“因为屏源还控制在合资手中,短期内难以改变,这是国产品牌的一个瓶颈。”创维和长虹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主要是企业为了保证利润,控制风险。 目前我国虽建成京东方、广电NEC、龙腾光电等三条第五代TFT-LCD 面板生产线,但年产能总计大约为270万片,不及三星第五代及以上面板年产能的1/2。特别是由于投资能力不足,国内企业均无力独立建设第六代以上的面板生产线。而出于掌控先进技术及其他方面的考虑,境外的企业不肯将第六代以上面板技术向中国转移。而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占到彩电成本的80%,处于产业下游的彩电生产企业利润也得不到保障。 据悉,为了应对屏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国内彩电企业在屏等主要部件的采购周期多半调整为三个月,而在CRT时代大多为一年。 ■旁边报道 国产品牌加紧布局上游 为了解决产业链的缺失问题,国内主流企业都在产业垂直整合上布局。目前,长虹已经建立了等离子屏的自主生产线,已经投入了使用,预计明年即可上市。此外,海信的液晶模组项目已经投产,TCL则正准备增发筹资进入液晶模组产业。康佳集团副总裁陈跃华则表示,国产整机厂家正在转换经营方式,从量的竞争提升到质的竞争,将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向上游挺进。 为了重塑彩电行业的发展优势,政府也在推进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10月9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在2007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技术峰会上指出,信息产业部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资金扶持的力度,并提出走“政府支持,企业联合”是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由目前政府的态度也可看出,政府鼓励本土企业的资产整合,推动形成大型骨干企业,以提高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整体情况。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王海艳 实习生 李学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