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国平板产业能否跨过集体“生死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08:12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刘菊花 冯晓芳 

  记者近日随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专家组在四川长虹、TCL集团等电视生产企业调研时了解到,由于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滞后,所需配套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造成我国平板电视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下降,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亏损,挥之不去的阴霾

  去年以来,日、韩等竞争厂商采取针对性大幅降价策略,产品价格年降幅超过30%,使国内企业亏损加剧。

  2006年企业年报显示,以彩电为主营业务的长虹、康佳、海信、厦华和TCL都取得了稳定的赢利,其彩电业务的毛利率则普遍下降。以海信为例,彩电销售收入约105.2亿元,毛利率下跌0.73%,净利润为1.25亿元,而其传统模拟电视业务的净利润超过三亿元。显然,平板电视拖了本土彩电企业经营业绩的后腿。

  2007年以来,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平板电视整机降价力度,同时从上游提高面板供应价格,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本土品牌几乎无力应对,导致在一二级城市市场,本土品牌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那么,本土彩电企业能否守住“市场占有率”这道防线,跨过集体“生死界”呢?

  核心技术,必须跨越的难关

  目前,以

液晶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市场消费的主流。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显示,在我国大中城市,平板电视的销量已经占到70%以上。

  “一方面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市场的强大需求,而我国平板电视生产企业面临集体‘濒危’。本土企业要渡过难关,必须真正具有竞争力,当前迫切需要掌握平板显示关键核心组件。”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教授徐征说。

  “幼稚产业”需要国家支持

  据了解,液晶显示技术和最初产品产生于美国,但在亚洲实现了产业化,目前东亚地区已成为全球的产业中心。三星、LPL(韩国LG与飞利浦合资企业)、友达光电、奇美、夏普等前五家企业的

液晶电视屏产量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3%。在玻璃、液晶材料等上游领域,美、日、欧企业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学中的“设立成本”理论认为,由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发展中国家幼稚产业即使有长期动态优势,也可能因为成长的巨大风险不能吸引民间资本获得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市场失效”问题,需要政府支持解决。

  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在我国传统模拟电视时代,通过国家“彩电国产化一条龙专项”,我国建立了自主的彩管和彩电产业体系,经过近20年发展,国内品牌模拟彩电占有率超过80%。1993年韩国三星电子开发出液晶产品后,日本公司立即针对性降价,致使三星电子液晶业务连续六年巨亏,但韩国政府通过银行贷款、技术开发支持,最终使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最大的平板显示生产企业。

  信息产业部调研员张春生建议,国家支持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可以采用中央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同时通过

资本市场吸引社会投资的模式。

  “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技术、材料、设备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坚持自主创新,对现有技术资源进行整合,把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显示面板制造做大做强,拉动上游环节的材料和设备,是我国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张春生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