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LG:绝不放弃等离子 下半年要量产小尺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 16:36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5月15日消息,今日14时LG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范珍、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事业部研究总监盛哲做客新浪,就目前大家关心的等离子市场走向以及等离子面临的机遇与问题等和网友进行了探讨。

  以下为聊天精彩观点:

   金范珍:不知道这个消息是怎样出来的,但是我可以明确地说,LG绝对不会放弃等离子面板、等离子彩电。

    金范珍:LG电子最近研发准备量产32英寸等离子。

    金范珍: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以前供过于求的情况好转到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市场上价格比较便宜,这样的情况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好转,整个产业碰到的经营上的难题会大大改善。

    盛哲:从CRT转到平板以来,产业升级以后资本需求、投资规模,包括对流动资金的占有,比以前放大了很多,有很多厂商同时去大力发展液晶跟等离子,实际上是很吃力的,资金方面、技术方面都会吃力。最后会做取舍。因为液晶的量比较大,有些厂商就会选择更多集中在液晶领域。

    金范珍:等离子跟液晶都是平板产品,最终可能互相成本差不多。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LG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范珍和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事业部研究总监盛哲作客新浪,和各位网友探讨一下关于等离子的市场走向与发展空间,以及它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机遇。

  下面几个问题,我想先请教一下金总。

  在平板电视领域,可能各位网友都知道LG既做等离子也做液晶,在这两方面,LG是有着怎样的分工?是怎么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的?

LG:绝不放弃等离子下半年要量产小尺寸

  LG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金范珍

    金范珍:我简单说一下。LG和其它同时做等离子、液晶的公司一样,都重视这两个产品。打一个比方,我们在中国国内广告当中就没有进行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区分,统一是平板电视,我们对这两个产品是保持一个平衡都重视的态度的。

  主持人: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两者之间液晶的产销量肯定是最大的,而且之前也传出LG有退出等离子市场的传言。中国有句古话叫无风不起浪,希望金总在这里跟各位网友能有一个解释。

  金范珍:不知道这个消息是怎样出来的,但是我可以明确地说,LG绝对不会放弃等离子面板、等离子彩电。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看法。LG电子的CEO南镛也是再一次强调了这样的情况不会有,今天韩国当地的报纸就对此进行了报道,也是又一次强调了这个消息。所以,我们领导也是明确表示了。

  LG电子最近研发准备量产32英寸等离子,所以,放弃等离子面板、等离子电视怎么会又开发新的领域上的32英寸面板和等离子产品呢?这是不可能的。

  不知道我的解释够不够。

  主持人:我们在LG等离子产品上还是有新的研发和跟进。您刚才提到会有32英寸的等离子新产品,包括面板和整机。但是现在等离子大家都说它在大尺寸领域比较有优势。我们研发32英寸,这似乎和等离子只在大尺寸领域有优势的论断相违背?您怎么看?

  金范珍:大尺寸方面等离子相对来说占优势,液晶是小尺寸方面占优势。但是按照技术的发展,不分领域是存在的。打一个比方,液晶目前也是往大尺寸继续发展,以前液晶碰到往大尺寸发展的技术难题,也是逐步逐步改善。LG等离子在30英寸往下也是不断在发展。LG这样走,松下、三星可能也会考虑小尺寸的等离子。

  主持人:我们想请盛哲给我们评价一下,LG在等离子方面向小尺寸发展,您是怎么看待的?

LG:绝不放弃等离子下半年要量产小尺寸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事业部研究总监 盛哲

    盛哲:原来既定的说法以37英寸为界限,这是一贯的看法或者是传统的看法。当然现在就像金总谈到的,液晶可以向把46英寸甚至52英寸发展,等离子一样如果技术允许,可以达到,当然也可以往下走,出37英寸、32英寸的产品,是一样的。因为本身技术参数和技术水平,不会因为往下发展,做到32英寸、37英寸就变得更弱或者是更差,不会受影响。大家都知道,现在32英寸液晶面板产能很大,成本相对比较低,将来等离子做32英寸、37英寸,如何降低成本,能够保持竞争力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成本问题是很关键。因为现在32英寸液晶在这一块价格已经非常低了,等离子现在切入这一块,在价格上能不能有优势,不知道LG是怎么规划的?

  金范珍:不一定是某个尺寸碰到的成本上的难处,整个平板市场前几年存在着供应比需求大,价格就一直往下走,这是整机跟面板行业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价格一直往下走,需求也是大量增加了,可能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以前供过于求的情况好转到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市场上价格比较便宜,这样的情况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好转,整个产业碰到的经营上的难题会大大改善。这不仅是LG一家的看法,其它厂商和整机厂商都是这样预测。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说,今年下半年作为平板企业来说,它们的盈利水平有可能会得到改善?价格的下降幅度可能也会趋缓?

  金范珍:这样的可能性相当大。

  主持人:这可能会成为今年下半年的一个趋势。

  金范珍:是。

  主持人:和金总求证一下,我们32英寸等离子出来,您有信心和32英寸的液晶进行对决吗?

  金范珍:全球32英寸的电视需求最多,LG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不仅是LG一家,其它等离子厂家会跟着LG一起走。无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32英寸、42英寸这个领域上,全球的需求还是不断成长的。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决定32英寸量产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主持人:大概什么时候能够量产?

  金范珍:目前我们计划是从第三个季度开始,有关样机已经发到全世界每个大的厂商那里,包括中国国内大的厂商。

  主持人:我们这个32英寸等离子是怎样定位的?

  金范珍:目前是Full digital,即全数字。

  主持人:LG退出等离子市场看来是空穴来风了。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在提及等离子和液晶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说两者各有优缺点,那为什么在市场销量上两者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金范珍:因为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打一个比方,液晶在清晰度方面一般来说比等离子强,但是有些动态画面,等离子比液晶还是强。每个产品有自己的特点,有缺点的部分,液晶在动态画面上比等离子差一点,他们在这方面继续研发。等离子也是,针对自己的缺点也是继续研发。继续朝这个方向走,各自的缺点逐步逐步减少,自己有优势的部分再强化,等离子跟液晶有差异的部分就逐步减少。

  主持人:这一块不知道盛哲怎么认为?

  盛哲:应该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厂商阵营的转换因素。过去以来国内厂商除了海信跟长虹以外,都逐步减少了对等离子的投入。之前有一种说法,媒体也在访问,说为什么国内厂商减少生产等离子,认为是面板来源不够,或者是盈利不够。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讲,这两点应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原因。可能更多是因为从CRT转到平板以来,产业升级以后资本需求、投资规模,包括对流动资金的占有,比以前放大了很多,有很多厂商同时去大力发展液晶跟等离子,实际上是很吃力的,资金方面、技术方面都会吃力。因为资源要分散到很多很多产品上,包括国内品牌,原来背投也在做,战线会拉得很长,最后会做取舍。因为液晶的量比较大,有些厂商就会选择更多集中在液晶领域。

  实际上从面板来源讲,有三星、LG、松下也不少,三家主要的供应商其实是足够的。包括盈利也是一样。所以,说等离子的盈利不如液晶,应该可以说是无稽之谈。大家都知道现在平板从去年以来,国内大部分厂商是不盈利的。因此可能更多是投的资源受了限制,这是一方面。所以,在等离子阵营的厂商投入减少了,市场整体驱动力就会降低。

  另外一方面,有很多舆论的影响,包括媒体的报道,包括不同阵营厂商的引导,使消费者就形成一种看法,认为液晶比等离子好,等离子的一些缺陷就被放大,液晶的一些缺陷就被隐藏掉。所以,消费者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等离子不好,液晶好。

  这两个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比如产品线,等离子产品线比较窄,主要是40英寸以上。液晶会从十几英寸一直到四十多英寸,产品线比较丰富,在货架上占的位置就多很多。作为消费者来讲,接收到液晶的信息量比接收到等离子的量要多得多。一方面还是厂商阵营投入有些变化。另外,媒体的舆论环境或者是对消费者的影响。所以,形成了在中国的市场,目前等离子的发展跟全球市场有相当大的差异。

  主持人:谈到等离子和国际市场上的差异,LG因为作为一个国际品牌,金总认为在国外等离子市场的表现和在中国等离子市场的表现有什么大的不同和区别?

  金范珍:国内相对来说是偏向液晶的国家,40英寸以上在国外市场来说,欧美国家差不多是1:1的水平,有明显偏向的在中国比较明显。我认为按照中国有些厂家的努力,有等离子委员会搞一些活动,这样的趋势也是慢慢改善的。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集中提问了三个问题,希望两位能集中解答。

  网友:第一个问题,从技术层面角度讲,等离子和液晶目前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谁优谁劣?

  第二个问题,从应用推广角度讲,等离子和液晶在未来谁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个问题,您认为目前长虹上马等离子项目是不是一场豪赌?

  盛哲:技术层面来讲,平板电视实际上发展到现在相对来讲不管是等离子还是液晶,基本上都已经进入成熟期了,原来所谓的一些缺陷都已经大大改善了。很多专家也都讲,未来再出现很大的突破已经不大可能,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改进原来的缺陷,画质还有相关的参数进一步提高,这是进步的方向。包含原来等离子的功耗、清晰度,尤其是清晰度,现在清晰度上可以看到,松下和日立都已经符合中国高清42英寸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了,而且现在占到等离子比重的30%多。另外,包括好几家国外厂商都准备在今年内推出全系列全高清(FULL-HD)的产品,1920x1980的产品,42英寸包括50英寸以上,都做了大幅度改善。

  液晶动态响应时间原来比较差,现在也在逐步改善,一方面是响应时间的改善,另外也通过其它技术,比如背投技术,也在逐步地进步。从技术来讲,我一直有这种观点,各有优劣势。只不过到目前看得到,动态画面效果等离子还是稍微占点优势。静态表现方面,因为液晶整体大部分都是全高清,还是有一些趋势。但还是适合不同的产品适合不同的消费者。追求动态画面效果的就要等离子,看一些比较通常的画面,就喜欢高量度的,就喜欢更细的画面,就选择液晶。从技术来讲谁都无法取代谁,各有优劣势。因为大家已经完善到一定程度,进入一定的成熟期。

  金范珍:这方面我补充一下,现在等离子的厂商整个开发的方向是全高清的方向,松下、日立、LG、三星,包括先锋,都是朝全高清的方向。目前虽然等离子分辨率方面还是比液晶差,但是过一段时间,在市场上分辨率的角度来区分产品的优势、缺点,相信不会再存在。液晶也是一样,反应速度也是一样。

  盛哲:等离子最近有一些技术改进方向,Fairchild半导体公司最近推出一些模块化的电源,现在等离子电源会节省很多外围元件,可以节省10个美金的成本。现在刚刚出来,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另外比如等离子原来做成本节约,做技术改进,原来双扫描变成单扫描。松下最近也会大量应用这种新的产品,会推出一种新的产品50英寸,双扫描变成单扫描也会节约成本。另外,在等离子技术方面,因为等离子除了面板以外还有一个滤光镜,滤光镜也需要一定成本,几十块美金,这一部分LG也是走在前面,滤光镜率先实现了薄膜化,都在量产。

  一方面是技术在进步,进入薄膜化以后也可以提高亮度,原来前面有一块玻璃,亮度削减,这样适当也可以降低成本。也就是说未来等离子依旧能够保持价格的竞争力。

  主持人:说到价格的竞争力,前一段时间有媒体说等离子价格下降空间还有30%左右。是不是依据这些技术进步,它的下降空间还非常大,能不能达到这个幅度?

  金范珍:这个幅度,现在是20%、30%、40%,谁也都不知道。因为等离子比液晶还是晚一点开发的,相对来说有些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大。液晶比等离子是早一点开发的,运用的时间也比等离子时间长,降低成本的空间也是很多。等离子跟液晶都是平板产品,最终可能互相成本差不多。

  主持人:在成本上会基本持平。是不是等离子、液晶未来发展空间上不好做评判?

  金范珍:我们都是制造厂商,都有自己的规模,液晶整个行业跟等离子整个行业,单独某一个方面不可能满足整个市场上平板方面的需求,所以某一个产品代替某一个产品,这样的可能性是完全没有的,只不过多做、少做而已。因为都是面板产品,研发的方向都差不多。虽然液晶小尺寸数量多了,整个产能规模液晶比等离子多,这确实是事实。等离子目前为止是40寸以上的,相对来讲数量方面少,市场上液晶销售比如60%或者是70%,等离子是30%、40%,这样的比例是正常的。但是国内是1:10或者是1:9,太偏向液晶。随着等离子的发展,各个厂商的努力,这个比例是2:8,或者是3:7,会逐步改善。

  网友:长虹上等离子面板项目,很多媒体评价说是一场豪赌。LG也是等离子阵营的成员,是怎么看的?

  金范珍:第一,如果等离子是淘汰性的产品的话,长虹这样有名气的公司,不会在等离子方面投资。第二,这么大的项目,中国政府各方面考虑之后,终于同意,也说明等离子不是一个淘汰性的产品。政府方面也都是一些专家,他们经过非常充足的了解。还有,我们跟长虹等其它厂家一起努力,把等离子产品生产线扩大,跟液晶充分竞争。当然到了一定的时候,等离子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是有的,但是这样的竞争我们认为对于整个产业来说是有益的。

  主持人:提到等离子要和液晶进行比较充分的竞争,我们知道任何产品的普及几乎都和相应的价格降低有关联,等离子要取得更多人的认可,是否首要的是应该在价格上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金范珍:价格方面,液晶也好,等离子也好,价格下降的程度差不多已经到了最低的水平,虽然有空间,但已经达到最终的阶段。因为中国国内的面板厂还有整机厂都面临着经营上不小的困难。前两年发生的盲目的价格战,今年下半年整个幅度、强度不会像以前那么强烈。因为继续这样做下去,真的不知道液晶、等离子厂商怎么发展,无论是面板厂还是整个机厂都不好,对消费者也不好,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也不太理想。现在供需关系,下半年开始会改善。

  主持人:盛哲认为等离子产品如果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价格是不是它的突破口?

  盛哲:价格是一把双刃剑,产品的价格并不是说要一味地低,一味地低,一味地用价格来刺激需求不行。目前在统一规格的情况下,40跟42英寸的液晶与42英寸高清的等离子,均价现在基本是相当的,而且我认为基本相当的价位也是合理的。而42英寸标清的产品已经有低于20%多的差价,国外品牌都是八九千,国内品牌甚至都有八千以下的。实际上现在价格已经足够低了,从42英寸来讲,如果42英寸还要继续保持20%、30%地降低,对企业的研发、质量、提供的服务以及对整个行业、产业都会有损害。

  目前看起来50英寸等离子价格应该还是有一定下降的空间。不过要警惕液晶46和47英寸的快速发展,因为两者尺寸规格实际上是比较接近的。而且现在46、47英寸国内定价比较低,都有1.3万、1.4万的出来,国外也基本上都在1.7万。也就是46英寸跟47英寸液晶的价格跟50英寸等离子的定价基本上是相当的。因为实际上50英寸等离子成本竞争力、价格竞争力还是要更高一些,将来50英寸还是有一定下降空间的。现在看这个尺寸全球的去年比重是超过40%,国内目前还不到15%。但是跟去年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但是跟全球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今年也好,未来也好,50英寸的等离子也是一个很重要要去发展和加强的规格。

  主持人:金总刚才也重申了LG在等离子方面发展的决心,包括新产品的研发。想请金总谈一下LG在今年等离子这一块发展的目标计划?

  金范珍:今年LG等离子全球整机目标是250万台,这没有加上32英寸的量产。考虑到这个因素,250万台以上是肯定的。整个平板模组今年的目标接近400万台,里面没有32英寸,面板差不多是400万台,我们自己的产品起码是250万台。说明我们对液晶、等离子同样重视。我们的CEO已经明确表态,会继续在等离子上投资,绝对不会放弃。

  主持人:即便在前一段时间说LG等离子业务亏损30%左右的情况下?

  金范珍:我不知道到底从哪里得到这样的信息。尽管目前包括整机厂,现在面板行业都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是这样的数据得出完全没有可靠性。

  主持人:缺乏真实性?

  金范珍:对。

  主持人:既然对等离子还是充满信心的,请两位谈一下未来三年内等离子的发展预测,包括市场、技术、应用?

  金范珍:平板电视的市场因为现在整个这一段时间不断地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需求一直很大,发展速度也蛮快。不一定是液晶,等离子这个行业里的松下、日立、三星、LG,甚至包括长虹、先锋,有些公司也在扩大他们的产量。考虑到这个因素,无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数量都在往上升,这是明确的。特别以前等离子是在42寸以上占优势,这样固定的看法、思考,因为LG32英寸已经开发,很快量产,可能其它厂家,以前固定的思考都不会再存在。这样液晶、等离子会共同发展。消费者把自己的爱好放在哪里是最关键的。所以,LG等离子为了继续满足消费者在成本方面、尺寸方面会继续努力,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是LG一家,松下、日立、三星、先锋、长虹肯定是会往同一个方向走。两个产品不可能分得很清楚,有些领域是很模糊的。现在有等离子、液晶的区分,再过两三年,这个方面的领域不会那么明显。因为成本方面都在努力,性能方面都在努力,市场策略方面都努力,以后这两个方面就没有明显的区分领域。

  盛哲:首先未来三年等离子的发展还是继续能够成长的。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这些主力厂商,包括松下、日立、LG、三星、国内的长虹在持续不断地投入,扩充产能,以及在不断地做技术的改进。另外,随着更多厂商的努力,未来大环境的改善,以及奥运年需求的刺激,未来三年等离子依然可以保持成长的状态。这首先是一个大的判断。局部的部分,未来等离子像42英寸符合中国高清标准的比重会越来越高,50英寸也会很看好,明年预计至少可以超过20%的比重。而且现在随着50英寸价格逐步下降,能够保持超大屏幕的竞争力。大家最开始觉得42英寸大,但现在很多人也都接受了42英寸,都可以摆到普通家庭的普通居室里,十几平米、二十几平米,观看距离2到3米都接受了。50英寸也是这样,高度是2到3米,也是能够观看的,只是消费者的认知度、习惯逐渐逐渐改变,更大尺寸规格的产品将来会越来越受欢迎的。

  42英寸的部分,在B2B的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商业市场包括酒店、宾馆、机场、地铁,公共场所包括商业场所、娱乐场所都是可以见到的。商业运用我们称为B2B市场,增长率是更大的。我们做过预测,2010年之前,CAGR都可以保持55%左右。这是另外一个应用领域。

  金范珍:我相信2008年奥运会给大尺寸彩电,包括液晶、等离子、背投,都会带来大幅度成长。

  主持人:这段时间一直有企业传出退出等离子市场,专注液晶这一块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盛哲:就是垂直整合的能力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些厂商策略的选择。可能这些厂商也是出于自己核心竞争能力的考虑,是一个策略性的选择。

  金范珍:因为他们在面板方面没有基础,没有生产设备,所以要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某一个方面。但是现在在彩电整个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自己的精力投入在一个方面,我认为比较危险。现在松下、LG等大的厂商自己有整机、面板的公司一直坚持,没有这方面基础的公司,有的是往这个方向,有的是往那个方向,会改变。但是自己具备公司,他们的立场是一直坚持。

  盛哲: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有很多厂商在逐渐逐渐放弃或者是减弱对等离子的投入。现在有些厂商是不是重新投入或者是加强投入,就会变成更有机会了?从策略来讲,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减少了。但是过少的参与肯定会影响市场规模做大成长。从一个侧面来讲,有些不做了,我来做,是不是对现有的成员会更有机会了?

  金范珍:有些厂商不做或者是少做等离子,但我接触到小规模的公司,他们是拼命地跟进等离子业务,这令我很惊讶,以后彩电市场会有大的革命性的改变。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聊天就到这儿了,感谢两位的到来。

    (聊天结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