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家电 > 正文

国美苏宁冷对百思买开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7:03 京华时报

  全球家电连锁老大首店明开业

  本报记者 段志敏 高昂

  对中国市场垂涎了3年的全球家电连锁老大百思买,昨天终于在上海揭开了中国首店面纱。而利用这3年时间成倍壮大的国美、苏宁,对于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的到来
,昨天都反应冷淡,认为这只“纸老虎”不会给自己带来威胁。而百思买的“现款现货”模式,也并未在业内激起强烈预期。

  姗姗来迟

  “百思买首家中国旗舰店将于12月28日起试营业,而正式开业时间将在明年1月。”昨天,面对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参观,百思买亚太区总裁吕维民的开场白显得极为简短。

  吕维民身后,是位于上海徐家汇商业区肇嘉滨路1077号的飞雕国际大厦。百思买中国首店就位于该大厦3—6层,经营面积约8000平方米。继3年前进入中国市场开展采购业务,今年5月收购国内第五大家电连锁江苏五星后,全球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年销售额达300亿美元的百思买在中国市场再次迈出了坚实一步。

  选址中国最繁华商圈之一上海徐家汇商业区,选择在2007年第一个旺季市场元旦前开业,均暗示蛰伏中国市场3年的百思买,对即将到来的2007年充满热望。这种热望背后,还来自于百思买高层对自身模式的自信。

  “我们卖点之一在于按照产品种类陈列,而非品牌。例如把所有品牌42英寸

平板电视挂在同一面墙上放同样画面,使消费者更轻松比较。”吕维民表示:“而且我们与国美、苏宁等国内家电连锁不同,百思买不需厂家提供促销员,300余名营业员全为自行招聘,卖任何一台家电都没有提成。”

  百思买亚太区副总裁汪建国对另一个卖点则概括为“现款现货”:百思买先付款然后供应商供货。百思买收到商品后将按自己理念安排商品上柜、销售,而与供应商意志无关。汪建国试图以此模式打破中国家电零售的潜规则。

  在全面复制其成熟北美模式后,吕维民对百思买在中国的发展充满希望。他表示,中国2006年家电市场容量达850亿美元,且未来10年继续以两位数增长。“百思买不会参与同行的价格战,而会以自己的方式占据中国高端消费电子市场合理份额。”

  遭遇冷对

  “名义为全球家电连锁老大,实际只是北美老大。因为在北美市场之外,还没有成功案例证明百思买的强大。”苏宁电器华北管理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昨天对百思买反应冷淡:“上海目前有近150家国内家电卖场,百思买1家店不过是羊入狼群。”

  范志军的看法实际代表了中国家电业普遍观点:实力要靠规模撑腰。面对并购永乐后新国美的800家门店、苏宁500余家店,即便加上五星电器200余家店,百思买在中国家电市场也明显单薄。无怪乎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近日放言,苏宁3年内都不会担心百思买,因为百思买要想达到苏宁、国美现在的门店规模,至少需要3年时间。

  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何阳青昨天也表现出不以为然的心态:“百思买对国美整体运营并不构成压力,国美未来3年主要任务将是继续练好内功,提升单店经营效益,追求与厂商、消费者和谐。”何阳青反复强调,“国美的最大对手只有自己。”

  在何阳青看来,目前国内家电连锁巨头仍处于高速扩张期,这意味着中国市场适合开家电连锁卖场的空白地越来越少,百思买开店成本也将随之提高。

  “以北京市场为例,目前开店成本较3年前已上涨60%,且家电连锁门店近150家。百思买就算开10家店也毫无意义。”范志军一针见血地指出。

  难逃同质化

  值得玩味的是,对于百思买意图打破中国家电业潜规则的“现款现货”模式,也并未在业内激起强烈预期,市场弥漫观望情绪。

  “包括沃尔玛、百安居等外国零售商刚进入中国市场伊始,经营模式和百思买大体相同。做现款现货的最大原因,是为了吸引供应商拉近关系,因为大家之前都不了解你。但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将账期拉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对此质疑。

  “至于商品按类别摆放、不需要厂家促销员等经营方式,上述外国零售巨头也都有过尝试,但供应商不适应,国内消费者也不适应,最后他们又只好改过来了。”某国产彩电中国区营销总经理也提出疑义:“在中国业已形成固有零售市场环境前,外资零售巨头往往无法坚守自己模式,最终还是被本土环境同化。”

  “灿坤当初采用的模式就是百思买模式,最终仍败走中国市场。”何阳青含蓄表示:“市场决定因素毕竟是人,期望凭借一两种先进模式就拿下中国市场,未免把中国市场看得太简单了!” 

  相关专题:百思买中国开店凭什么赚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