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家电 > 正文

液晶电视行业利润存在误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 11:52 中国电子报

  特约撰稿 陆刃波 黄涛

  近期,不同的数据来源均显示液晶电视行业利润正在下降,而利润下降的幅度及其是否停留在合理区间,成了争论的主题。液晶电视在从“新兴”产业的奢侈品向大众消费的转换过程,必将伴随单品利润率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和价格比拼则是这个过程的表象,而行业是否面临全面亏损,仍不能以偏概全。

  行业利润存在误读

  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数据来看,家用视听行业利润率虽然出现下降,但仍保持了1.8%的利润率,高于家电整体行业水平。平板电视因具有部分信息产品特点,被寄予厚望,但其最终发展模式仍以家电的低利润普及,大规模生产方式实现,单品利润率的调整不足为奇;与其相对的CRT产品已进入发展成熟期,尽管其无须更多资金投入,并已形成稳定赢利模式,但其并非高利润来源。CRT作为重要利润来源也是依靠占据彩电市场80%的市场规模支撑,相对而言,企业的高利润发展仍以平板电视为主。

  亏损个案另有原因

  在竞争中,企业会面临亏损,而品牌、渠道、产品结构以及技术研发等因素则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表现。

  从产品结构看,29英寸至32英寸

液晶电视在低端市场已与34英寸CRT电视形成替代竞争,要想发展,必须从价格入手。现在,32英寸液晶电视价格已在4000元左右,获利虽有减少,但可更广泛地取得CRT的固有市场。在大尺寸发展的趋势下,40英寸以上产品则成为高利润、高品质、高享受的产品。具有丰富产品种类,在高低两端都有热销产品的企业,形成了合理的利润组合,而32英寸液晶负利润的个例只出现在产品单一被迫跟随的品牌当中。

  另外,由于液晶电视是资金技术双密集型产业,这导致企业可能出现暂时亏损的表象,但正是液晶电视技术上的不断更新,给产业带来了活力和新的利润。

  价格竞争加速市场集中

  本轮对利润率下降的担忧,也可以看作是外资液晶电视品牌集体降价加入价格战的后续效应。之前,数家国产彩电企业还联合声明拒绝过度降价,保持合理利润,但外资品牌的大幅降价给国内企业当头一棒,也吹响了平板电视品牌淘汰和加速集中化的号角。生产规模不足,产业链梳理不顺,生产过程控制不精益,营销方式不明确的液晶电视企业将陷入亏损而被淘汰。据《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选购的倾向却不断集中,品牌差距正逐渐拉开。在动态竞争的市场中,国产品牌发展仍需倚仗规模和价格的核心优势,从而有机会提升品牌价值。

  数字化提供新利润点

  低端产品的价格走低,为新兴产品腾出了市场空间。在2008年大规模应用

数字电视的刺激下,液晶电视企业将获得产品结构新的利润点,厦华、长虹、海信、三星等主流企业已有产品符合数字电视的显示规格,并已通过权威部门检测认证。作为更适合数字电视趋势的平板电视,其利润附加值并不局限。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