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家电 > 正文

家电也有保质期 超期服役隐患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17:50 人民网-市场报

  现状

  市民难舍老家电

  “家里的电器用了十几年了,现在还在用呢。”这样的话题常被一些人家以“买到了质量好的电器”而津津乐道。近日,笔者走访了解到,不少家庭仍然在使用大大超过报废期
的老家电。

  退休多年的张先生年近70岁,家里的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电器都是老旧发黄的颜色,特别是洗衣机,外壳斑驳陆离,生满了铁锈。张先生说,家里的电视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买的,到现在已经超过20年了,“不过,我家的电视机还是能用的,就是有时候会突然没有声音,你猜我用什么法子治它?就是用力捶一捶,它又有声音了。”张先生笑呵呵地说。

  吴奶奶家更是老家电的天地。她甚至还在使用黑白电视机。吴奶奶说,家里的这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是20世纪80年代初买的,已有20多年,现在还能用,虽然家里也有彩电了,但这台黑白电视机还是拿来给孙子用,可以连接游戏机做显示屏用。

  笔者了解到,目前仍在使用超龄家电的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因为曾度过了艰苦的岁月,所以生活较节俭。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只要家电还能用,就不应该浪费。除了中老年阶层,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也是超龄家电的主要使用者。

  隐忧

  老家电换壳现身

  除了百姓家中舍不得扔掉的老家电外,一部分超龄家电流向了二手家电市场。笔者与一位深谙二手家电的人士分别走访了几家大型二手市场,看到家电专区有不少二手空调、电视机、洗衣机、

冰箱等等。大部分家电从外表看起来,似乎都不是太老旧,但是身边的知情人说,除了洗衣机、冰箱不太好换外壳外,那些外表看上去崭新的电视机基本上都是经过重新组装换壳的,谁也不知道它们的“心”到底有多老。

  在一些二手家电摊,有不少窗式空调。据了解,目前我国市场上窗式空调基本上已经消失,而空调厂家生产的窗式空调多数是出口到国外的。而这些二手窗式空调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品,从“年龄”上来看,它们的年份也有十几年之久了。

  在一家二手市场里,几乎所有的电视机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就像新的一样,但价格却极便宜,有的“新”电视才一两百元。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全部是翻新货,把外壳一换,再修一修就重新出售。

  根据今年3月1日出台的《旧货品质鉴定通则》和《旧货品质鉴定旧家用电器》两部行业标准规定,所有二手旧家电都需经过旧货质量监管部门鉴定后,贴上由中国旧货业协会统一印制的“旧货”标签并注明家电的使用年限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对已过使用年限的废家电强制报废。这个规定实施至今已经有8个多月了,但没有一个摊位在所售的二手家电上贴上“旧货”标签以及使用年限。当问及一位老板知不知道二手旧家电要贴“旧货”标签时,他表示不知道这个规定。

  提醒

  家电也有“保质期”

  许多人认为使用老家电省钱节约,殊不知,超期服役的老家电有诸多隐患,有的甚至会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据伍先生说,他家原来的一台电视机就曾经发生过爆炸,幸好家人离得远没有造成伤害。伍先生至今仍心有余悸:“看来家电也是有保质期的。”

  一家电商场的负责人解释,目前我国对家用电器的报废年限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很多家电产品没有注明安全使用期限,导致家电使用寿命这一点被消费者忽视。这位负责人说,家用电器属于耐用消费品行列,像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一些大件家电,一般都有10至15年的寿命,电风扇、热水器等一些小家电也有10年左右的寿命。比如,电视机老化后受到震动、冲击、碰撞、骤冷、骤热以及电视机内尘埃污垢过多或电线短路造成局部过热,都能引起显像管爆炸;冰箱太老旧,里面保鲜和杀菌的功能已经退化,可能导致食物串味、不能保鲜,同时,制冷剂也会外漏,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旧的洗衣机会经常出现渗水等小毛病,严重时还会漏电。老化的家用电器还会产生耗电量增加或者漏电等问题。

  专家建议,人们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及时更换过期老家电,如果经济能力不允许,那么使用旧家电的时候最好细心一点,避免不必要的意外情况发生。

  相关链接

  各种家电使用年限

  彩色电视机:8至10年;电熨斗:9年;黑白电视机:10至12年;电暖炉:18年;电热毯:8年;电饭煲:10年;电冰箱:13至16年;录像机:7年;个人电脑:6年;电风扇:16年;电热水器:12年;洗衣机:12年;电话录音系统:5年;电吹风:4年;

微波炉:11年;电动剃须刀:4年;油烟机:7年;空调:10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