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家电 > EVD联盟全球发表《北京宣言》专题 > 正文

EVD之争叫好不叫座 终成不能孵小鸡的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 13:14 人民网

  昨天,中国EVD产业联盟成员企业包括EVD技术提供商、芯片制造商、硬件生产商、内容供应商、渠道销售商等汇聚北京,共同高调向世界宣布:2008年EVD在中国基本替代DVD。这一爆炸性的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各种质疑的声音也不胫而走。EVD从2003年被信产部确立为行业标准到今天,三年多时间已经过去了,其产品仍然无缘和大多数老百姓见面,更无缘于成为碟机市场的主流产品。应该说这不是偶然的。为什么一个挺好的产品,始终难以形成实实在在的市场呢?这其中的原因何在?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业界著名专家刘步尘先生和一
位不愿透漏姓名的碟机行业企业代表:

  记者:《中国EVD产业联盟北京宣言》称:2008年EVD基本替代DVD,您认为时机是否成熟?请谈谈您的看法?

  刘步尘:我觉得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从产品自身的角度来看,EVD确实比DVD好,清晰度及光盘容量都比DVD大,但是,仅仅这个理由是不足以得出“EVD取代DVD”结论的。从产品的角度看,EVD取代DVD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但是,从产品价格、光盘内容提供,以及面临外部蓝光技术围剿等因素来看,EVD取代DVD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2008年EVD取代DVD”是一个目标,一个期待,我们不能把目标和期待当成事实。

  企业代表:就消费者而言,近些年碟机的概念太多,什么SVCD、HDVD、HVD、HDVEVD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可这些东西都只是个噱头,消费者真正认可的也就是VCD、DVD。EVD就目前来说,并不能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准,因此,对消费者来说,他们认为EVD也许是和SVCD等等名称一样,只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产物,会不会因为EVD一个名称而就乖乖的掏钱买单,还很难说.

  记者:目前关于EVD产业质疑声音最大的可能就是其技术问题了,那么据您了解,EVD在技术问题上是否已经足以取代DVD,并能成其为标准?

  刘步尘:是的,目前围绕EVD发生的诸多争论,都可以归结为一点:EVD技术是否具有领先性?应该说,如果没有蓝光DVD和HD—DVD存在的话,EVD是相当领先的。但是,在蓝光DVD和HD—DVD存在的今天,EVD和DVD相比,很类似于超级VCD和VCD相比,也就是说,这种优势很难称为“代级优势”,更像一项改良性技术,而不是一项革命性技术。

  记者:有报道称,国际组织目前不承认EVD标准,而且大的电影公司只支持蓝光格式,这对EVD产业的长足发展是不是一大障碍呢?

  刘步尘:EVD从长远看是不具有发展前途的。

  一方面,国际组组不承认这种标准,在中国尚不具有国际标准话语权的情况下,不被国际组织认可,等于EVD很难出口到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业界普遍认为DVD的升级技术是蓝光技术,而EVD是红光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不合拍,因此,企业在做EVD的时候,也有很多顾虑,很难放开手脚大干快上。为什么碟机企业三年前都说EVD比DVD好,但是,至今没有一家规模生产?原因就在上面。

  当然,内容供应商大多支持蓝光技术,从而造成EVD碟片不足,也是相当关键的。

  记者:EVD产业联盟的成立,支持的声音似乎没有压过质疑的声音,尤其对联盟本身的质疑,出师未捷就互相拆台,张宝全曾声明“EVD联盟企业会停产DVD”,很快就遭到企业的反对。这个松散的组织能不能把EVD这个民族产业做大做强呢?

  刘步尘:需要说明的是,EVD产业联盟不是一个企业,甚至不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业协会,因此,指望这样一个联盟做大做强EVD,并不现实。当然,EVD产业联盟把具有相同志向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大家一起推广EVD,对EVD的普及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其作用是有限的。

  另外,我建议EVD产业联盟不要只唱高调不做实事,要尽快规划产品生产,并在配套的光盘资源整合上下工夫,比光打雷不下雨有用。

  企业代表:从媒体的信息来看,好像EVD只是张宝全一个人的事,厂商在其中的热情并不高。并且关于标准之争,时间跨度实在太久,加上张宝全的EVD负面新闻又比较多,厂家自然不敢把宝押在他身上,就这样把厂商的热情都拖没了,结果现在的情况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能形成一个推动市场前进的合力。这不像VCD、DVD的年代,一出了这个东西,大家一窝蜂的上,结果VCD、DVD遍地开花,消费者不买也得买,可以选择的只是品牌而已。

  记者:任何产品都是要经过市场检验的,目前DVD在市场上还是占据主流地位,普通消费者对EVD的认知很缺乏,这个取代过程是不是会很艰辛漫长?而并非像EVD产业联盟预期的这样容易?

  刘步尘:我觉得,只要产品好,消费者认知教育并不难。现在的问题是,市场上很难看到EVD产品的影子,或者虽然也有销售,但是价格高得吓人。因此,你说得再好,也没用。

  因此,尽快推出产品线丰富的EVD产品,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EVD的魅力,才是最当紧的。现在的问题是:EVD产业联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金灿灿的大饼,非常诱人,但是,你就是吃不到嘴里。因此,我认为EVD产业联盟的市场推广已经剑走偏锋。

  记者:EVD产业联盟宣称,EVD碟机平均价格仅700元人民币,在产品还未面世的情况下就给EVD一个这样的价格,是有利于产品的普及还是已经给其定位了呢?这样做对EVD产业的发展有何利弊?

  刘步尘: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目前,EVD市场售价一般在1000元以上,从1000元降到700元,能不能在二年内实现?我觉得不容易。另外,市场价格不能完全按消费者需求来定,还要参考企业成本情况,人为地设定一个价格上限,只能让生产企业顾虑重重,望而却步。

  我人为,如果EVD推广工作做好了,消费者愿意买,企业愿意生产,规模效益上去了,也许600、500都能卖。因此,卖多少钱?最后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由哪个人来划杠杠。

  记者:EVD在碟机行业的推广和发展可能要涉及到碟机商、内容商、渠道商等多方面的参与,您觉得EVD产业联盟对这些领域的积极性调动程度如何?

  刘步尘:和任何产业的推广、普及一样,EVD产业的推广、普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说EVD碟机本身生产好、销售好就行了,没有这么简单。除了碟机本身之外,光盘即内容的提供同样重要。现在,大家把眼睛盯在碟机的生产和销售上,光盘问题成了不可忽视的短板。我建议EVD产业联盟同步推动这一块,不要让这一块成了拖后腿的因素。

  企业代表:就行业管理部门而言,EVD可以说是个没能孵出小鸡的蛋。为了专利费等等问题,也为了能与国外洋巨头竞争,国家的行业管理部门可以说是下了决心的,可是这个决心下得不彻底,给了EVD一个行业推荐性标准的名份,而非强制性国家标准,明显带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记者:EVD产业的高调推动对整个碟机行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您预期一下今后碟机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刘步尘:我人为,EVD产业到目前为止有成有败。在自主产品开发方面,EVD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启示:在面临

知识产权困扰的时候,另劈蹊径寻求突破也许会有更好的机会。但是,我认为EVD最大的错误,就是关起门来自己搞标准,结果搞出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出来,很难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今天,这种“诸侯经济”思维是很要命的。中国企业一定要以海纳百川的心胸面对全球性竞争,而不是总想着如何将别人拒之门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