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引《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EVD联盟秘书长、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近日对外透露,根据EVD联盟内部会议最新达成的协议,创维、凯诚高清等18家主流家电企业将开始转向EVD碟机的生产,并在2008年停止生产DVD影碟机,但是在消息传出之后,就有DVD厂商反驳:这是没有的事情。
面对厂商众说纷纭的情况,恐怕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EVD明年有没有可能取代DVD。所以,我们不妨共同分析一下明年出现这一局面的可能性。
由于EVD兼容DVD,而且张宝全也特别强调了DVD停产后生产的“ EVD影碟机除了能够播放EVD碟片之外,也会向下兼容播放普通DVD和VCD碟片”,所以其不必和HD-DVD或蓝光联盟一样为片源的问题而担忧(虽然需要为此支付相当的专利费用)。所以,EVD能否最终取代DVD将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市场能力、价格和技术。
先说市场号召力
EVD联盟秘书长张宝全用“ 三国归晋”形容了目前EVD联盟的现状。的确,EVD联盟现在的市场影响力或许是其成立之后最强的。
在产业链上游,数年来一直与EVD作殊死争斗的HDV、HVD在上个月突然加入到EVD联盟中来完成了国内三大高清联盟的统一。在现在的EVD联盟中,甚至包括此前“ 叛变”到HD-DVD阵营的长虹、厦新。统计数据显示,EVD联盟目前已占国内碟机市场95%的份额。而在产业链下游,身兼EVD联盟主席人和国美总裁的黄光裕能利用国美、永乐总数多达800余家的门店给予EVD足够的渠道支持。理论上说,EVD联盟有影响全国市场的市场号召力。
当然,相关厂商的协同程度和苏宁、永乐的态度也将影响到EVD联盟的市场号召力。国内商业联盟中层出不断的内乱事件和国美、苏宁之间一直以来刺刀见红的竞争,让人不免担心,EVD联盟理论上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在现实中到底能发挥几成功力……
再说价格因素
正如EVD新掌门人黄光裕所说,“中国EVD产业对抗日本HD-DVD的最大优势就是本土优势,包括规模带来的制造成本优势和内容市场优势。”而在EVD联盟扩军
按照张宝全的说法,晶晨的加盟,大幅度地降低了EVD碟机的成本,芯片的价格不到过去采用的美国芯片的一半。据上海晶晨半导体CEO钟培峰介绍,其实HVD的芯片最初就是为EVD研制的。早在1999年,晶晨就接受了信产部的委托研发EVD芯片,并立即在硅谷收购了一家公司进行研发工作,于2003年8月研制成功。当初因为欲加入EVD联盟而不得,只得另立HVD的山头,加入联盟是正得其所。
据悉,EVD产业联盟中的这18家主流影碟机厂家将在12月6日全面推出52款EVD影碟机产品正式上市销售,最低一款EVD影碟机零售价甚至仅为598元。“ 这一价格已与DVD影碟机差不多”。 而80%的产品售价都在700元左右,是蓝光DVD碟机价格的十四分之一,是HD-DVD碟机价格的十分之一。此外,EVD碟片的价格也远低于蓝光DVD和HD-DVD。 一张蓝光DVD的碟片价格是300多元,一张HD-DVD的碟片价格是200元左右,而一张EVD价格仅为18~28元。
技术水准
技术水准是EVD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的焦点。如果说,EVD联盟在前两者上还有一定的胜算,那么EVD联盟在这一个环节上的表现甚至可能算是“完败”。
有业内人士评价,声称是DVD的升级换代产品的EVD,尽管在力推“DVD升级换代产”、“高清数字”概念,但技术上并没有重大突破,并不像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那样,“是一个质变”。相比以HD-DVD和蓝光DVD为代表的蓝光技术,EVD的红光技术的技术劣势更是明显。
但是,技术往往并不是决定一个新产品成败的关键。如果EVD联盟果真能发挥出理论上的那种市场控制力;如果EVD联盟真的能显现出张宝全所说的价格竞争力,那么技术未必是一个能左右EVD市场表现的因素。
因此, EVD联盟现在最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恐怕不是如何把EVD的技术性能提升到HD-DVD抑或是蓝光DVD的高度,而是如何兼容HVD、HDV。相比前者而言,后者的技术难度似乎低了不少……
眼下,HD-DVD进军中国的进程更多的处于一个确立意向的阶段;而蓝光DVD甚至没有明确是否会进入中国市场,这显然给EVD联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战略机遇期。因为市场表现,专利纠纷而几经波折的EVD能否抓住这一机遇期,触底反弹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作者: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