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家电 > 正文

国内液晶市场将走向漫长黑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 14: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与外资比较,国内液晶电视厂家不具备上游资源的优势。

  国内液晶厂家深陷价格战泥潭 在大尺寸上液晶电视的优势并不明显

  国内液晶市场走向

  “漫长黑夜”???

  本报讯 (记者 刘彦广 柳建云) “预计到今年底,我国电视销量将达到6129万台。其中LCD增长97.6%,PDP增长46.2%。”上周,在2006(上海)亚洲LCD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透露,“液晶电视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外销增大内销减少,一是尺寸越来越大。”而据北京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2006年中国彩电行业研究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9月份,国产品牌32、37、40英寸液晶电视,销售净利润全都为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就此指出,“这可能是国内液晶品牌的漫长黑夜的开始”。

  价格战拖累

液晶企业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平认为,同质竞争导致的残酷价格战是国产液晶电视全线亏损的直接原因。目前国内彩电厂商除了长虹一家涉足

等离子外,全都以液晶电视为主线产品。各厂商产品的无差异化,使竞相降价无可避免,所有液晶厂商都深受其累但又都无法自拔。

  “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室面积的扩大,大尺寸和超大尺寸电视成为家用电视主流的发展趋势已然十分明显。”叶平还提醒国内厂商,“但不能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应该学习日立,以40英寸划界,40英寸以上的做等离子,40英寸以下的做液晶。”

  但由于国内厂商很难实现快速“转身”,只能快速向42英寸以上大尺寸渗透。这一有悖国际经验和产业技术规律的趋势进一步放大了液晶电视的整体风险。

  陆刃波表示,现在大尺寸液晶电视降价很快,是因为它原来价格就很高,但伴随竞争的加剧,在日后的降价战中,液晶电视必然先期到达“临界点”,整体被逼入价格低于成本的险境。

  高清需求有利于等离子

  “目前大尺寸平板的销售还主要集中在40英寸和42英寸两个规格。”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事业部总经理喻亮星认为,随着日立等上游厂家对等离子高清效果问题的攻克,42英寸高清等离子会拉动市场份额大幅攀升,这是等离子将被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数码影像部总经理泷口和生认为,在50英寸的尺寸以上,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等离子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目前,日立、松下、三星等都已经开始销售60、65、70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

等离子电视。业界估计,到明年,等离子电视40%以上的销售将是高清,而50英寸以上的等离子则将100%全是高清;液晶电视的高清比例也会达到60%左右,但在大尺寸领域则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太大作为。

  喻亮星认为,“消费者理性的回归,会迫使国内家电厂商回到液晶和等离子两条腿走路的局面。这个时间不会太久,2007年底也许就可以实现。”

  虽然液晶电视目前的增长速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很高,但“朝阳”产业面临亏损让人不得不担心其发展能力,未必“走向黑夜”,但确实需要光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