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家电分期付款遭遇尴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 11:34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广州已经开始了好几年的家电分期付款业务发展得怎么样了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国美、苏宁、永乐、广百等家电经销企业,据了解,虽然已经施行一年,但家电的分期付款业务仍然没有期待中那么旺盛。 记者 冯秋瑜
来自几家家电经销企业的数字显示,在广州,选择用分期付款来购买家电的平均只占整个销售的5%。在国美和苏宁,这一数字取得了惊人的一致。虽然永乐今年1~6月的销售数据表明,分期付款金额占总销售额的13.5%,但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承认,广州的消费者对于分期付款的热情并没有预料中的高涨。而在走最为高端路线的广百,家电的分期付款业务干脆取消了。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曾经把这一业务叫得很响广为宣传,现在也基本上悄无声息。那么,被业内专家看好的家电分期付款业务究竟什么时候能火起来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现状:没有想象中火热 家电信贷消费曾在上世纪90年代试行过一段时间,但当时的限制还比较多,例如“具备一定资格的消费者向银行申请分期付款,而且还必须有第三方担保,经银行审核通过后,才可贷款买家电”,除了苛刻的条件和繁琐的手续之外,购买商品的周期长,贷款者需要向银行偿付5%左右的利息,这些都打击了消费者家电信贷消费的热情,这种新的消费模式在昙花一现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2005年8月,国美率先在全国推广“零首付、免利息”的家电分期贷款业务。广州苏宁10月推出的“家电信贷消费推广月”活动的促销力度更大,提出了“免抵押、免首付、免利息”的口号,但是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理想。 永乐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广州的消费者消费习惯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很大部分的消费者还是喜欢以现金或者一次性刷卡的形式进行结算。家电卖场高调推出的分期付款业务走在一个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 问题:消费观念待转变 家电分期付款遭遇尴尬的原因何在呢?业内人士认为,家电卖场应该更好地处理与银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把三方利益“摆平”,才能在共赢的局面里把这项业务推向高潮。 而现在的事实是,消费者并不热情而且可能“反悔”;银行想赚钱不好赚;卖场希望达到的促销效果也非常有限。对银行来说,虽然利息是可靠的,但很多消费者往往中途中断还款,甚至扬言可以把货交回去。因为家电产品的标的相对较小,对消费者来说,“失信”的成本不高。加上家电商品的降价速度又比较快,更增加了消费者“反悔”的可能性。因此,不同于房地产和汽车贷款,家电分期付款对于银行和商家来说存在了比较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目前的适用性并不普遍。据了解,现在使用分期付款买家电的,很多都是企业的团购行为,而团购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家电分期付款远远没有成为广大个人消费市场的主流。而且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对于分期付款购买家电并不十分“感冒”。多数消费者认为,电器商品并非是价值很高的商品,一般来说消费者都会“量入而出”,买得起高端机的也不在乎那点钱了。还有一些消费者认为,分期付款等于在消费者和商家之外又把银行扯了进来,如果退货换货什么的不胜其烦。也有精明的消费者认为,与其看着贬值的家电心里不平衡,还不如再攒点钱等等。 出路:商场当好“中间人” 业内人士认为,家电分期付款遭遇的尴尬不仅仅出现在广州市场,全国范围内的情况都是差不多的。但专家仍然认为家电的分期付款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为了促进它更好地发展,商家可能需要下更多的力气才行。在银行和消费者之间,主张分期付款,而且将从中得到好处的商场必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当好“中间人”。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促进消费者消费习惯以及信用观念的转变。针对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降价快的顾虑,专家认为,消费者不该只看到价格的下降,因为分期付款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让你“享受在别人的前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认为,消费信贷一定可以成为国内家电业和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信贷市场集中的汽车产品市场规模为2500亿元,而这个数字只相当于家电产品市场规模的一半。如果家电市场的信贷消费成熟,这将预示着银行要迎来两个汽车市场的信贷消费额。同时,家电领域开通免息分期付款后,将进一步刺激高端家电产品的消费,而这些产品正是目前家电零售领域的主要获利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