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家电 > 正文

EVD全力进击 HD-DVD将负多胜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13:38 IT时代周刊

  作者 安冉  

  在中国的高清晰度影碟机与碟片领域,日本东芝、NEC等公司倡导的HD-DVD标准和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EVD即将首次展开实质性交锋。

  10月15日,为了还击HD-DVD在日本东京发布的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国区版本的格
式规范,国内40多家企业齐聚北京,共同筹备成立EVD产业联盟,一起对抗新一代DVD规格大战。值得关注的是,国美电器也位列40家企业名单之中,其总裁黄光裕被引人瞩目地一致推荐为EVD联盟秘书长。

  目前,日本的两种DVD规格蓝光和HD-DVD发展迅猛,为了一致对外,历来喜欢“窝里斗”的家电厂商站在了一条船上,这也使得数年来斗争激烈的国内三大高清碟机标准EVD、HDV、HVD统一在EVD旗下。

  勿庸置疑,这一新举对一直以来无所作为的EVD来说找到了突破口。那么,新联盟成立后,将会出何高招来对付HD-DVD阵营的“围追堵截”,厂商的抱团自救到底胜算几何?

  新联盟将全面出击

  此次EVD成立新联盟,全方面集合了制造商、渠道商和片源提供商,它体现出了与HD-DVD阵营决一雌雄的气势。而黄光裕被拥上“掌门人”之位,显然是制造商意图倚重国美的渠道优势。

  “中国EVD产业对决日本HD-DVD的最大优势就是本土优势,包括规模带来的制造成本优势和内容市场优势。”EVD联盟首任掌门人、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显示出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我希望大家扎扎实实做一些事出来,为EVD产业尽最大的力量。”

  此番国美加盟,对于EVD的渠道开拓无疑是注入一针强心剂。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6年9月底,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就开始与黄光裕接触,希望黄能执掌EVD阵营。张希望借助黄光裕旗下国美、永乐全国超过800家门店的渠道优势迅速加快EVD普及,抢在日本HD-DVD前先完成对中国高清市场的布局。为此,张宝全不惜出让“掌门人”身份。“只要能将这个产业做大,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张宝全私下承认。

  一位碟机老总向《IT时代周刊》表示,渠道大鳄国美,代表着强大的市场力量,黄光裕的加盟使EVD获得了强大的市场优势筹码,这也意味着目前高清碟机市场格局将彻底重整。

  与此同时,张宝全又说服EVD两大死敌HVD和HDV阵营与其尽弃前嫌,一同加盟。

  面对共同的敌人,数年来一直与EVD做殊死争斗的HDV、HVD也突然一笑泯恩仇,加入到EVD产业联盟中来。HVD专利权所有者——晶晨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总裁钟培峰表示,面对日本HD-DVD标准和蓝光DVD标准中国区产业化在即,中国本土高清标准如果再继续内耗下去,肯定没有前途,只有充分联合彼此优势发挥协同效应,才能够有效抗击日本高清标准。HDV专利权所有者——北京凯诚高清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为民也认为,凯诚高清今后愿意在所推影碟机上停止使用“HDV”的名称,今后将专注于宽带互联网EVD影碟机的生产和推广。至此,中国本土高清三大阵营统一,而且联盟成员占据中国碟机市场80%份额。

  在资本层面,EVD产业联盟也对日本高清标准形成威慑:加上EVD技术提供商阜国数字新大股东“国旅联合”,EVD联盟涉及上市公司超过10家。强大的资本实力为EVD研发、升级提供了保障。

  据张宝全透露,EVD联盟扩军后,成倍增加的产业规模将使EVD碟机成本大幅下降,迅速接近普通DVD成本。EVD联盟将在新品会上将EVD碟机最低下拉到500元左右,为售价高达8000~10000元的日本HD-DVD树立起一道难以逾越的价格门槛。

  据悉,EVD联盟筹委会还决定于11月底12月初公开让十几家厂商的二、三十种新品同时亮相,这将是中国EVD发展以来参加厂商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展示。届时,EVD碟机价格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在价格上打压HD-DVD。

  而在片源方面,在获得中影集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凯文化等内容提供商支持后, “第二渠道” EVD专卖店的网络扩张也已提速。到10月底,100家EVD碟片专卖店将在全国开业,到年底这样的专卖店将开出300家。EVD碟片专卖网也将在10月底开通。

  此外,筹委会还将进一步成立技术研讨小组、硬件销售小组和内容供应小组等,就具体的行业规范展开讨论和决议,并具体落实联盟产业协调的各项工作。

  张宝全表示,EVD制造商、技术提供商、碟机生产商、内容提供商、渠道商是整个产业链上的5个环节,这些方面联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市场力量,相信一定能够决胜HD-DVD。  

  张宝全掀“内战”

  一方面EVD联盟在壮大实力,另一方面利益方又在对HD-DVD的中方代言人——国家光盘中心口诛笔伐。

  EVD联盟声势浩大、咄咄逼人,但面临的现状却是HD-DVD正在向中国市场走近。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的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称“光盘中心”)副主任陆达近日向《IT时代周刊》表示,光盘中心基于HD-DVD标准研究出的调制解调码,目前刚刚开始接受国际上权威的第三方组织进行技术测试,预计一个月之内所有的技术指标测试都可完成。他指出:“届时,HD-DVD标准的中国区版本就可以被中国本土影碟机生产企业广泛接受生产,能够在中国高清影碟机市场大力进行产业化推广。”

  在看好HD-DVD的同时,陆达也在唱衰EVD。据他介绍,EVD目前虽然已被

信息产业部颁布为行业标准,不过,EVD产业化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容量”问题,EVD现有的光盘容量根本装不下真正的高清晰度电影。

  据公开资料显示,EVD采用普通DVD-9物理格式,实质就是单面双层8.5G容量的DVD光盘,而HD-DVD单面单层光盘容量可达15G,单面双层光盘容量可达30GB,完全摒弃了原有的DVD物理格式,无论在光盘容量上、还是编解码技术上,都比EVD标准高出很多。

  与此同时,国内一批加入了HD-DVD的厂家也表示不看好EVD。目前中国主要DVD厂商长虹、夏新已经宣布加盟东芝HD-DVD阵营,并称将推出支持HD-DVD格式的高清晰DVD播放机,其认为HD-DVD标准更成熟,获得内容提供商的支持更多。长虹数码科技公司总经理寇化梦指出,一旦面向中国市场的HD-DVD格式推出, EVD等标准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陆达的表态引发了EVD最大内容投资商张宝全的不快,后者更对“光盘中心”正在进行“技术测试”的做法表示极大的不满,怒斥该中心“卖国”。他认为“光盘中心拿着国家的拨款将日本HD-DVD标准引入中国,这对中国影碟机民族产业的发展极其不利。”他告诉本刊记者:“对中国本土影碟机生产企业来说,如果接受了光盘中心的HD-DVD标准中国区版本,也就意味着中国影碟机生产企业只能在中国生产销售高清影碟机,而不能将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因为光盘中心打算大力推广的只是中国区特定版本,而不是欧美国家版本。”

  业内人士指出,影碟机市场每年孕育着数十亿美元的巨大商机。为争夺高清DVD市场,HD-DVD和EVD火拼是在所难免。双方一触即发,为的是摘取碟机江湖最大的利润。

  胜算几何

  此次EVD联盟表现出空前的强大和团结,但基于以往多次结盟失败教训,业界对EVD成立新联盟的举动表示质疑——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又陷入内部混战,会不会在市场上又“无所作为”。

  在外部压力方面,作为下一代DVD规格,以索尼为主导的蓝光DVD容量是普通DVD的6倍,但成本奇高。相比之下,以东芝主导的HD-DVD由于基于现有DVD的红光技术,产业改造成本较低,易于推广。目前,东芝已与美国派拉蒙、环球影业、华纳兄弟以及新线影业4家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就发行下一代光盘规格HD-DVD的电影软件达成协议。这几家电影公司生产了当前市场上45%的DVD内容。

  因此在内外困扰的情况下,从2005年2月拿下国家高清碟机标准至今,EVD的市场化步伐并没有取得飞跃式发展,曾经描述的黄金图谱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无限延后。而市场上,DVD碟和DVD碟机还占据着市场主流。

  而在EVD联盟内部,不和谐声音已初步被释放出来。当张宝全提及碟机价格大幅下调时,有与会碟机厂商表示,“我们坚持EVD的标准和产品品质,而且认为现在的产品定价是合适的,几乎没有降价的空间。”其同时表示,如果EVD碟机的价格比现在DVD的价格还低,对生产厂家和产业来说,将“没有发展的意义”,“连推广费都交不上”。

  寇化梦向本刊记者透露,70%的好莱坞影片将以HD-DVD格式向世界发布,EVD联盟的成立也难冲破这个格局。他认为,长虹等企业“押注”HD-DVD后,也更有利于其碟机产品打开欧美等海外市场的大门。夏新新闻发言人王治全面向记者则表示, HD-DVD标准的技术更为成熟,会获得更多的内容提供商支持,如若EVD不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其联盟的阵营再大也难以改变它长期以来的颓局。

  那么,今后高清碟机是EVD一统江湖,还是与HD-DVD、蓝光DVD形成三足鼎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陆刃波副主任给出的观点是: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成为商品需要一个过程,建立强大的阵营也不一定能够占领市场,还要看产业上下游的合作程度,市场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而EVD联盟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这个阵营各方面的力量,但由于联盟内部的复杂关系以及来自外部巨大的压力,他们想决胜市场的难度可想而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