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大赢家 十月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盘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11:02 太平洋电脑网 | ||||||||
外资突袭,降价求份额
国庆黄金周平板电视销售的高潮过后,并未如预期的那样消退,而是进入了一个平台期,且余温不退,只是隐藏在新一个浪潮到来之前的波谷里,而且同样躁动不安。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平板电视价格大战各方参战之惨烈,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一向是价格急先锋的国产品牌,在这次销售高潮中,被外资品牌突然发动的一场奇袭搞的无所适从,毫无反击能力,外资品牌,从三星、SONY、夏普、松下到东芝、日立、PHILIPS、LG,无一不在价格上采取积极的策略,以赢得市场份额。 事实证明,谁在价格上主动,谁的价格低,谁的销售业绩就出色。
突袭,SONY也降价 多年来,SONY坚持的是高价格的路线,依靠高价格,给人以高档次的印象,并以高档次再次推动高价格的维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多年来一直非常有效。但是进入平板电视时代后,这种模式也不再灵光。一方面,SONY并不掌握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需要出资同三星合作生产液晶面板,相当于购买三星面板组装,而且最新的SONY U系列产品包括原来的S系列产品,图象处理电路采用的是美国的TRIDENT芯片。
另一方面,平板电视技术上已经严重同质化,各个厂家在技术上差距不大,都是购买面板和图象处理芯片进行组装而已。因此,从斯金格上任伊始,就开始改变策略,从BRAVIA上市开始,就不断降价,依靠价格策略,很快超越夏普占据液晶市场第一的位置。 这次黄金周,SONY主打产品是U系列液晶,定位于低端的大众市场,包括32U200A和40U200A两种,8月中旬上市时价格分别为10990和16990元,全部采用采用三星7代S-PVA屏。节日期间,32U200A最低价格达6800元,40U200A最低只有9999元。如此大的降幅,反响热烈,从各地反馈的信息看,SONY销售额都排在前3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