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家电 > 正文

国产平板危机 品牌不败神话被打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 10:30 慧聪网

  从十月中旬开始,风平浪静的平板电视市场陡生波澜。短短的十几天交锋中,国产品牌的不败神话被打破,以日韩为主的洋品牌则全线飘红,在一些重点城市的大型渠道商那里,他们的销量甚至能够将国产品牌甩到五名开外。

  平板市场出现危机不算,很快有好事者将它演变成了信任危机。于是,诸如“洋品牌用台湾屏蒙事唬人”,“国产平板将重蹈国产手机覆辙”的种种猜测和预言纷至沓来。战场
迅速由市场转移到了媒体,口水纷飞,好不热闹。小邢认为:在家电制造与销售这个最为残酷的领域,从来无所谓“寒冬”与“暖春”。洋品牌降价抢市不见得有多高明,而国货品牌更需要检讨。国货欲强,任重而道远。

  说起这次风波的来龙去脉还得从九月下旬说起。当时某韩国品牌最先在全国范围内将一款32寸

液晶电视从8000多元拉低到6000多元,紧接着一家在大连设厂的日系品牌,又将一款40寸液晶从16000多元降到14000元以内。随后一大批外资品牌也跳水跟价。其促销价和众多国内厂商的主推高端机型相差无几,虽然后来国产方面也采取措施降价救市,但毕竟属于无心算有心,丧失了大量市场分额再所难免。

  事情到这里仍只是简单的事儿,还算不上谈资,不过后来的发展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意料,足可用“诡异”一词来形容了。

  在国产平板市场失利之后,不知从哪儿冒出两批“解说者”,一曰:“外资品牌

液晶电视使用台湾屏,为低价低质”。随后其所指的合资品牌又纷纷站出来否认。面对对方的言之凿凿,信誓旦旦,此波“解说者”们见无懈可击,由此改变了攻击路线,又找出种种证据说外资品牌是“负毛利抢市,赔钱赚吆喝”。

  而另一波“解说者”显然更倾向于“有罪辩护”——“不错,你们的确是货真价实,重点城市大获全剩又如何,在众多二级城市,甚至广大的农村,依然是我们国产品牌说了算。”

  一场口水大战由此拉开了序幕,一时间,代表各方利益的声音你来我往,似真似假,变形走音,热闹非凡。

  小邢越看越糊涂,不过联想到少数国人的一类思维,想来倒也合理——这就像有些男人结婚多年没有孩子,他们通常只会怪自己的老婆甚至联系到老婆的爹妈,很少有愿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套用这种思维,就不难解释事态为何会发展得如此光怪陆离了。

  透过口水迷雾,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外资品牌的确发动了价格战和宣传战,而且效果不赖;二是,我们的价格反击和反宣传的确没怎么奏效,在一些正面战场上我们损失惨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洋品牌战线过长,价格和政策很不灵活,今朝看来,谁说外资品牌不会打价格战?许我们偷师人家,就不许人家学我们一招半势?在消费者眼里,外资

平板电视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高质高价,如今人家似乎变成了“高质低价”,怎能不让买家动心?

  但第一个问题也来了,外资品牌卖出的那些低价促销品果真是“高质低价”吗?留心一下市场就不难发现,大多数洋品牌,虽然有个别款式的平板电视打出很有诱惑的低价,但他们的高端机仍然是“高高在上”。

  价格相差个几千元,恐怕不仅仅是外观有些差别所能够解释的吧?只可惜只有为数不多的消费者能够明白这种价格差异背后真正意味着什么。

  说到这里又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何“一分钱一分货”的祖训被许多消费者抛到了脑后?究竟是我们的消费者迟迟不肯理性?还是他们被一些手法搞得无法理性?

  看看国庆时的一些价格信息大概能略知一二,一些国产32寸液晶电视最低被打到2999元,甚至比29寸显像管电视还便宜。无论在成本和技术上都是不可能的事,可它偏偏就是事实。

  行业发展遇到了难题,可能根源就在于企业给消费者们出过太多无法解答的难题。因此,与其说是洋品牌抢走了我们的市场,倒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将市场拱手于人。

  从前,当一些消费者怀揣着拥有一台平板电视的梦想而选择一台廉价机的时候,他很难意识到廉价背后所隐含的廉质意义,于是,买回家后他们哭了,但是哭过之后又醒了。如今,些许醒着的消费者们意识到了购买廉价洋品牌的后果,但是,他们的眼泪已经流干,变得痛苦、决绝、麻木。

  这一切就根源价格战——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歪招,它就像是一记“七伤拳”,无论是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只要过分倚赖它,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对于一些国产品牌来说,不幸的是,这种招数越来越演变成了“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品牌再损一千”。对于所有国产品牌来说,幸运的是,有人愿意步我们的后尘。

  说起这次的惨败,明显是一个田季赛马的翻版,只是结局却不大乐观,人家恰恰是以末马胜了我们的头马。但这里多少也有些偶然性,所以大可不必惊慌。但是,苦练内功,却含糊不得。

  这一方面需要重新调整市场战略,走出价格战的怪圈,重拾我们曾经丢掉的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增加技术投入——虽然在一些核心领域我们暂时技不如人,但一来平板电视核心技术尚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二来,在技术应用创新以及功能拓展领域还大有可为,并且这种创新的成本并不很大。

  我们欣喜地看到,TCL等厂商正在加紧进攻高端市场,其产品在技术性能上也有不俗表现。而海尔的“流媒体”,创维的“屏变”技术正在成为市场主流,值得一提的是创维的“可录”技术,居然也被洋品牌的翻版。

  这一切正在昭示着国产平板产业的美好前景,日渐强大的中国制造不会惧怕仓皇降价的对手,他更需要一群理智而清醒的帮手和看客。 (邢郁松/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