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家电 > 正文

数字家庭似“空中楼阁”体验到实现路漫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11:17 中国消费者报

  产品走向市场的速度加快

  数字家庭的概念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多年,两大数字家庭标准产业联盟e家佳和闪联的互联互通标准成为国标也有一年多了,但数字家庭更多的时候还像空中楼阁一般,产品应用和市场情况都不甚清晰,直到最近,产品走向市场的速度才突然加快。

  e家佳的产品不再只在北京三里河中国建筑文化中心的智能化家居体验样板房里展示,而是走向了国美、苏宁等卖场。记者近日在国美北京十里河店海尔“未来之家”体验区看到,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等家电产品,从外观上看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家电并没有不同之处,但因其内设置了一个无线通讯模块,外有无线网关,能与因特网、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相互连接。解说员告诉记者,所有电器都可以用键盘和鼠标来控制,也可以用手机来操作,就像遥控器一样方便。e家佳网络家电市场部北京区经理韩秀芬介绍,眼下e家佳产品走向市场的速度加快,销售情况也不错。今年国庆期间,e家佳方面还将在北京10多家卖场开设产品体验销售区。

  闪联方面的产业化提速和市场试水在近期也表现得同样抢眼。先有康佳等彩电生产企业宣布闪联电视量产,又有12家顺德白电、IT和安保企业加盟,基于标准上的电脑、手机、投影机和彩电等闪联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市场上。闪联品牌经理张德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9月18日包括美的、万和、格兰仕在内的顺德企业加盟,闪联联盟的成员企业达到了80家,再次扩大了闪联在数字家庭领域的版图,将完成闪联数字家庭全场景的互联。

  消费体验成市场启动的基石

  对业内渐热的数字家庭话题,易观国际产品

半导体与消费电子高级分析师赵亚洲的看法较为谨慎。他认为,在完成了数字化后再走向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家居和控制较为现实。数字家庭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数字平台,3C和3网是其核心。3C指的是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3网指的是广电网、互联网和电信网。数字化是目前最需要先解决的一步,把电视机和电脑连在一起还不是很迫切的问题,比如现在市场上仍然有很多的电视机不是真正的
数字电视
,机顶盒也多为标清基本型产品,易观的调查显示,不少消费者对数字电视的概念也仍不清晰。

  e家佳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莉表示,现在重要的是向消费者普及数字家庭这一概念,“产业化需要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才会有生长的土壤。”她说,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未来的数字家庭生活是什么样子不够了解,让人们在卖场中看到可观可感的智能家居,进而了解它、熟悉它,这也是e家佳方面走进卖场的想法。

  在闪联产品的市场化方面,张德谦强调,数字家庭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消费教育环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表示,闪联会持续强化终端的展示和体验策略,联盟厂商正是闪联最值得珍贵的资源。因为目前闪联的几大股东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市场推广体系,包括完善的物料配送、人员培训以及终端促销、市场宣传体系。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邓中元认为,首批用户的消费感受将影响数字家庭产品未来市场的走向。为用户提供细致的帮助和指导,简单的操作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非常重要。

  价格是否会成为瓶颈?

  在国内两大产业联盟产业化提速的同时,基于英特尔欢跃技术上的家庭娱乐系统最近也在北京各大家电卖场频频亮相。记者在北京国美安贞店看到,在电视上玩电脑游戏,遥控器迅速开关程序,网络和电视便捷地联系在了一起。记者了解到,不包括用来展示用的

平板电视,一台主机的价格即在7000元以上。据了解,目前康佳一款闪联电视的售价在1.3万元左右,未来的数字家庭梦能够跨过价格这一门槛吗?

  赵亚洲表示,大家能拿多少钱来买数字家庭产品,首先会看数字家庭是不是一个虚的东西,是不是空中楼阁,是不是有软件技术支撑市场起步。就目前刚刚起步的市场而言,产品价格不宜过高。

  “先是单个产品的闪联化,到最后水到渠成,整个家居智能化、数字家庭化,是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子。”张德谦表示,就目前产业联盟的准备来说,并不在于一步完成整个数字家庭系统市场走向普及,着眼点应该是培育市场,探索商业模式,让市场-规模-市场产生良性循环。

  张德谦说,一年前闪联电视刚出现时,价格在3万元左右,到现在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目前包括闪联电视和闪联任意听在内的闪联产品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10%-20%左右。通过整合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厂商资源,随着市场的启动和企业的量产化,价格进一步降低是值得期待的。他介绍说,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内各大生产企业都将量产至少1-2个型号的闪联产品,并陆续投放到市场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