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新闻
体育
财经
娱乐
科技
博客
图片
专栏
更多
汽车
教育
时尚
女性
星座
医药
房产
历史
视频
收藏
育儿
读书
佛学
游戏
旅游
邮箱
导航
移动客户端
新浪微博
新浪新闻
新浪体育
新浪财经
新浪众测
新浪博客
新浪视频
新浪游戏
天气通
注册
登录
科技首页
站点地图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星空笔记本
GIF
图片
天文
动植物
历史考古
生命医学
生活百科
科技前沿
滚动
专题
左移动
右移动
电池革命如何重新“定义”汽车
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公布
嫦娥5号奔月 :“绕、落、回”战略的“收官之作”
更多>>
精彩图片
英国塘鹅当众“跳舞”求爱
虎鲸入侵南非海域猎食大白鲨
北极海冰在过去35年间减少95%
坦桑尼亚草原角马疯狂争斗
新闻TOP
科学讲解室
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阿姆斯特朗到达月球表面
阿波罗11号宇航员月球漫步
完美航拍记录智利日全食壮观天象
浓缩版日全食
屠呦呦团队“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新突破
看黑洞的真实样子
科学好故事
宇宙弦+黑洞,搭建可以穿越的虫洞!
宇宙弦+黑洞,搭建可以穿越的虫洞!
阿尔茨海默病,原来是记忆"饿"了
阿尔茨海默病,原来是记忆"饿"了
这条虫子的出现,是动物早期演化史的巨大飞跃
这条虫子的出现,是动物早期演化史的巨大飞跃
上一个
下一个
热门话题
黑洞到底长啥样?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今晚亮相
黑洞,终于不“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拍摄到了黑洞的图像,从而首次让我们直接目睹了这种奇异宇宙天体的外观画面。
详细>>
只有一个缝,或者一堆孔:这些离谱眼镜究竟有什么用?
如果你看到有人戴着这样的眼镜,是不是也会满头问号。不过,戴着这样一副怪怪的眼镜可不是为了追求时尚,而是生活在北极圈的人们保护眼睛的重要工具。
[详细]
停止采矿将对全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采矿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所需的燃料,但也造成了广泛的环境破坏。如果我们停止采矿,又会发生什么呢?
[详细]
地球外核在生锈吗?
在地球深处,确切地说,在地球表面以下2900千米深处,大量的熔融铁组成了地球的外核。那么,外核也会生锈吗?
[详细]
汤加火山喷发获确认为有仪器记录的大气层内发生的“最大爆炸”
舟山天空变成血红色?是晚霞还是"天空异象"?真相是…
5月7日晚,舟山云系比较多,有大雾天气,有些地方甚至还有细雨,空气中充满了水滴、雾滴、气溶胶,当渔船发出的红光照射到这些“大颗粒”的粒子时,产生米散射,由于红光的波长和粒子直径刚好相当,于是红光在大气当中多次散射和折射,又因为散射的光强在各方向是不对称的,致使整个天空弥漫着红光。
[详细]
地球生命真的起源于地下深处吗?
地球上的生命出现于至少35亿年前,但具体的起源地点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传统科学一直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温暖的淡水池塘或海底热泉。但30年前,学者托马斯·戈德提出了另一套理论,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更深处。
[详细]
76.8米!西藏发现中国大陆已知最高的树
据西藏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和北京大学牵头的科研团队合作,墨脱县境内的背崩乡格林村记录到了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刷新了此前位于云南高黎贡山的72米秃杉树王的纪录,是目前中国大陆已知的最高的一棵树,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树王”。
[详细]
科学家发现南极洲冰下有个水世界
近日,在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家给南极洲做了一个“巨型核磁共振”,并第一次绘制出冰盖下部分区域的地图。研究指出,南极洲冰面下隐藏着大量的水。
[详细]
南极冰层下首次探测到大型地下水系统
根据日前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这一地下水系统可能与湿海绵一样稠密,揭示了该地区未被勘探的部分,并可能对南极洲如何应对气候危机产生影响。
[详细]
自然资源部: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达到1980年以来最高
根据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最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84毫米,为1980年以来最高。过去十年(2012—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处于近四十年来高位。
[详细]
49.6℃!全球有记录以来最强热浪确定
这场热浪是有记录以来全球任何地方所观察到的最极端的热浪之一,未来随着气候恶化,热浪将变得更强。
[详细]
人民日报:暗物质探测标注创新脚步
在四川锦屏山隧道地下2400米深处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不间断运行的仪器旁凝神寻找暗物质的踪迹
[详细]
8830米!为何要在地球之巅建气象站
5月4日12时46分许,一套重达50公斤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在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北坡海拔8830米处架设成功,实时数据传回正常。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刷新了中国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架设高度纪录(原纪录为8300米,4月20日在珠峰北坡架设),获取的实测数据填补了珠峰极高海拔气象记录空白,同时也意味中国珠峰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
[详细]
我国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4日中午,我国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并首次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峰顶冰雪厚度。全球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也在8830米处成功架设。
[详细]
9.5级!科学家发现人类历史上又一"最大地震"证据
全球有科学记录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为9.5级,于1960年发生在智利南部瓦尔迪维亚。但智利、英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宣布,发现人类历史上又一场“最大地震”的证据。那场地震发生在约3800年前的智利北部地区,震级达9.5级,引发的海啸波及8000多公里外的新西兰一带,严重摧毁海岸线,导致沿海地区长达1000年都不宜人居。
[详细]
世界地球日,是几千只鸟和一百多只海豹用生命换来的
从1970年开始至今,地球日逐渐成为了世界性的环保活动,呼吁人类关注环境、爱护地球。不过,这样一个环保节日的背后,是一场堪称灾难的漏油事件。
[详细]
北京中轴线,为什么是歪的
作为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六朝古都”,北京老城可谓我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典型代表。道路横平竖直、建筑对称排布,是北京城市格局的最大特点。自永定门到天安门,从故宫博物院到钟鼓楼,这一座座地标性遗产建筑,都贯穿于一条长近8公里的“中轴线”之上。
[详细]
气候如何塑造人类进化?
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就开始怀疑气候变化对人类进化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那时,有科学家提出,更加干燥的环境可能是导致早期人类开始用两只脚走路以适应大草原上的生活。但由于一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古气候数据数量有限,使得这种关联一直难以得到证明。
[详细]
63年了,这条军用通道又有了新动向!
2021年12月26日,酒泉至额济纳铁路东风段(酒额铁路酒东段)正式开通运营。当月28日,兰州西站和嘉峪关站均开行了发往东风南站的普通旅客列车,使乘坐火车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了现实。这并不是铁路第一次修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事实上,从甘肃酒泉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直线距离虽然不到350公里,但是在人口稀少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西缘,却绵亘着三条铁路通道。
[详细]
地球氮含量正在减少!将为生态系统带来新的不稳定性
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主要构件,也是化肥的重要原料,在全球人口的食品供应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