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特立独行 六大外观最怪异便携DC点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 21:35 IT168.com
面向家庭用户的便携式DC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兴起,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昔日高不可攀的奢侈品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一件普通“家电”。而随着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可供选择的产品也更加丰富,竞争也日趋激烈。就在便携DC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一片繁荣的背后,很少有人注意到厂商设计思路枯竭的隐忧。产品同质化,大众化已成趋势,没有特点成为最明显的特点。 为了抓住一部分特立独行、追求时尚的消费者,也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一些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相机制造商常常在主打产品之外推出一些外观怪异,功能另类的产品作为补充。与众不同的造型、超大屏幕、WiFi传输这样别样的技术指标是这类产品的共同特征,虽然其中一部分是为了展示厂商实力而仅仅只停留在概念阶段的产品,但也不乏一些已经推向市场且颇受欢迎、销售顺畅的经典机型。下面,就请大家随本文一起简单回顾一下近几年来这类怪异便携DC在市场上留下的足迹。
*代表已经停产或者已经退出市场 索尼G1(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 视频):“后拍摄”概念先锋 索尼G1是近期刚刚投放市场的一款另类DC,被赋予了索尼新的“后拍摄”技术理念。在一款普通便携DC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照片的分类保存和编辑浏览乃至于直接传输共享,彻底颠覆了传统DC“拍照”的单一使用习惯。 G1采用了特别的滑出式机身结构,不同于以往卡片及仅仅滑动镜头盖的设计,而是将机身的一部分,包括控制按钮等等都集中在一个可移动模组上。闭合时看不到镜头,背部也只有3.5英寸的超大液晶屏幕,这块液晶屏幕的分辨率史无前例的达到了92万像素,效果已经接近了显示器的水准。G1还拥有近2GB的机身内存,可以存储几千张中等画质的数码照片而不需要额外的记忆卡。索尼为G1整合了当前几乎所有可以使用的最新技术,基于802.11标准的WiFi无线传输系统、串片烧MP3娱乐功能等等,不过DC的功能就相形见拙了,G1仍然是基于bionz影像处理器的一款具备3倍潜望镜镜头,600万像素防抖DC。 G1并不是第一款采用滑动机身设计的DC,同期上市的三星I70也是类似的设计,不过由于I70采用的是3英寸宽屏幕,身材要“苗条”得多,功能相对薄弱换来了成本的优势,它的售价也要比G1大众化得多。 无论是G1还是I70,所采用滑动机身的设计,都是DC发展史上的一个创新,可以说是便携式机身的有限空间和超大屏幕的一个妥协。也是触摸操作之外,众多功能按键与大屏幕相容的又一个解决办法。甚至不排除设计之初受到了滑盖手机隐藏键盘的影响。 点评:从G1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今后时尚便携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在保留了最基本DC功能的前提下,主要的卖点已经让位于越来越多的时尚功能。海量存储,超大屏幕直接浏览,WiFi无线传输共享已经逐步被消费者所认可。甚至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具备拍照能力,可以无线传输的高级移动硬盘。抛开专业影像市场不谈,在只需要产品具有最基本摄录能力的家用市场,决定一款DC成败越来越依赖其附带的扩展功用,也许从单纯的“照相机”变为融于集拍摄视听影音娱乐一体的个人数字终端只是时间问题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