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摆脱狗头之名 佳能18-55IS镜头评测(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16:29 太平洋电脑网
二、整体外观
外观上看,佳能EF-S 18-55mm f/3.5-5.6 IS与没有防抖的佳能 EF-S 18-55mm f/3.5-5.6 II大体相同。18-55mm的焦段搭配在450D身上等效于28.8-88mm,视角为75°20-27°50,对于新手和家庭用户来说是个不错的焦段。佳能EF-S 18-55mm f/3.5-5.6 IS镜头尺寸:68.5×70mm,比佳能 EF-S 18-55mm f/3.5-5.6 II的66.2×69mm大了些许,使得其在身体大小同样比400D大了的450D身上更加合适。口径两者则一样,同为58mm。重量上前者则必后者重了10克,由190克增加到了200克,使其更具分量。 可喜的是佳能EF-S 18-55mm f/3.5-5.6 IS镜身采用磨砂处理,相比EF-S 18-55mm f/3.5-5.6 II的光滑处理做工更出色、更为高贵。佳能EF-S 18-55mm f/3.5-5.6 IS身上标志有“IMAGE STABILIZER”字样,代表其运用了佳能的IS防抖技术。并且身上多了一个防抖独立按键,控制防抖开关。占据镜头大半面积的变焦环也发生了改变,相比EF-S 18-55mm f/3.5-5.6 II胶纹更紧密,手感更佳。对焦环依然置于镜头前端,同样采用外对焦设计,对焦时前端对焦环会转动,影响了偏振镜等滤镜的使用。
佳能EF-S 18-55mm f/3.5-5.6 IS相对没有防抖的前辈EF-S 18-55mm f/3.5-5.6 II在镜头结构方面做出了一些变化。虽同为9组11片的结构,可是为了实现防抖,在前组镜片中减少了一片高通透镜而增加了IS感应镜片。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18mm广角端的畸变,在增强了非球面镜片的同时,对于前组镀膜也有了最新的设计,对于抵制眩光鬼影有更好的效果。(相对EF-S 18-55mm f/3.5-5.6 II镀膜的绿色更淡,前组镜片更显出红色透明状,相信这是该镜头抗眩光能力较强的原因;不过畸变控制没有表现得令人惊喜) 和旧作一样,在中国大陆上市的此450D套头没有运用超声波马达,这也是一个遗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