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技数码 > 正文

观察:日企将会为其等离子战略失误买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12:09 IT168.com
作者:王宝钧   

  在等离子电视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日本企业正在中国为其战略失误买单。这种战略失误的根源是使日本掌握等离子电视制造技术的厂商在技术上的保守,以及为防止中国企业掌握等离子电视制造技术而采取的严密防范措施。虽然目前日本的松下和日立两大等离子厂商在中国的上海和福建都建有等离子电视生产基地,但这种投资也是只限于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需求,而在更多的核心技术上产品的研发制造上,全部在日本本土完成。对于正在市场向规模需求增长的等离子来说,这样的市场战略,最终的结果将是日本企业在中国等离子市场的竞争中被液晶电视所取代。

观察:日企将会为其等离子战略失误买单

松下找明星代言 仍然力捧等离子

  2002年,中国厂商TCL在等离子电视上曾经投入巨资,意图拉动等离子电视市场的增量,但是只对只有规模制造优势的中国彩电厂商来说,在尚未掌握等离子电视技术的前提下,尽管组织了一批著名的专家全力追捧等离子电视,但最终的结果是TCL全面转向液晶电视。与TCL一样,中国众多的彩电厂商在等离子电视上都曾经跃跃欲试,但最终全部转向液晶电视的结局,人们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品技术的开放对产业格局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等离子电视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之后,今年突然遭遇大幅度的市场滑坡,而这种滑坡正是日本等离子企业一种战略失误带来的必然结果。

等离子在中国遭遇重大滑坡

  中国彩电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平板电视的更新换代期,伴随着世界杯的开赛,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厂商正在经历着两种不同的境遇。液晶电视阵营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的加入,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而等离子在中国市场正在经受市场份额下降的煎熬。来自中国市场监测机构赛诺市场研究机构和中怡康时代等市场监测公司的数据显示,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在今年的市场会形成“二八”开局面,而在2005年等离子还在市场上占有三成的份额。而另一个权威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电子商会联合发布的调查数据则显示,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有可能是等离子最终在中国彩电市场的平板时代出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基金研究所的专家陆刃波表示,2007年等离子在中国市场的比例会在一成半,这是乐观的估计。

  而在此前,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等离子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7%,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26%,达170万台。而在中国市场则增长缓慢,只有10%,与上一个季度相比下降了5%。

  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等离子累计产量为17.2万台,二005年同期为20.5万台,同比下降了16.1%。而液晶电视在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产量为187.1万台,2005年4月份的产量为66.5万台,同比增长了181.4%。

  在这些数据背后,简单的判断液晶的增长和等离子的下降显然缺少理性的。但是一个事实摆在市场面前,等离子阵营正在进入一个分化阶段,最终有可能形成只有日本的松下、日立独守该市场,而韩国的三星已经改变在平板电视上的战略,正在全力进军液晶电视市场,另一个韩国的企业LG也在液晶电视市场迎头赶上。而曾经作为等离子阵营的铁杆厂商三星和LG对等离子电视市场态度的转变,也使得人们对等离子电视未来的市场前景产生更多的变数。

  而这种变数正是来自等离子阵营内部的分化以及市场增量的下降,同时液晶电视阵营的急剧扩大,在中国市场上,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国彩电主力厂商都在全力推广液晶电视,同时加上液晶电视上游厂商在国内市场的投资建设,为液晶电视带来了更多的利好信息,这也使得国内厂商在推广液晶电视上了却立后顾之忧,就像兵家之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上游技术和产品支撑,国内彩电厂商在液晶电视上可以放手一搏了。而这又是等离子阵营缺少国内彩电厂商人气导致市场下滑的根本原因。

日本把中国作为生产制造基地

  在等离子技术的投资上,日本企业只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是将中国作为一个生产组装和制造基地,而在更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上,更多的是在日本完成。

  从目前日本松下和日立这两家全球最大的等离子厂商在中国的投资布局来看,松下在上海与上海广电集团共同合资兴建了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日立在福州建立了日立(福州)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日立占有建有80%以上的股份。虽然韩国的LG沈阳和南京都建立等离子深产基地,但也是基于生产组装性质的末端环节。但在等离子核心技术的掌控上,目前日本企业占据了90%以上的话语权,等离子的专利技术日本企业拥有2000多项,韩国企业只占日本转企业专利数量的10%,可以说在等离子技术上日本企业至少领先韩国企业两年以上,如果从专利技术拥有的数量来看,这种判断还是保守的。而这也是韩国三星在等离子电视市场转变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松下和日立都在近期宣布增加对等离子电视的投资,尤其是松下在2007年将等离子锁定在1000万台的产能上,而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并未显示出对等离子未来市场的增资趋势。随着日本产业界在“政冷经热”的趋势下正在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方面,表示出绝对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意愿。但是在等离子电视的制造技术上,日本企业的保守战略最终将会使日本企业失去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销量达到300万台以上,而等离子只有50万台。

  在中国彩电市场进入以冶金隔阂等离子为代表的平板电视更新换代时代后,把这个更新换代看作一产业生态系统,等离子与液晶形成平板电视生态系统,此消彼长不仅取决于技术变化的适应性,同时也取决于掌握该项技术厂商利益集团的投资战略。这里需要探讨的是,技术的扩散作为等离子厂商战略投资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就像中国俗语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液晶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正是中国彩电厂商积极参与的结果。“将欲取之,必欲固之”从这种事能转换之中,日本等离子企业是该重新思考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了。

日系等离子将在中国孤独终老

  再从等离子产品的市场增量来看,目前在中国市场只有松下和日立这两家企业的等离子电视保持着增长的态势,而韩国的三星和LG这两个品牌的等离子市场份额一直处于下滑的态势,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1—4月累计销量只有日系品牌呈上升态势,国内品牌全部处于下降趋势。在这样一种趋势下,日系等离子品牌如何独善其身。

  尽管中国彩电厂商中的长虹、海信等也在寻求在等离子市场的突破,包括上游厂商彩虹也在力争突破等离子屏技术,推动国市场的需求的增量,但在目前等离子屏的供应上,长虹、海信等等厂商等离子屏的来源一个是台湾的中华映管和韩国的LG,再有就是日本企业对中国彩电制造商的限量供应。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刑部昭彦表示,在充分满足自己生产制造需求之后,才会与中国厂商进行合作。这对于在等离子电视上处于饥渴状态的中国彩电厂商来说,只有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与台湾和韩国的厂商合作,而这种合作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在等离子屏的供应数量、技术、品质的保障,价格因素等等。而更直接的后果将是迫使国内厂商最终只是将等离子电视作为一个产品招牌作摆设,最终退出等离子电视市场的竞争。以目前的趋势来看,如果日系等离子厂商不改变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这种局面有可能在2007年出现,届时日系等离子品牌在中国市场一花独秀虽然可以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但没有中国彩电厂商的“众人添柴”,只有日系几个品牌加上韩国的品牌,等离子最终败给液晶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等离子电视的技术控制上,“当全世界都在向右走的时候,你向左走”这句话是对日系企业的经典概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40,000篇。



评论】【数码相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