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危机 质量与销量的徘徊之路(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11:09 IT168.com | |
穷根究底:是什么造成了平板质量危机 只要是产品,就会有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所以无论是大牌产品还是一般厂商的产品,都应该有允许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过,如果只是个别厂商或者是个别产品出现问题,这是绝对可以接受的,但是以目前这样集体跳水式的质量事件,还在合情合理之中吗?这些质量危机的内里究竟蕴藏着什么玄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个清楚! 1.大跃进式的增产惹来的祸 500万台,这么大这么香的一块蛋糕,要怎样才能多吃几口呢?加大马力生产以更大的规模抢占市场这是必然的,而随着上游屏幕供应商新一代液晶屏生产线的陆续投入使用(如韩国双雄三星电子和LG. Philips LCD提前进入7代线以上的量产阶段等),屏幕的价格则一直不断往下跌,这在刺激整机厂商坚定地开拓平板电视市场的同时,也刺激了广大消费者选择平板电视产品,在这种趋势下,平板电视将比预期更早些走入二、三级市场,平板电视市场也迎来了它空前繁荣的春天。殊不知“欲速则不达”,厂商在初创技术商品化方面只顾一味追求大跃进式的“多”、“快”、“省”,匆忙间因为过于重“量”却忽视了“质”,忽视了市场产品的配套技术服务,甚至有些厂商为了让新品更快地上市,把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产品也摆上了柜台,于是便有了今天“质量门”事件的种种。 2.价格战、概念战藏下的毒 持续不断的价格战、概念战一直笼罩着平板电视产业,而且价格战越演越烈,元旦打、春节打、五一打、周末也打;价格战不仅常有,而且花样也层出不穷,价格战带来了消费市场的空前繁荣,也把平板电视行业带进了一个微利时代,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平板电视行业的毛利已经从2004年的50%骤降至15%,而据国内主流彩电企业的三季度报告显示,目前全行业利润率已经降到了1%以下。 为什么商家明知价格战是利润的火坑还要往下跳呢?为的还不是抢占市场嘛,因为“得平板者得天下”,于是厂商们都愿意肉搏,以牺牲利润换取更大的市场。至于价格战所带来的损失用什么来弥补呢?概念战随即也打响了,厂商不断地为产品制造概念,加速推出可以卖得较高价格具备更多功能的新产品。也正是在这一加速过程中,平板彩电的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由于技术和功能更新换代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很多技术都处于一个不完全成熟时期,导致了平板电视存在于芯片、电路和软件控制上原本被忽视的质量隐患也日渐显露出来。索尼的“软件门”事件,飞利浦具有“情境光源(Ambilight)”功能的等离子电视容易引起火灾的丑闻就是一个个很具体的实例。 3.质量监管系统的空缺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处罚力度不够,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这些都是造成质量问题层出不断的原因,其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是一个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平板电视真正走进家庭才几年的时间,目前在行业内还没有一套完善可靠的质量监管系统,由于是新技术,平板电视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也不为人们所熟悉,所以厂商可钻的空子也很多。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监管系统,平板电视不在三包服务范围内,对于售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商家便各自为政,消费者受尽煎熬,要么是自负的维修费用太昂贵要么是屡次维修仍不能解决问题,而商家则可用尽各种借口逃之夭夭。 更离谱的就是,除去平板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性因素,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等行为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商家也居然也可以无罪一身轻。如果存在完善的质量监管系统,那么企业将要为产品的高返修率承担巨额的售后服务成本,并失去其品牌的信誉,那时企业也许不再敢对质量问题这么轻描淡写了。因此,不能把质量仅仅寄望于企业自律,一个良好有序的外部监管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质量,何来市场? 平板电视质量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彻底地打破了消费者心中“平板=高端=高质”的想法。本来,厂家加快平板电视普及的脚步、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这于消费者于厂家都有利,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在忙于技术创新的时候却忽视了消费者最基本的质量保证的需求,为了抢占市场而不顾消费者的利益,这就真的是让消费者伤尽了心。消费者为购买更多功能的新产品或者是大牌厂家的产品而愿意付出更高的购买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更高品质的享受,但高价买回来的却是一台“问题电视”,老百姓对这一品牌还能信心依旧吗?可以这么说,厂商抢占市场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要看消费者买不买帐,而消费者一旦不相信某种产品及品牌,那么该产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回落到原点,这是身陷“质量门”不可自拔的厂家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质量门”事件的出现,对于商家来说,不但声誉受损,而且处理相关的问题也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像索尼对其出现软件缺陷的产品进行免费升级就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更不用说飞利浦大批召回产品的损失有多少了;还有的就是产品如果质量跟不上,返修率高的话,厂商所提供的售后服务也需要一定的成本。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本来购机的时候就花了一大把银子,如果看得舒心用得安心的话,还物有所值,但是如果出现了问题而有反复维修也未能成功,或者维修的时候又要自掏腰包付上那边昂贵的维修费用,那就真是很折腾人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求更多功能更便宜的产品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无论怎样,质量是最基本的需求,品质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砝码越来越重,也成为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最新竞争热点,要想在国内市场上领跑,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博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质量门”之类的事情最好不要沾上边,如果靠低质量、低价格的产品来换取市场份额,这无疑是杀鸡取卵、自取灭亡!抢占市场重要,质量更要顾及,没有质量就没有拥趸,没有拥趸又何来市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