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数码 > 正文

至死方休 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3:50 eNet硅谷动力
作者:衫舞迎蛇

  俗话说的好,不是冤家不碰头。尼康和佳能这对欢喜冤家,在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是有目共睹的,N家用D50和D70S包了C家350D的饺子;C家就用D20、D30两兄弟来砸N家D200的场子。这是消费者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但在另一个普通消费者并不注意的领域内尼康和佳能依旧进行着生死搏斗,而参与搏斗的主角,就是这两家已经淘汰的老相机。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没错,既然是生死冤家,那么竞争就要在每一个领域展开,包括我们平时接触不多的二手市场。据说二战时的退伍老兵现在还是经常联欢的,不过相机产品就没有这么温情了,两家的FANS在这里经常争的头破血流。好了,话不多说,我们的PK正式展开。

第一局:机身对决

  如果要说二手胶片相机机身的数量,那么尼康绝对是冠军,从最专业的F5到入门级别的FM2,可谓是应有尽有。尤其是数量庞大的,F、F3、F4机身群所组成的专业一条龙,让竞争对手佳能黯然失色。虽然我们也有看到佳能F1、FT和EOS-1的身影,但毕竟势单力薄,难以和尼康大军抗衡。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强大的尼康军团——远看时黑压压的一片,气势逼人。

  二手相机的质量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尼康和佳能各有各的技术侧重点,因此要分出优劣来着实不容易。为尼康奠定行业地位的是其扎实的机身和硬朗的快门,因此在这两方面表现出色的F系列口碑极好。在偏重手动对焦的单反产品中尼康占有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而佳能的崛起,凭借的是其在AF时代的敏锐目光,因此在二手市场上,佳能的自动对焦镜头占有优势,在自动功能更全的机身产品领域内,佳能的表现更为出彩。从实际考察的情况看,二手市场中EOS-1出现的概率远高于F5,与EOS-1配套的镜头系统也要比尼康的更全一些。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佳能机身被尼康彻底压倒

  采购二手相机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成色了,这一点很难用语言来概括。如果硬是要划分指标,那么外壳的磨损程度、观景器是否发霉、五棱镜是否有进灰,是消费者主要考察的重点,另外过片拨杆和卷片设备也要细心的试用,至于快门寿命我们就只能自求多福了。从二手产品的年代看,尼康的主力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品,而佳能的的产品要比尼康年轻10年以上,因此在机身的磨损程度上,佳能占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由于尼康产品封存的时间更长一些,因此机身内淤积的灰尘更多;而佳能的产品往往是刚从工作一线上退下来,因此很少出现发霉的情况。(PS:尼康公司在中国有机身清洗业务,因此由于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机身问题并不难解决)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经典中的经典 尼康M机身

  机身PK结论:佳能被尼康彻底“淹死”。从消费层的结构看,强调操作感觉的手动相机在中古市场上更受欢迎,因此在二手机身的市场上,尼康全面占优。


  第二局:镜头对决

  到了镜头领域,两家的情况就似乎反了过来,佳能镜头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尼康。不过由于第三方镜头的数量众多,佳能的优势只能保持在和尼康的对比中,而整个二手镜头市场则是完全没有规则的乱局。在镜头的设计上,N家的侧重是于色散和畸变的控制,因此消费者得到的结论是“尼康镜头,锐利如刀”。但是为了取得这样的效果,尼康公司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要保证每个镜头的质量,就势必造成产能的严重不足,同时正统的手动对焦方式对使用者的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即使有这样的技术,用起来同样是很累的)。而佳能镜头的最大优点在于“方便”二字,其自动对焦镜头对于机身的支持要优于尼康。USM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对焦的效率,虽然佳能镜头的成像风格偏柔和,但在产品的实用性上尼康着实落在了佳能的下风。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谁的镜头好”是一个没有结果的争论,但是佳能镜头的数量明显占优

  N家和C家的镜头质量是最具有争议的话题,二手产品更是如此。为了防止本文变成无谓的吵架,我们只能从使用角度来看待,二手市场上的镜头。

  对于高端极限用途人群而言,尼康镜头的锐利风格显然更具有吸引力,但是高端的尼康镜头数量太过稀少,即使出现也都是天价。佳能的产品同样是天价,但是可供选择的产品数量明显要多,100-400mm f4.5/5.6 500mm f4等大炮随处可见,而尼康就寒颤很多,不要说大炮连“小竹炮”都没有一个。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这个档次上、佳能可谓全胜

  对于要一镜走天下的登山一族而言,两家产品在数量上基本打成平手,但由于是入门产品,尼康在成像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由于旅游用途的拍摄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因此自动对焦产品的使用效率就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影楼和人像拍摄方面,佳能和尼康其实都并不擅长,但从成本控制、受众所接受的成像风格来说,佳能的市场要稍微大于尼康(尼康的50mm定焦f/1.8可是镜头中的极品,强烈建议收藏)。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第三方镜头的势力不可小看

  镜头PK结论:佳能扳回一局。当初尼康通过“实用”手段带领日本众厂商推翻了德意志相机帝国,佳能几乎用同样的手段“革”了尼康的命,只不过这次“革命”并不彻底。


最终局:外设对决

  高端相机往往要工作在极限环境之下,因此外设辅助必不可少;有些摄影师为了达到某种特殊效果,往往会自己动手DIY一点小道具。现在的情况尚且如此,那在相机功能尚不全面的上世纪,各色外设配件就更为重要。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尼康是不折不扣的相机厂商,因此其外部设备非常的丰富,而佳能虽然也是光学4大家之一,但电子化的倾向更加明显,因此其外设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如尼康。

  相机最重要的外设应该是闪光灯产品,在这个领域内尼康的SB系列可谓大名鼎鼎,在二手市场上出现率最高的是SB-22系列产品,该产品以其低廉的成本、方便的使用,占据了二手闪灯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更高级的SB-28,、SB-27也时常出现。相比之下,佳能的EX闪光灯的数量简直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在本次笔者走访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实物。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对于早期尼康机身而言观景屏相当重要

  当然尼康附件上的优势,是与其机身数量相辅相成的。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尼康机身数量的优势决定了其配件的生存土壤也远远大于佳能,这让两者的竞争更加不平衡。

  对比总结:在新机市场上,N家和C家基本打平,C家稍占优势。而换到二手的土壤中,尼康的总体优势确实是相当明显的。总结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点。

  第一:二手市场的消费群体更偏向专业而有闲暇的用户,其总体的采购思维就是“玩”器材。在该思维下,成像质量以及产品本身的气质成为了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尼康相比佳能而言,光学厂商的底蕴更加深厚,优秀的产品线渊源流长,是其能主导二手市场的根本原因。而佳能的失利并非由于技术实力的不及,而是在于其产品过于现代化的气质和偏重于实际工作的用途倾向,和中古风格的二手市场不合拍,因此在佳能在二手领域争不过尼康。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第二:二手市场很少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是一个纯粹考验个人眼光的地方。佳能在目前的广告宣传力度要大于尼康,但广告的影响力对于热衷淘旧货的古董专家而言属于“免疫”的范畴,想来我们不会因为莫文蔚的笑脸而去采购一台二手的EOS-1。

  虽然尼康的老产品能够在退役之后彻底的压倒自己的死对头,不过尼康公司却未必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尼康公司肯定不会放弃对于老产品的维护,但尼康维修能力的缺口是世人所共知的。老相机的交易越旺,带来的维修压力也就越大。而尼康承受这些压力的前提却是本公司没有一分现金的入帐,这样的买卖恐怕没有多少企业愿意做。

至死方休细看佳能&尼康的二手决战

  一个消费者如果拥有了F4、F5这样级别的产品,自然就不会去采购F100或者D200,这才是尼康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当FANS在为尼康快门的强劲寿命大唱赞歌的时候,御给先生的脸色恐怕会非常尴尬。当佳能在用1D MARK XX在赚钱的时候,尼康员工却只能看FANS们左手到右手的游戏,不知其内心的想法是自豪还是后悔。




爱问(iAsk.com)



数码相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