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技数码 > 正文

笑看风云 2006年数字平板电视市场展望(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12:10 IT168.com

  无可抗拒的宿命——价格战

  在2006年的开始,一向被认为冷静沉着的外资品牌在平板市场上演了震惊的一幕——外资连番跳水,本土勉强接招。离春节还有遥遥十余天时,夏普、松下、三星、LG、飞利浦、日立、东芝等诸多外资品牌就早已一改往日不温不火的价格策略,齐齐大幅度比肩直降“跳水”,跌幅动辄四五千元,并全面覆盖了液晶、等离子两大产品线。面对外资军团新春伊
始这气势汹汹的头一遭疯狂降价,本土彩电企业在长达十余天内未做出任何反应——非但没有任何一家跟随,反而纷纷挂起“免战牌”,在各种场合大谈“要摒弃传统价格战,转用技术升级、创新营销、改良服务等方式发力开幕之战”。树欲静而风不止,在看到洋品牌平板市场分额的节节上升之后,国内品牌终于还是选择了重新加入降价战团。

  新年新景象,在新一年里

平板电视市场出现了中外品牌降价血拼的场面,这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局面?一向冷静沉着的外资品牌为何如此冲动?笔者认为这就好像中国人最喜欢打的
麻将
,麻将的最佳境界是一铲三,赢家通吃,巴不得把桌子上所有的筹码都扫到自己一方。这就是赌博的本性,所有赢家都是以对方的惨败为前提的。麻将没有皆大欢喜的结果,而商家打价格战也是如此。因为赌本身并不使赌金增值,无非是对特定资财的再分配,不赢即输,没有共同富裕的可能。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所以要不择手段,所以要抓紧时间,天下没有不散的牌局,能赚就赶紧赚,决不手软。这样的思维,本身就蕴藏着极大的危险。“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市场并不鲜见,打赢了对手,伤了元气。结果是各大品牌陷入了“未来涨价没人买,不涨又无法维持运营”的尴尬境地。而这一场又一场的价格战将在2006年继续上演,而且势头会更为激烈,各大厂家要小心成本下降慢于利润下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数码相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