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回顾』
象素增长乏力:
2004年底,500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已经全面统治市场。一年过去了,500万象素依然占领着数码相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不过在2005年,800万、900万象素的CCD正在逐渐从高端消费机向主流和卡片机普及。入门单反正在完成600万象素向800万象素的提升,中端单反则开始全面突破1000万象素大关。
CCD尺寸止步不前:
我们知道,CCD的尺寸越大画面噪声干扰越小,同时带来的好处包括提高CCD的宽容度,减轻高光溢出和相差。但是由于CCD生产技术只被少数日本厂商掌握,大尺寸的CCD价格十分昂贵。我们很遗憾的发现,2005年的消费级数码相机里面装备的最大CCD仍是2/3英寸,这个尺寸从2002年至今就没有再提升过。CCD的尴尬尺寸同时制约着象素的进一步发展。走过一年我们发现,目前图像传感器的发展正在遇到一个瓶颈, 无论是象素还是感光面积的提升都在减缓。
ISO彪升:
由于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本身性质所限制,数码相机感光度(ISO)的提升实际是后期处理电路对电信号的放大。更高的ISO有助提升低光照曝光 下的快门速度,但同时也带来更明显的画面噪声。在数码相机上ISO越高,噪声干扰越严重。以往的数码相机通常只到ISO400就止步,少数高端消费机才有ISO800的选项,而从今年开始,ISO1600甚至更高的感光度选项开始出现在消费级数码相机和卡片机上。 这种改变,为用户在特殊环境下的拍摄提供了条件,但是我们认为使用2/3英寸甚至更小尺寸CCD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上,高于ISO400的照片并不具备观赏性。
长焦数码继续吸引大众眼球:
松下FZ30(资料 评价 图片)、富士S9500(资料 评价 图片)、索尼H1(资料 评价 图片),各家大炮相继上阵。由于象素升级步伐减缓,商家开始以长焦镜头为卖点吸引买家注意。 与长焦一起进入大家视野的概念还有防手抖功能。具备实用价值的光学防抖主要分镜头防抖和CCD防抖两种,这些防抖功能开启后,通常可以将安全快门减低2-4档。在使用长焦镜头后,手抖更容易导致照片模糊,所以在长焦相机上各种防抖功能应用的很普遍。
『重要事件回顾』
CCD人品问题大爆发:
由于索尼CCD生产工艺瑕疵,导致八大数码相机厂商先后发布公告,宣布免费更换故障CCD。有消息指出索尼生产的CCD占整个CCD市场份额的90%,此次CCD事件造成的巨大影响无疑是数码相机产业的一次地震。值得欣慰的是这次各厂商对待消费者的态度还算认真,普遍发出了5年内对因瑕疵发生故障的CCD进行免费维修的承诺。不过这并没有令小编感到“满意”,因为根据小编身边朋友的反馈,有瑕疵CCD的数码相机故障率并不像各厂商在公告中所述的“极少数”,公告中还明确表示“不为预防性更换埋单”,这就是告诉那些手握瑕疵相机的消费者“请祈祷你的相机不要犯病吧”。我想知道,因为CCD故障导致数码相机不能使用而造成的额外损失,该由谁来负责?
相关:多厂商公布CCD问题产品
索尼6款问题数码相机被责令停售
都说祸不单行,索尼这次算有切身体会了,后院的“CCD门”大火还没扑灭,前院“质检门”事件又闯了进来。12月爆出消息:浙江省工商局委托国内权威的行业检测机构-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数十款市售数码相机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国际知名品牌索尼的六款产品都不合格。这6款数码相机型号为索尼H1、索尼L1(资料 评价 图片 视频)、索尼P200(资料 评价 图片 三维 视频)、索尼W7(资料 评价 图片 视频)、索尼W5(资料 评价 图片)和索尼S90(资料 评价 图片),分别为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和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所生产。检测结果公布后,这些产品被浙江省工商局责令停止销售。近日,索尼中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一事件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便表示道歉,但同时表示索尼没有考虑对问题相机进行召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