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滚动|互联网|电信|业界|硬件|学园 | 软件|数码|手机|无线|下载|笔记本|台式机|
首页 | 专题 | 封面秀 | 国际名刊 | 总裁在线 | 总编在线 | 品牌观察 | 调查 | 评论 | IT论坛 | 每日精品 | 产品大全 | 半导体
[数码首页] [数码相机] [数码摄像机] [数码随身听] [掌上电脑] [新摄会] [笔记本] [手机]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想为家人、孩子、朋友拍摄一些别致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动态节目,为生活增添一些不一样的乐趣。但苦于没有专业的视频设备来达到这一愿望。

  随着家用数码摄像机的飞速普及,为让一般人士实现上述愿望提供了可能,不过,当你辛辛苦苦拍完一部作品,却和专业制作的影视剧、艺术片对比中,发现自己的节目缺乏那些多样的特级效果和转场效果,毫无别致之处可言,不由得会让人觉得白辛苦的一场,但却又心有不甘。 [发表评论]

 
  幸好,如今的各大品牌家用数码摄像机中均内置了多种多样的特级效果和转场效果,以供用户作拍摄时选择使用,即使我们无法掌握功能强大的视频后期处理软件也没有问题,因为使用这些内置特效就已经可以达到相当不错的视频效果。
各品牌摄像机特效功能简表
 
特级效果
转场效果
索尼
色彩和亮度反转、深褐色图象、黑白、素描效果、卡通片效果、马赛克、动画叠加静像、固定时间的静像拍摄、动画替换静像较亮区、拖拽、慢速快门,老电影 黑色渐变、白色渐变、马赛克渐变、单色调、重叠、划变、点渐变
松下
多画面、画中画、扫频、混像、频闪、描绘、黑白、深棕色、负感/负片、正片、镜像、马赛克 擦除、扫频、混像、频闪、描绘、黑白、深棕色、负感/负片、正片、镜像、马赛克
佳能
艺术、黑白旧照片,马赛克、球、立方体、波浪、彩色色罩、静像 自动淡入淡出,擦除、边角、跳跃、反转、字谜、Z形、光束、潮汐
JVC
褐色调、黑白色调,经典电影、频闪 逐白、渐黑、渐黑白,斜拉幕、窗口拉幕、横拉幕、左右拉幕、纵拉幕、上下拉幕
三星
艺术、马赛克、褐色、负片、镜像、黑白、浮雕、电影、化妆 淡入淡出

  事实上,各品牌摄像机特效功能虽然称法不同,但最终所实现的效果基本上都大同小异,这里以几种主要效果来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视频特效

  1、单色特效
  基本上机器自带的单色效果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黑白色,一种是褐色,类似于老电影效果,一般来表现怀旧,沉重的感觉。
相对彩色世界的五颜六色,黑白则展示出了另一个魅力色彩,而一般来说,黑白相对于彩色的出挑,则更显示出凝重的色彩,另外的拍摄中有时候用褐色效果怀旧一下,反而也会有种独特魅力。(如下图)

  2、彩色特效
  说彩色特效未免有点牵强,可是除此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形容词了,看看图2的三幅图片,第一幅是色彩和亮度反转的效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底片或负片效果,这种用法一般比较少见,比如说在一些电影中表现惊险的感觉,在一些学生自拍的惊险片中常常用来模拟非正常人看到的世界,第二幅是素描效果,相对于第一幅来说,它的使用范围稍微宽一些,一个可以用来表现一些童话色彩的地方,(草地、森林、树木、湖泊等)比较浪漫,多用于拍摄一些情景剧中和真实景物做淡入淡出交替,让人有梦幻色彩,第三幅则是卡通片效果,其用法跟第二幅有一些类似,要特别指出的是,用这些方法拍摄人物的脸,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会很好,而且用起来会让人感觉作者水平比较业余,所以只建议大家用此种特效来拍摄一些简单的小线条的建筑物或是灯塔。(如下图)

  3、其他特效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视频特效外,家用数码摄像机还具有一种其他的视频特效,比如动画叠加静像功能,可以让动态视频和静态图片之间互相叠加并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 ,固定间隔时间的静像拍摄,可以让一盘磁带使用很长时间用于拍摄植物的生长和观察小动物之用,动画替换静像较亮区,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抠像效果,当然质量要有所差别,它是抠除了静态画面中颜色较亮地方,对背景质量要求高,拖拽,类似于残影效果,这在早期香港一些武打片中经常可以看到此镜头的运用,老电影则是单色的画面的基础上再加点频闪效果,酷似年代久远而导致的胶片质量降低现象,从而让人中在观看老电影的感觉。


  二、转场特效

  1、渐变(由暗变亮/由亮变暗)
  此方法是电影或电视机中开始和结束画面时最常用的。即通常开始的片头放映完后,画面不是直接进入主题而是有一个变暗的过程,然后再由暗变亮,这种方法可以给观众一个适应的时间,告诉他们正片即将开始了,而到了场景片断末尾处也不会突然停止马上进入新的主题,而是画面渐渐变黑暗示观众该场景结束了,然后新的场景仍是由黑渐亮……
  渐变的处理让观众不会觉得很突兀,能够对主题的开始结束做到心中有数,而且会你的片子看上去更富有逻辑性和完整性。(如下图)

  2、叠画转场
  这种方法是片子中的两个不相干的镜头衔接最好办法,此法只能用与淡入。前面一段画面将到结尾处逐渐变得透明,变得段落画面渐渐显现并最终取代,在以前的一些表现风景的片中,经常可以看到此镜头的运用,与此相同的还有早期的 MTV也多用此法表现。这种方法往往比较柔和,让人有一种很舒缓的感觉(如下图)。但是叠画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不管什么场合都用它来衔接,否则会跟全片的基调冲突,比如快节奏的运动场合或者需要快速剪接的场景,此时叠画就无能为力了。

  3、划像转场
  此方法也一般只用于淡入。新的画面从上面画面的片尾中部出现并向两侧覆盖老画面。形状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圆形、星形、三角形……这个方法一般是为了表现转场的多样性,在一些娱乐节目里有时候为了体现出轻松、活泼的气氛会采用此法(如下图)。
  我们一般可以在家庭式的MTV中采用,但是不提倡在纪录片或者剧情片中使用此法,因为会显得戏谑和不专业。

  4、白闪
  相对于黑色画面的淡入和淡出,白色画面的淡出淡入主要用于片中而且时间较短,对此有个形象的称呼——白闪。白闪在拍摄中可以说是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一些做概念片或是实验片和剧情片的朋友特别喜欢用它。白闪可以表现出很多的特点,譬如失去记忆后的画面,或者是述说过去的事情或是被击打后看不见得场景等都可以用白闪来过渡(如下图)。当然,通常伴随白闪还要很急促的很尖锐的一声鸣响(例如唰),这样使得观众更便于理解剧情,台湾的一些偶像剧里每次白闪一出现,那你就可以猜到,肯定又是某主角在回忆过去了。

  5.另外还有转场效果,跟上面的用法大同小异,在此就不费笔墨了,只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肯定会发现自己机器上更多的妙用,如下图即为马赛克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是,数码摄像机内制特效虽然种类繁多,但由于新闻和纪实类节目发生时效性和突发性,所以一般不提倡此类节目中使用任何特效,保持这些节目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所以特殊效果更多用于增加拍摄的娱乐而又有关拍摄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既不建议同一个场景内使用特效,也不建议一部片子中特效使用的次数过于频繁或者过过于多样化。



  对于初学者拍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开始拍摄第一个镜头时应该使用广角方式,这样画面稳定,且不会因变焦出现模糊的现象,容易让别人了解画面中的整体环境,接下来再拍摄主题这样会更容易突出主题。
  2、在需要时才变焦,过多使用变焦镜头会令观众难于了解画面,具备恰当的理由时才使用变焦,并习惯在变焦前先定镜(固定在某一位置镜头5秒)。
  3、保持数码摄像机处于水平状况,这样的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类保持平衡。
  4、切勿过分移动数码摄像机,许多初用者都习惯将数码摄像机过分移动,这些会使图象产生振动,重放时会令观众头昏眼花,其实,稳定拍摄是优秀录像的基础。
  5、拍摄另一镜头前,请先停留5秒为方便观众了解画面,转拍另一场面前也让镜头停留5秒的时间,但若是拍摄同一主体太长,录像易于流于呆滞和沉闷,所以勿拍时间太长或太短的镜。

  责任编辑:郭涛  专题制作:郭涛  联系电话:(010)82628888-5024  文章出处:《新潮电子》Rocky

新浪科技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6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