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攻略ABC:美美过夏季

防晒攻略ABC:美美过夏季
2019年06月14日 08:40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

  来源:中科院之声

  据北京市气候中心消息,今年北京已于5月21日正式入夏,较常年延后2天(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19日)。夏季拉开了帷幕,高温和暴晒将成为主角,还记得去年夏天网友的心声:“躺在床上,红烧;出去一趟,爆炒;游了个泳,水煮;回来路上,生煎;进了家门,回锅。我们都是奔跑的五花肉!”进入夏季,防晒是不得不重视的话题,因为不防晒的后果不仅仅是肤色加深,更有可能晒出“内伤”。本文将献上科学的防晒攻略,来帮助大家安全地度过夏季。

美白两小时,晒黑五分钟美白两小时,晒黑五分钟

  知己知彼——防晒防什么?

  太阳光包含了极为宽广的连续光谱,是多种不同波长的电磁光的混合,其中99.9%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红外和紫外的波段区域。顾名思义,可见光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部分,它不是防晒的重点。紫外和红外都是肉眼不可见部分,其中紫外线对生命存在着严重威胁。紫外线波长范围从100纳米到400纳米,可以根据其波长范围分为三个波段:长波紫外线A(UVA,波长320~400nm)、中波紫外B(UVB,280nm~320nm)和短波紫外C(UVC,100nm~280nm),波长越短,对生命的威胁和损坏越大。

  在UVC的长期照射下,基本上没有任何生命可以存活。常用的紫外线杀菌灯发出来的就是UVC,因此当用紫外灯的时候,一定要远离,过量辐射容易引起皮肤灼伤、严重的视力下降、发烧、掉发,甚至导致死亡。最近这些年,紫外灯过量照射引起疾病屡屡见诸新闻,不得不提防。

  UVB也被称作红斑效应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于皮肤表层会引起皮肤发红、晒伤、掉皮,诱发炎症,造成皮肤细胞的伤害,所以UVB是引起恶性皮肤黑素瘤和眼晶状体白内障的主要因子。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大概有1200-1500万人因为白内障致盲,其中约有20%是由于强太阳光辐射导致或者加剧的。每年有约200-300万人患非黑素瘤细胞性皮肤肿瘤,有约13.2万人患皮肤恶性黑色素肿瘤,每年大概有6.6万人死于皮肤恶性黑色素肿瘤和各种皮肤癌,导致这些肿瘤和皮肤癌的原因主要是过多的太阳辐射,即紫外线辐射。对于白色人种而言,紫外辐射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这是皮肤癌里最致命的一种。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都把紫外辐射作为致癌物来看待。

  UVA穿透表皮的能力比UVB强,可以穿过表皮,到达皮肤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层,是引起皮肤晒黑、老化和起皱纹的主要辐射,因此UVA也被称作黑斑效应紫外线。以前大家普遍认为UVA照射不会引起长期效应,最近科学家才认识到,UVA可能会在皮肤基底层引起角质细胞(keratinocytes)的损伤,对皮肤癌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扩大UVB的影响,也是触发皮肤癌的因子。

  紫外线的辐射影响具有累计效应,即皮肤的损伤和老化并不会随着症状的消失而恢复,会在皮肤基底留下影响,小朋友皮肤细嫩,皮肤损伤和老化有时并不明显,然而随着年龄长大,成年之后的皮肤会呈现出来,如果您发现自己皮肤老化比较快,容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那很有可能小时候在“野孩子”时期晒得比较厉害。

  神级队友——地球大气

  紫外线辐射这个敌人太过强大,只靠人类的努力可能难以招架。幸亏人类还有一个十分可靠的队友:地球大气。在我们头顶有一把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巨大保护伞——臭氧层。臭氧层和高层大气的存在使得最致命的短波紫外线UVC完全被阻挡在臭氧层之外,臭氧层吸收了至少90%以上的UVB和大概50%的UVA,因此才给地球生命在地面的存在创造了必备的安全条件。

  臭氧层的存在历史并不长,大概只有6亿年,臭氧层的形成是5.4亿年前发生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基础。在此之前,地球表面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仅有少数种类的生物生活在深海里。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氟利昂等物质造成了臭氧损耗和“臭氧洞”,但是在情况恶化之前全球各国共同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相关协议,经过30多年的共同努力,目前臭氧层已经处于“触底反弹”的恢复阶段了。

南极10月份臭氧洞演变情况实况(1971和2017)及模式预测(2041和2065),图片来自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哥达德航天飞行中心(NASA GSFC)南极10月份臭氧洞演变情况实况(1971和2017)及模式预测(2041和2065),图片来自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哥达德航天飞行中心(NASA GSFC)

  攻略在手,防晒不愁—— 防晒锦囊三原则

  1。 上策:不晒,三十六计,先躲为妙

  面对如此威力强大的敌人,我们可以遵循“惹不起就躲”的原则,可以以紫外线强度为准,将户外活动的时间放在紫外线线辐射比较弱的时间和地区。紫外线辐照强度也会因为时间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以下是关于紫外线辐射的基本规律和常识:

  1)一天之中紫外线辐射最大的时间是上午10和下午4点之间,尤其是4月到10月份;

  2)紫外线辐射在夏季特别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最强月份的紫外辐射量可以达到冬季的3倍;

  3)紫外线随着海拔升高强度增大,海拔高度每上升300米,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4%;

  4)紫外线不仅仅存在于直射的日光中,还存在于下垫面的反射光中,积雪和沙滩的的反照率比绿地更强,在雪面和冰面上80%被反射,因此人体受到日光和下垫面反射光的同时照射,相当于与皮肤照射两次。在积雪覆盖的高山、雪原上如果不加保护,容易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雪盲症等;

  5)我国夏季紫外线辐射自南向北减少,在我国东部地区,南方的海南、两广和台湾是夏季紫外线辐射最强的区域,夏季海南的紫外线辐射量比长江下游的上海、南京高30%左右,比华北地区的北京高40%左右,比东北的哈尔滨高出80%;

  6)我国紫外线辐射自东向西增加,同纬度相比,东北没有西北紫外辐射高,东南没有西南辐射高,青藏高原区域是我国紫外线辐射最强的区域,在青藏高原南部区域,紫外线辐射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高85%以上。在太阳辐射最强的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青藏高原南部的辐射继续飙升,其辐射量会达到长江中下游的2倍以上。

  7)虽然云层对紫外线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是阴天依然有约60%~80%的紫外线能穿透云层,到达地面,即使在雨天,还有20%~40%的紫外线可以到达地表。也就是说,即便是阴雨天,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晒。

  因此在紫外线辐射严重的夏季,想秀身材的俊男美女们可以把时间放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4点以后。这里有个简易的判断标准,即影子原则:如果地上的影子长度比自己的身高短,这时候一定要考虑躲避太阳照射和防晒了。

  夏季高原地区和接近北回归线的沿海区域,阳光毒辣,追逐诗和远方的时候,可以绕着走,实在是太喜欢这些地区的话,请务必做足防晒功课,毕竟晒黑事小,晒伤事大。俗话说得好:“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电脑手机在手,烈日在外,我就这样一趴。”这样的避暑方式好像也很不错呢。

  2。 中策:遮挡,我的防晒装备时尚时尚最时尚

  如果必须进行室外活动,那么可以选择中级遮挡防晒:太阳镜、遮阳伞、宽边的遮阳帽、时尚的长衫长裙,实现全副武装遮挡。一般而言,衣服越厚遮挡效果越好,衣服颜色越深,对光的吸收越厉害。光照到白衣服上,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会透射,所以,穿着白衣服,感觉会比较凉爽,但是紫外线可能会透射到皮肤上。而穿着黑衣服时,光线基本上都被吸收掉了,虽然阻隔紫外线效果好点,但代价是会觉得比较热。这只能说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

  深色厚重的衣服虽然遮挡效果好,但是这必然牺牲了衣服的舒适性和美观性,近年来轻薄的防晒服成为很多女孩子的最爱,防晒服原理是在布料中加入防晒助剂的防紫外线布料,也有一些防晒布料是利用陶瓷微粉与纤维结合,增加衣服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损害人体皮肤。

  2011年1月1日,我国推出了最新的评定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其中规定:只有当产品的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紫外线防护系数值)大于30,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UPF值为30,表明有1/3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UPF值最高的标识是50+,表明只有少于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这绝对是加强型防紫外线产品了。因此在选择防晒服的时候,要注意标签上的UPF数值和参考的国家标准。一般而言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所以防晒服尽量选择深色和颜色鲜艳的颜色。

  在夏天,女孩子的必备物品之一就是一把漂亮的太阳伞。好的太阳伞不光可以保护自己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还可以作为装饰品完成夏日的时尚搭配。一把遮阳伞价格的高低,并不单纯是由抗紫外线效果的好坏来决定的。有些遮阳伞价格高,与伞的面料、手柄、配件、伞架材质、制作工艺、包装以及其品牌效应都很有关系,抗紫外线效果并不是定价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仔细看遮阳的UPF数值,目前UPF50+的产品非常多,提供99%以上的遮挡效果。不过很多女士为了便捷选择小巧的遮阳伞,这样的伞无法对全身提供有效的遮挡,建议来一把漂亮的大伞。

  3。 下策:抹防晒霜,不只是化妆才需要哦

  不同国家的人对防晒的态度也千差万别,这是因为东亚人黄色人种的和欧美的白色人种对紫外线辐射的敏感程度略有差别。白色人种对紫外线辐射的UVB波段更为敏感,而黄种人对UVA更为敏感,黑色人种对两种都不敏感。欧美人喜欢日光浴,喜欢晒成小麦色,然而悲催的是,肤色还没有被UVA晒黑,皮肤已经被UVB晒红晒伤了。与欧美人羡慕我们健康的小麦色相反,东亚的美女们喜欢白色肌肤,所谓“一白遮百丑”,此外黄色人种对UVA更为敏感,所以晒了太阳之后,更容易皮肤变黑变老。因此在日光下的这两个人种都觉得自己很受伤。

  基于需求,市场针对防晒开发出来各种各样的防晒产品,有些是基于物理的,有些是基于化学的,大多数是两者共同。基于物理的防晒产品主要是防晒产品里包含了一些不溶解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反射紫外线,而基于化学的防晒产品则通过涂抹的乳液涂层吸收一部分紫外线。欧美人为了晒黑,则会选择把UVB吸收掉,而把引起皮肤晒黑的UVA保留。亚洲女性选择防晒产品则需要全波段都反射或者吸收掉。

  这两种在防晒产品一般可以通过说明书看得出来,如果写着“ multi spectrum”、“ broad spectrum”或者“UVA/UVB protection ”,基本上都是提供UVA和UVB全覆盖,如果写着“UVB-Screening”,那很大可能是吸收掉UVB,让UVA可以把人晒黑,这是“日光浴党”的最爱。

  在防晒产品上,一般会印有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SPF),其含义是与不涂抹防晒产品相比,UVB需要多长时间可以使得皮肤晒红晒伤,涂抹一个SPF值为15的产品,与不涂抹任何防晒相比,需要15倍的时间才可以使得皮肤晒红晒伤。SPF数值15的产品能够滤掉93%的UVB,数值达到30的产品可以滤掉95%的UVB,如果SPF数值达到50,则98%的UVB被滤除了,各种皮肤癌研究机构推荐起码SPF数值达到15以上,才能提供基本的保护。

  对于东亚人更关注的导致人晒黑的UVA,日本科学家最早研发出了专门针对UVA的防晒产品,并发明了相关的防晒指数PA( Protection Grade of UVA),防晒效果的高低以“+”来表示,引入最小持续性黑化量(Minimal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  dose,MPPD) 的概念。与不涂抹任何防晒产品相比,PA+表示需要2-4倍的时间才可以达到最小持续性黑化量,而PA++则需要4~8倍的时间,PA+++表示需要8倍以上的时间,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PA++++的产品。

  所以选择防晒产品,得看好上面注明的是SPF还是PA。如果只有SPF,那很有可能即使涂抹了SPF50的产品,还依然会被UVA晒黑晒伤。对东亚人来说,一定要认准SPF和PA+++的双重认证才好。

  敲黑板划重点——防晒妙招总结

  综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皮肤癌基金会的各种防晒建议,我们总结了以下10条防晒小tips,帮您美美过夏季:

  1)中午时分不要在太阳下暴露太久,尤其是中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

  2)户外穿戴长袖衬衣、戴遮阳帽和防紫外线的太阳镜;

  3)避免照紫外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8岁以下不要使用紫外线日光浴床,切记不要让小朋友照射到紫外灯,有些学校在用紫外灯给教室做消毒之后,因疏忽忘记关闭,照射学生,引起过不少悲剧事件;

  4)使用宽波谱段保护(防UVA和UVB)的防晒产品,日常活动选用SPF指数至少为15的防晒品(小孩子至少需要SPF30以上),如果是户外活动比较多,则选择防水的宽波谱段保护的防晒产品,SPF指数在30或者以上;

  5)多涂抹一些防晒霜,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只涂抹了需要量的约一半,有些甚至是涂抹了四分之一,涂抹全身起码需要两汤勺的防晒霜。

  6)涂抹防晒产品时,不要漏掉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肤,两鬓、耳朵和脖子后面是最容易漏掉的部分。

  7)在户外活动前半个小时,给全身涂抹防晒产品,每隔两个小时再涂抹一次;

  8)在游泳或者大汗淋漓之后,擦干皮肤后需要补抹防晒产品;

  9)儿童对紫外线辐射特别脆弱,新生儿不要直晒太阳,12个月以下的婴儿户外活动期间应一直呆在阴凉处;

  10)每个月从头到脚检查下皮肤,看有没有晒伤或者异常,每年到专业皮肤检查机构做彻底检查。

  攻略附录——防晒的误区:

  1)只有在十分炎热的高温下,紫外线才会非常强烈。

  真实情况:紫外线不会觉得热。譬如人们在爬山时,愈往上,紫外线也就愈强,山风吹得很凉快,但紫外线已很强。每往上1000米,紫外线就增强10%。在大海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海风让你感觉凉爽,然而此时的紫外线已达到极强的程度。

  2)阴天时云层很厚,紫外线就不会伤害到皮肤了。

  真实情况:一般的云层对紫外线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隔离作用,90%的紫外线都能穿透云层,惟有昏暗而又厚重的雨云层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线。

  3)防晒产品的防晒系数越高,就越对皮肤有利。

  真实情况:防晒系数越高的产品,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是平常上班的话,选SPF15、PA+的产品就可。如果在户外运动的话,宜选SPF25~SPF35、PA++的产品。如果是到海边游泳时,则选SPF35~SPF50、PA+++即可。

  4)防晒品涂上后即可会产生防晒保护效果。

  真实情况:由于防晒中的有效成分必须渗透至角质表层后,才能发挥长时间的保护效果,因此比须提在出门前30分钟就先擦拭完毕,出门前再补充一次,在使用的剂量上,每次至少须有1~2毫升的量,方可达到最佳防晒功效。

  5)只要出门前涂了防晒霜,肌肤就可以一整天安全无忧

  真实情况:防晒产品在暴晒部位涂抹数小时后,由于汗水的稀释等原因,其防晒效果会渐渐减弱,所以应及时洗去并重新涂抹,以确保防晒效果的延续。

  6)我的皮肤已经被晒黑了,再涂防晒霜也无济于事。

  真实情况:皮肤晒后呈棕黄色,表明皮肤进入自我保护状态。皮肤的增厚和黑色素的产生是皮肤自我保护的表现。但黑色素只能部分吸收紫外线B,起隔离作用,使肌肤不受损伤,却无吸收紫外线A的功能。所以,到户外,太阳与皮肤间的隔离屏障是必不可少的。

  7)我已经使用了同时有防晒值的乳液和粉底,那么防晒效果就应该是两者相加之合。

  真实情况:你真正得到的防晒效果只归功于防晒值较高的产品,因此无需同时使用两种防晒产品。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