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海底发现外太空尘埃 或为超新星残余

2015年01月22日07:48   新浪科技 微博    收藏本文     
蟹状星云,由大约1000年前的一场超新星爆炸形成。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来自外太空的尘埃,对这种尘埃进行研究有助于确定太空中的大规模爆炸所能产生的重元素数量  蟹状星云,由大约1000年前的一场超新星爆炸形成。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来自外太空的尘埃,对这种尘埃进行研究有助于确定太空中的大规模爆炸所能产生的重元素数量
研究小组对在地壳收集的10厘米厚的样本进行了分析,时间跨度达到2500万年,同时对从太平洋海底一个非常稳定的区域采集的深海沉积物样本进行了分析  研究小组对在地壳收集的10厘米厚的样本进行了分析,时间跨度达到2500万年,同时对从太平洋海底一个非常稳定的区域采集的深海沉积物样本进行了分析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海底发现来自外太空的尘埃。据信,这些尘埃来自于超新星。科学家表示对这些尘埃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太空中的大规模爆炸所能生的重元素数量。

  首席研究员、澳大利亚物理学与工程学研究学院的安东-瓦尔纳博士表示:“少量外太空爆炸产生的碎片穿过银河系,最后降落到地球。我们对过去2500万年时间里坠落地球海洋的星系尘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尘埃中的钚和铀等重元素数量比我们预计的少很多。”

  这一发现与当前的超新星理论相矛盾。超新星爆炸能够产生一些对生命至关重要的物质,例如铁、钾和碘。这些物质遍布在太空。此外,超新星爆炸还能产生铅、银和金以及铀和钚等更重的放射性元素。瓦尔纳博士的研究小组对钚-244进行了研究。这种同位素是大自然的一个放射性时钟,半衰期为8100万年。他说:“地球在40多亿年前由星系际气体和尘埃形成。任何在地球形成之时就已存在的钚-244都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衰变。我们在地球上发现的任何钚-244都一定在最近发生的爆炸性事件中形成,也就是几亿年前。”

  研究小组对在地壳收集的10厘米厚的样本进行了分析,时间跨度达到2500万年,同时对从太平洋海底一个非常稳定的区域采集的深海沉积物样本进行了分析。瓦尔纳说:“我们发现的钚-244数量只有预计中的百分之一。也许,这些最重的元素并不在标准的超新星爆炸中形成,可能需要更为罕见并且更为剧烈的爆炸才能形成,例如两个中子星合并。”他指出钚、铀和钍等重元素仍存在于地球上,说明这种爆炸一定发生在地球形成前后。“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例如铀和钍——提供了驱动大陆移动所需的大部分热量,其他行星的内部可能并不拥有相同的热力发动机。”(孝文)

文章关键词: 超新星尘埃地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