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科学奖是否应取消学科限制

诺贝尔科学奖是否应取消学科限制
2018年12月14日 09:54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中国科学报

  1984年,以色列科学家丹·舍特曼发现了准晶体,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在物理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27年后,丹·舍特曼获得诺贝尔奖并不让人意外。但让人意外的是,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东北大学的Szell等人分析后发现,丹·舍特曼那篇论文被引3000多次,52%的引用来自物理学,27%来自工程领域,只有10%来自化学。

  近年来,类似让人意外的故事似乎频繁在诺贝尔奖颁奖过程中发生。近代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和重要问题的解决,常常依赖于多个学科的知识交流和相互渗透。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的生长点和科学前沿,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无论是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国际学术圈的研究成果引用其他学科论文的比例越来越大。

  哈佛大学认为,传统的院系制对学科交叉是一大障碍,院系文化会催生出强烈的专业认同,而这可能会造成对其他领域的偏见。因此,如何打破原有院系的束缚,让来自不同院系的科学家围坐于同一圆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哈佛大学一直努力解决,并开展了改革试验——奥尔斯顿计划。

  在奥尔斯顿,院系之间的壁垒不再分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同一屋檐下进行学术探讨,开展学术研究。关于跨学科的种种设想,都将在奥尔斯顿得到试验的机会。

  淡化学科边界以促进学科交叉的尝试,并非只出现在哈佛。在国内,很多高校设置了“某某高等研究院”,鼓励来自不同文化和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展跨学科交流。只不过,在国内以院系学科为界限的领地之争,常常让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仍难以获得广泛认同。

  在淡化学科边界这件事情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Szell等人找到108篇1980年之后发表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的论文(25篇生理医学、43篇化学、40篇物理)来分析它们的跨学科影响,并发现生理学或医学奖和物理学奖论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各自的领域,而在化学奖中,有13篇论文几乎没有对化学领域产生影响。

  他们又选了10000篇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发现绝大多数论文囿于自己的学科边界,并没有产生跨学科的影响,只有来自人工智能、网络科学、地质学、信号处理、量子粒等领域的论文,同时对物理、化学和生理医学产生了跨学科影响。

  这个结果有些让人失望。

  在单一学科已经很难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情况下,如果科学研究还囿于学科边界,对科学发展是不利的。于是,Szell等人提出:诺贝尔科学奖或许应该按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奖励,而不是按学科奖励。

  诺贝尔奖的规则不是没有与时俱进过,当初一个奖项只奖励一个人,如今可以最多3人分享;当初每个奖项只颁给一年前的重要发现,如今都颁给了几十年前的重要发现。

  1895年设定的按学科颁发诺贝尔奖的规定是否应该修改?的确,在诺贝尔奖设立之时,按学科奖励是有道理的,毕竟那个时候学科的独立性强,但毕竟过去100多年,如今科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在学科交叉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