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公司成立太空旅游:20万美元或可实现“太空梦”

2016年10月20日 11:38 新浪科技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章来源:新快网

  中国开启火箭“商业化时代”,将在发射服务、太空旅游 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据新华社电 19日,在火箭专家、航天人的共同见证下,正式组建成立的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新长征”,这意味着中国火箭的商业化时代来临。

  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韩庆平介绍,新成立的中国长征火箭公司,已经具备提供卫星发射、在轨交付与使用、卫星商业运营一体化服务的能力,未来还将适时推出“太空星网、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等多种类型的发射服务计划,这些都将成为催生太空经济的新增长点。

  据介绍,公司成立后,将重点推出全新商业火箭系列产品,通过星箭接口标准化、火箭提前备产、批次生产等技术手段,大幅压缩发射成本及履约周期。相较于以往,平均发射服务成本降低超30%、最短履约周期压缩近八成。

  “中国航天人在商业航天历史上打造了‘长征’这一国际知名运载火箭品牌,打破了航天强国的商业发射绝对垄断地位。”在北京钱学森航天科学院召开的战略发布会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说。

  长征11号运载火箭项目总指挥杨毅强指出,无论怎样商业化,“安全”始终是中国航天人最重视的品质;可靠性、性能、成本之间要寻求平衡点,这是商业航天的重要任务,但“可靠”始终是第一位的。长征11号运载火箭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商业航天发射的主力军。

  李洪介绍,长征火箭迎来新起点,意味着中国火箭的商业化时代正式来临,商业航天必将引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系列变化。

  解读

  “太空旅游”不是梦 20万美元或可成行

  据新华社电 “三车计划”创新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新模式;服务全球商业航天,挑战万亿蓝海;“航天+”打造太空经济复合体……。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未来几何?普通人搭乘来自中国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梦想还远吗?

  “三车计划”:

  商业火箭发射服务的最新“中国版”

  “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未来的商业火箭发射也能像“网约车”一样进入“拼”时代吗?新成立的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为人们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郝照平指出:长征火箭公司依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航天发射领域的突出优势,嫁接多元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的“三车”(专车、顺风车、快车)计划,将在发射服务、空间资源利用、太空旅游方面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商业航天生态圈,与业内同仁共同推动商业航天市场向前发展。

  “太空班车”的发射服务模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带多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太空专车”将根据客户指定的时间和轨道,提供专属的发射服务;“太空顺风车”会根据发射主任务的剩余运载能力,提供指定时间与轨道的发射服务。“三车计划”的业务组合模式,将成为业内首个全维度发射服务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航天产业蕴含巨大商业价值。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韩庆平介绍,未来5至10年内,中国商业航天还将完成亚轨道重复使用飞行器的研制、积极开展亚轨道旅游业务,同时推动商业航天发射场和体验园的建设。

  中国长征火箭公司将针对个人用户推出太空旅游服务,相关服务套餐的价格预计在20万美元左右。

  “航天+”:

  打造商业航天的共享经济

  在新的消费需求面前,航天技术向大众化、商业化、生活化发展。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公司总裁韩庆平介绍了未来新公司的商业化发展思路。他表示,中国火箭的商业化发展之路,将以“航天+”体系为核心策略提供产品及服务。

  韩庆平坦言:“未来绝不能用搞国家重点工程的思路去搞商业航天。”

  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商业航天的共享经济,未来的“航天+”体系更具有竞争力,不仅是听上去很美好,更是行动的实力派。在技术、产品、资本、基础设施以及市场层面,合作伙伴将共同分享“航天+”大众消费的红利。

  未来中国商业航天发射主力火箭——长征11号项目总指挥杨毅强认为,相比美国商业航天企业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射和火箭制造、生产具备30多年的发射经验,无论是火箭的可靠性还是稳定性,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军民融合:朝着“国际范儿”进发

  当中国航天步入“商用时代”,包括商业火箭发射、微小卫星、商业遥感等都将成为航天技术商用的热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二研究院院长薛惠锋告诉记者,随着军民融合的推进,中国高端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将加快推向国际市场。

  目前,各国商业航天事业发展十分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正在研究的商业火箭型号就超过20款,国内有近10家新成立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郝照平表示,长征火箭公司未来将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以自身技术、产品和服务为载体,积极参与全球航天产业合作与竞争,融入国际航天产业链,掌握世界航天领域话语权,让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更加具有“国际范儿”。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