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队抵京圆满完成考察任务

   11月5日下午17:20分,《中国国家地理》考察队四辆陆虎越野车编队整齐驶入中科院地理所的大门。至此2007年“穿越四大无人区”科考活动圆满结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连续穿越四大无人区而进行的科学考察。[详细][考察路线][考察图集]

考察队穿越四大区人到达哈密

   经过从拉萨到哈密的20个日日夜夜,《中国国家地理》考察队终于完成了连续穿越四大无人区壮举,考察队预计于5日下午抵达北京。[详细]

考察队成员
专家:李炳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貌与自然环境研究。[详细]

领队:张书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俱乐部主任,资深户外探险专家,拥有20年中国西部考察的经验。[详细]

图文报道 更多图片>>
社长李栓科与考察队员合影
社长李栓科与考察队员合影
考察队员在队旗上签字留念
考察队员在队旗上签字留念
考察队员发表感言
考察队员发表感言
李栓科授予考察队员荣誉证书
李栓科授予考察队员荣誉证书
李栓科社长致欢迎词
李栓科社长致欢迎词
主持人介绍与会考察队员
主持人介绍与会考察队员
考察队员到达欢迎仪式会场就座
考察队员到达欢迎仪式会场就座
欢迎会会场一角
欢迎会会场一角
队员准备进入欢迎仪式会场
队员准备进入欢迎仪式会场
李炳元与队员汇合攀谈
李炳元与队员汇合攀谈
领队张书清接受记者采访
领队张书清接受记者采访
考察队员与亲人拥抱
考察队员与亲人拥抱
考察车队胜利抵达
考察车队胜利抵达
李栓科社长接受采访
李栓科社长接受采访
车队将至大家翘首以盼
车队将至大家翘首以盼
考察队抵达哈密市
考察队抵达哈密市
赶着马车的行路人
赶着马车的行路人
田地里人们忙碌劳作着
田地里人们忙碌劳作着
枝头果实累累
枝头果实累累
哈密拥有储量可观的铜铁资源
哈密拥有储量可观的铜铁资源

·我国四大无人区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
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藏语称为"羌塘",意为北方广阔的草原,总面积2980万公顷,为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详细]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目前建立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 [详细]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面积450万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高原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详细]

·罗布泊
罗布泊位于新疆巴音郭勒自治州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 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详细]

活动主办方



《中国国家地理》前身为《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1月;1961年1月改名为《地理》,1966年又恢复原刊名;1972年10月,在停刊6年后复刊;2000年10月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

活动回顾>>>

2006年6月青藏铁路

2006年2月青海专辑

2004年11月河流专辑
2004年7月阿尔金

2004年6月8日金星凌日
其他合作:
2004年2月青藏高原如何搏弈铁路延伸
2005年1月南水北调专题调查
2004年7月大香格里拉科考

1动态播报>>
  • 中国国家地理考察队抵京圆满完成考察任务 (11月6日 15:10)
  • 中国科考队成功穿越可可西里南北新通道 (11月6日 10:04)
  • 11月2日:期待凯旋,考察队将于11月5日抵京 (11月5日 11:22)
  • 中国国家地理四大无人区科考队从拉萨出发 (10月15日 14:54)
  •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队将穿越我国四大无人区 (10月5日 02:25)
  • 2实时报道>>
  • 图文:社长李栓科与考察队队员们亲切合影 (11月6日 15:58)
  • 图文:考察队员在队旗上签字留念 (11月6日 15:47)
  • 图文:考察队队员分别发表感言 (11月6日 15:45)
  • 图文:社长李栓科分别授予考察队员荣誉证书 (11月6日 15:42)
  • 图文:《中国国家地理》李栓科社长致欢迎词 (11月6日 15:35)
  • 图文:主持人分别介绍与会考察队员 (11月6日 15:33)
  • 图文:考察队员到达欢迎仪式会场前排就座 (11月6日 15:32)
  • 图文:欢迎会会场一角 (11月6日 15:28)
  • 图文:考察队员准备进入欢迎仪式会场 (11月6日 15:27)
  • 图文:首席科学家李炳元与队员汇合攀谈 (11月6日 15:26)
  • 图文:领队张书清接受北京电视台记者采访 (11月6日 15:25)
  • 图文:考察队员与等待已久的亲人拥抱 (11月6日 15:23)
  • 图文:考察车队胜利抵达 (11月6日 15:21)
  • 图文:《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李栓科接受采访 (11月6日 15:20)
  • 图文:考察车队将至大家翘首以盼 (11月6日 15:18)
  • 图文:考察队抵达哈密市 (11月5日 20:01)
  • 图文:赶着马车的行路人 (11月5日 20:00)
  • 图文:田地里人们忙碌劳作着 (11月5日 19:59)
  • 图文:枝头果实累累 (11月5日 19:58)
  • 图文:哈密拥有储量可观的铜铁资源 (11月5日 19:57)
  • 更多内容>>
    3队员手记>>
  • 11月2日日志:考察队成功穿越四大区人到达哈密 (11月5日 11:15)
  • 11月1日领队日志:考察队胜利抵达罗布泊镇 (11月2日 16:25)
  • 10月31日日志:前往罗布泊最著名古城—楼兰 (11月2日 16:10)
  • 10月30日领队日志:体验施工中的新315国道 (11月2日 16:07)
  • 10月29日领队日志:重返文明世界的幸福 (11月2日 16:05)
  • 10月28日领队日志:从拉萨出来洗的第一个澡 (11月2日 15:43)
  • 10月27日领队日志:进入新疆,进入阿尔金山 (10月29日 15:41)
  • 26日领队日志:我们打通了可可西里南北通道 (10月29日 15:13)
  • 10月25日日志:过乌兰乌拉湖路遇棕熊 (10月29日 14:44)
  • 10月24日日志:我们即将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 (10月25日 14:04)
  • 10月23日领队日志:探访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 (10月25日 13:22)
  • 22日领队日志:露宿“各拉丹东”脚下挑战寒冷 (10月23日 17:53)
  • 21日领队日志:离开双湖以来第一次住到房子 (10月23日 17:51)
  • 10月20日领队日志:四天来第一次见到牧民 (10月22日 10:45)
  • 10月19日领队日志: 亲手触摸普若岗日冰川 (10月19日 17:10)
  • 10月18日领队日记:羌塘腹地享用炸酱面 (10月19日 14:09)
  • 10月17日领队日志:进入羌塘,迎来第一晚露营 (10月18日 10:33)
  • 10月16日领队日记:向双湖进发 (10月17日 10:39)
  • 10月15日领队日记:暂别了,大树(组图) (10月16日 10:31)
  • 10月14日领队日记:美丽的纳木错 (10月16日 10:19)
  • 更多内容>>
    4背景资料>>
  • 《中国国家地理》四大无人区考察路线 (10月16日 19:42)
  • 《中国国家地理》四大无人区考察计划与日程 (10月15日 15:01)
  • 《中国国家地理》四大无人区考察队成员概况 (10月15日 15:00)
  • 《中国国家地理》四大无人区考察队成员概况(2) (10月15日 15:00)
  • 《中国国家地理》四大无人区考察队成员概况(3) (10月15日 15:00)
  • 《中国国家地理》四大无人区考察队成员概况(4) (10月15日 15:00)
  • 《中国国家地理》四大无人区科考目的 (10月15日 14:58)
  • 无人区科考队配备乌尼莫克全地形越野卡车 (10月15日 14:56)
  • 四大无人区之罗布泊 (10月5日 02:56)
  • 四大无人区之阿尔金自然保护区 (10月5日 02:55)
  • 四大无人区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10月5日 02:52)
  • 四大无人区之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 (10月5日 02:50)
  • 我国四大无人区概况 (10月5日 02:46)
  •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队领队张书清简介 (10月5日 02:30)
  •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队专家李炳元简介 (10月5日 02:28)
  • 专题内搜索

    关键词

    查看全部专题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