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就 “编辑”胚胎基因

2016年01月11日 07:02 南方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5年,1980年出生的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就两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第一次是在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上发表了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成果,第二次是成功入选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公布的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

  2015年4月,国内科学界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第一篇CRISPR修改人类胚胎基因报告的发表,激起了全球科学界的激烈讨论。

  原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军就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发表了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成果,该技术试图修改人类胚胎中一个可能因突变导致β-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

  CRISPR-Cas9是一项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这种能够通过操作,精确改变特殊位点DNA的技术,过去几年中在全球各实验室广泛应用。黄军就团队选择编辑胚胎基因是因为“它可以证明和癌症或是糖尿病相关联的基因,同时还能够应用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功能”。在这项研究中,他编辑了与β地中海贫血造成的血液紊乱相关的基因。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全世界第一篇关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研究成果。黄军就此前接受《自然》采访时说,这项实验能帮助探讨一些重大疾病在基因层面的成因,并有助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即便如此,这一项研究,依然引起了伦理争议。

  黄军就的研究话题讨论,好不容易平静下来。2015年12月17日,世界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公布了2015年度十大人物,黄军就再次入选。

  那么,带有研究争议的黄军就为何上榜呢?事实上,黄军就上榜的原因是其研究团队发表了全球第一篇有关利用CRISPR技术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报告,并在全球引发巨大的伦理争议。也就是说,就算世界顶尖科学杂志《自然》的团队,也对黄军就的研究持着鼓励和谨慎的态度。

  记者注意到,不久前,在华盛顿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落幕,专门讨论了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禁区。会上通过了一个声明:强化基因编辑技术的基础和临床前期研究“显然是必要的”,应在适当的法律和道德监管监督下继续开展。但是在研究没有成熟前,应用于人类生殖是不负责的。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标签: 基因胚胎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原创策划

周末要闻回顾

网信办称应对快播依法查处

网信办称应对快播依法查处

网信办发言人称,所有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服务的网站,都应对其传播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 [详细]

专题报道

CES2016:科技巨头分庭抗礼

CES2016:科技巨头分庭抗礼

今年CES期间,大公司一改以往单打独斗的架势,敞开心胸,取长补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