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动物世界的性角色:蓝鳃太阳鱼会三角恋(图)

2016年07月10日 09:12 新浪科技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准备交配的日本猕猴。准备交配的日本猕猴。
交配中的倭黑猩猩。交配中的倭黑猩猩。
交配中的倭黑猩猩。交配中的倭黑猩猩。
正在交配中的两只果蝇。正在交配中的两只果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长期以来一些生物学家一直认为,在选择性伴侣时,男性随便而女性挑剔,在对待性事方面,男性偏风流而女性较纯洁。很多时候,当男性在外面风流潇洒时,女性则安分地守在家中照料孩子。这种性别差异观已在人们脑海中形成思维定势,并将其推广到整个动物世界,即雄性往往是性支配方,具有主动性和随意性,而雌性恰恰相反,它们是被动的、忠于配偶的。在许多人眼中,这就是整个世界的天然规则。然而,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偏见,并不适用于整个动物世界,动物世界的性行为具有惊人的多样性。

  这样一种性别差异观是否带有我们人类的文化偏见呢?是否把人类的角色定位和文化现象强加于其它动物身上?夏威夷海洋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学家琼-拉夫加登等人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证实性偏见”。许多生物学家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事物,并将这种结果用来证明流行的文化标准。因此,拉夫加登和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科学家唐-马丁内斯认为,生物学家往往没有意识到动物世界的性行为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动物世界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打破生物学家们认定的规则,从兼具两性的袋鼠到具有四种不同性别的鱼等。因此,人们必须要重新思考性行为的多样性。现在,甚至人类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界线也已趋向模糊,性行为不再是单纯地发生于男女之间。

雄孔雀尾羽的主要作用是性展示。雄孔雀尾羽的主要作用是性展示。

  达尔文与孔雀的故事让我们对性行为的多样性有了初步认识。雄孔雀那造型夸张、“矫揉造作”的尾羽曾经令达尔文尤其困惑。雄孔雀的这一特征究竟是如何与“适者生存”这一自然规律相匹配的呢?1860年,达尔文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只要一看到雄孔雀的尾羽,我就反胃。”达尔文的解决方案是“性选择”,这种方案直接来自于繁殖竞争。当众多雄性追求一位雌性时,它们必须要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方面,要么直接决斗,要么通过华丽的展示来证明自己是最健康的、最适合担当父亲的角色。这样的竞争结果就是导致雄性在某些方面的过度进化,比如雄孔雀就是向雌孔雀展示自己的健康状态。达尔文将这种模式应用于整个动物世界,即雄性是激情的,雌性是腼腆的。

  后来,进化生物学家安格斯-约翰-贝特曼认为,这也可以通过基础经济学理论来解释。贝特曼认为,卵子体型较大,而且其中充满了营养物质,因此较难生产。相反,精子很小,可以成百万计生成。这就意味着,交配游戏的赌注,雌性要付出多得多,因此它必须要谨慎地选择下注。然而,雄性的精子很廉价,因此它可以随意地选择下注。接下来,如果雌性开始孕育并抚养孩子,它的投资要更大,因此它必须要确认自己所选择的交配对象能够给孩子最佳基因和最好的生存机会。马丁内斯解释说,“因此,在性方面,雄性进化得更随意,而雌性进化得更挑剔,即它们只选择最优秀的雄性来交配。”上述理论的最初证据来自贝特曼于1948年在果蝇身上实施的实验。他通过实验发现,雄性如果与许多不同的雌性交配,它们的基因可以更好地遗传下去。相反,雌性在经过最初的交配后,并不会生产更多的后代。这种行为特征在许多不同物种身上都可以发现,比如蜻蜓、松鸡、狒狒、象海豹等。

雄性极北蝰。雄性极北蝰。

  不过,自然界中还是有许多例外。某种尖嘴鱼雌性会主动地向雄性求偶,然后将鱼卵紧附于所选择的交配对象身上。交配后,雌性尖嘴鱼又会很快游走并另寻新欢,而雄性则负责抚养孩子。在这一特例中,雄性在后代身上投入得比雌性多。但是,这种性角色逆转现象通常被认为是极其罕见的,是一种特例。和孔雀一样,雌性尖嘴鱼已进化出色彩明亮的外观,这其实也是一种性选择。这些雌性也比雄性大得多。

  在大多数物种中,雄性一般被认为是场上运行员的角色,而雌性则是场外耐心等待的角色。但是,现在这种观点面临许多生物学家的挑战。他们认为,这一观点其实受到流行文化偏见的影响。当人们在用性选择理论来解释人类行为时,这一争论显得尤其激烈。比如,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男性天生比女性更有趣,其幽默的表现其实就相当于孔雀的亮丽尾羽展示。也许生物学家还没有真正理解雄性与雌性之间结合的复杂方式。

  2016年4月份,马丁内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列举了许多关于雌性未按性选择理论行为的案例。比如,鸟类中雌性一般被认为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即忠诚地坚守自己所选择的伴侣。事实上,这并非事实。许多鸟类中雌性在有稳定的伴侣的情况下,仍然会与其它雄性“打情骂俏”。比如,在细尾鹩莺中,只有5%的雌性只有一个伴侣。马丁内斯还介绍说,雌狮更易滥交,每天可以与不同的雄狮交配100次。这种看似纵欲无度的滥交性行为在许多灵长类动物中也非常常见,不仅仅只有以性活跃著称的倭黑猩猩,还包括长尾叶猴、狐猴、僧帽猴等。还有不计其数的甲虫、蟋蟀、火蜥蜴、蛇类、壁虎和家鼠等,都有类似现象。这些案例都表明,雌性并不是只会在静静地等待自己的“白马王子”的到来。

  2016年2月,德国蒂宾根大学生物学家尼尔斯-安塞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性选择理论对于大多数物种是正确的,但还有许多例外。”安塞斯对比了60多种不同物种的行为。不过,马丁内斯指出,性别之间的整体差异很小。此外,生物学家们所研究的物种数量也相对较少。马丁内斯的研究也没有考虑到随着环境的变化性差异也会有所不同这一因素。她认为,“用简单的解释来说明所有的物种,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

  琼-拉夫加登非常认同马丁内斯的说法。在2004年出版的《进化的彩虹》一书中,拉夫加登列举了自然界中性表达的不同方式。她发现,雄性与雌性的定义差别已经无法用非白即黑理论来区分。拉夫加登“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你也许会认为自然界中总会有一些双性恋,甚至有许多。但是,当我深入地研究后,被自然界的性多样化所震惊。”

一头美洲黑熊。一头美洲黑熊。

  科学家通常认为,性别是由某些特定染色体决定的,比如男性拥有XY染色体。但是,与性别有关的基因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结果造成了许多物种的许多个体都表现出双性特征。雌雄同体现象有许多案例。但是,拉夫加登发现,在哺乳动物中也很常见,如红袋鼠、塔马尔沙袋鼠、瓦努阿图猪、美洲黑熊和棕熊等。198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10%到20%的母熊,在其阴道内有一个阴茎状结构。

  还有一些极端的案例,一些动物根本无法简单地按“雄性”或“雌性”进行性别分类。比如,在《进化的彩虹》一书中,拉夫加登介绍了许多奇特的物种,这些物种被认为拥有三种、四种甚至五种不同的性别,即某些动物看起来属于相同的生物学性别,但是它们拥有完全不同的性行为。

蓝鳃太阳鱼。蓝鳃太阳鱼。

  比如,蓝鳃太阳鱼有三种雄性性别,每一种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最大、最具进攻性的雄性会展现闪闪发亮的胸部,并积极主动地求偶,让对方在自己的领地内产卵。相反,最小的雄性在颜色上较为暗淡,而且也没有自己的领地,但它们会偷偷潜入那些占据优势地位的雄性领地并为一些鱼卵授精。那些中等大小的雄性性行为更为奇特。它们会在水中通过舞蹈的方式主动向一些体型较大的雄性请求,如果大个子雄性接受了它们的请求,它们就会结伴与一条雌性交配,形成“三角恋”,共同向雌性授精。为什么大个子雄性会同意与中等体型雄性结伴交配,一种可能性就是中等体型雄性的出现可以打消雌性的顾虑,让“她”认为大个子并不是一个只会进攻的“坏蛋”。因此,拉夫加登将这种中等体型的雄性称为“婚姻中介”。

白喉带鹀。白喉带鹀。

  在其它一些物种中,也有许多不同的性别特征。比如,白喉带鹀表现出两种雄性特征和两种雌性特征。此外,还有蜂鸟、濑鱼、树蜥等也有类似的性别特征。经过多年的研究,生物学家还发现具有同性行为的物种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动物同性性行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研究兴趣。(彬彬)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一周精选

淘品牌后电商时代面临阵痛

淘品牌后电商时代面临阵痛

这个在中国电商江湖土生土长的商业群体当前只能选择“优化升级”。 [详细]

热门话题

分答值乎背后的知识付费

分答值乎背后的知识付费

现在,付费产生内容,用钱评价和筛选信息的条件,知识付费似乎成大趋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