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设计师杨国伟:高铁上为什么不卖方便面?

高铁设计师杨国伟:高铁上为什么不卖方便面?
2018年03月13日 08:30 新浪综合

  来源:SELF格致论道讲坛

  1909年,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没有任何外国人插手,从设计到建造,一点一滴都是由中国人的汗水浇筑而成的“中国创造”。

  2018年,近110年后,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2.5万公里,3千多辆高速列车跨越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贯穿全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城市。

  不惧东北严寒,踏遍西北黄沙;

  横跨神舟上下,助力世界繁华。

  中国高铁虽已立于世界舞台中央,

  台下的质疑之声却依旧时时回响:

  技术原创?Copy国外?安全质量?缺乏创新?

  中国高铁接受缺陷——但,拒绝诬陷!

  就像当初詹天佑排除列强阻挠一样,

  击溃质疑唯有中国高铁的权威↓

SELF讲者 杨国伟SELF讲者 杨国伟

  他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

  平时淡然自若,冷静沉着,面无表情。

  他又是一个满身“孩子气”的老男孩,

  讲起中国高铁便激情澎湃,如数家珍,手舞足蹈,频频伸出大拇指点赞;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毫无疑问,杨国伟就是中国高铁数一数二的“火车头”。

  质疑1:中国的高铁技术都是从欧洲和日本“借来”的?

  杨国伟:其实我们国家研究高铁还是很早的,从1990年开始论证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高铁,接着就布局了高铁研究的项目,一直到2002年左右,研制了很多高铁,但当时我们的工业基础比较弱,技术力量也比较弱,这些研制的高铁经常“趴窝”,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怎么办?引进的高铁技术?不对,引进的是生产线,别人的技术根本不卖给我们。我们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样一个过程。

  质疑2:中国高铁的车型纯粹模仿国外?

  杨国伟:我们从1990年开始研究高铁。从2009年到2011年这三年,我们国家开展两部联合行动计划。什么叫两部?就是当时的铁道部和科技部。2008年2月26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当时国务委员陈至立代表国家签署两部联合行动计划,当时我也参加了,行动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我们要针对京沪高速铁路,研制自己的车,这是一个大任务。我们后来还针对环境问题研制高寒列车、防沙列车……还在研发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等等。

  质疑3:中国高铁还要为专利费买单?

  杨国伟:我们已经在世界上申请了大量专利,并且经过了世界评审机构的全面评审。至少目前认为从380A到后面复兴号,中国是具有绝对知识产权的。

  质疑4:中国高铁无法应对极端天气?

  杨国伟:西北一年大概有280天平均风速达到6级,我们就研制了防风沙列车;为了应对东北哈大线的极端低温,我们就研制了能忍耐零下40-50摄氏度的高寒列车。中国现在从列车上面已经往谱系化发展,满足了不同环境适应性的需求。

  质疑5:中国高铁缺乏创新能力?

  杨国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比方说,我们从日本引进的车最高时速是250公里,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把它变成一个最高时速380公里的车。我们还在研制双层高速列车,打算将载客量从提高一倍。同时,我们也正在研制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并且打算像高铁一样把它做成一个系列;可能在未来五年,我们就能坐上中国创造的600公里磁浮列车了!”

  压轴题:高铁上为什么不卖方便面?

  杨国伟:为了提高旅客舒适度,在列车上安装了空调装置、冷却系统和换气系统,就需要布置进、排风口位置,让新风进入,旧风和空调冷凝水顺利排出,否则因无风冷却而导致温度过高,使空调等电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理想状态是进风口布置在正压区,排风口布置在负压区。但由于高速列车采用双向运动模式,即头尾车都是驾驶室,无需掉头,只要驾驶员从头车交换到尾车即可。这样进、排风口位置的压力方向会随迎风面和背风面而变,风口位置只能布置在列车表面压力比较稳定的区域,造成高速列车比火车新风交换能力弱。

  加上为了隔离车外噪声的传入,满足噪声规范的要求,高铁车厢气密性好,各种气味不易散发出去,只能通过排风口排除。因此,为了旅客的乘坐舒适,高铁上不售卖方便面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日本新干线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通

  中国的高铁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营

  期间相差了44年

  可现在我国却能每年向国外大量出口国产列车,让世界为我们鼓掌

  中国高铁的速度之快,并不是列车仪表盘上冰冷的数字,

  而是像杨国伟一样热爱高铁,为了国家奉献芳华的一代“高铁人”

  从奋起直追到实现超越,期间的辛酸劳苦他们并没有选择诉说,

  谈起高铁时如孩童般的天真烂漫,无不是他们对高铁全身心的投入与呵护

  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速度”!

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关注科学探索微信公众号及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关注科学探索微信公众号及微博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