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球细菌或已污染火星创造全新生命形式(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5日 09:14  新浪科技微博
大肠杆菌,一种顽强的生命体。它将会是合适的火星殖民者吗?大肠杆菌,一种顽强的生命体。它将会是合适的火星殖民者吗?
英国研制的猎兔犬-2号火星着陆器,其经过特殊设计,专门用于搜寻火星生命体。但是遗憾的是它在降落火星后便失去了联系  英国研制的猎兔犬-2号火星着陆器,其经过特殊设计,专门用于搜寻火星生命体。但是遗憾的是它在降落火星后便失去了联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5日消息,据Discovery News网站报道,为了满足建造者们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正在火星表面奋力前行,搜寻着这颗红色行星在现在或过去可能曾经存在过的宜居环境。然而,这里存在一个小小的可能性,那就是来自地球的微生物对火星环境的污染。这将干扰对火星潜在生命现象的研究进程。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十颗美国,苏联和欧洲的探测器抵达火星。在离开地球之前这些探测器都经过了严格的消毒程序,然而这样的消毒真的就能保证100%的杀死那些顽强的地球偷渡者吗?

  而如果我们想要确认火星是否已经遭受到来自地球的生物学污染,这将打开一个天体生物学上的潘多拉魔盒——我们是否可能会在无意中将生命的种子带到另一颗行星上,最后这些微生物逐渐适应了那里的环境条件,并最终演化成为一种完全崭新的生物物种?

  对于这种生物学污染我们确实有理由对此感到担忧。在2006年,有报道称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芽胞杆菌”在经过紫外光消毒之后仍然附着在探测器上,继续保持着健康和活力。

  但是反过来看,将微生物带上火星也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无心插柳式的科学实验:将有机物或生命体带上一颗原本没有生命的星球,在这里进行达尔文进化论的实际测试,并打开一扇通往地球早期历史的窗子。

  美国莱斯大学天体生物学专家詹尼特·赛菲特(Janet Siefert)写道:“从岩石纪录中我们已经知道复杂生命体是非常顽强的。尽管在历史上多次经历几乎被彻底摧毁的灾难,但是这些复杂生命体却每次都能逃过浩劫并成功地适应新环境。因此我们相信一旦生命在另一颗行星上被播种,它们就可以生存下去。”

  这位专家坚信,根据地球上的化石记录,这些微生物将会排除万难,改变自己的基因特征以便让自己最终快速适应崭新的生存环境。然而即便如此,这些生命体真的能经受住火星表面那种干燥,高辐射率的严酷环境吗?

  2012年的一项实验将微生物至于模拟火星环境条件的舱室之中。这些微生物显然对于这里巨大的温差变化,缺氧以及缺水环境感到难以适应。它们放慢了生长速率,但是最终仍然完全死亡了。

  不过在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们也认为,即便只能有很小一部分微生物在火星上存活下来,它们仍然有可能会采用试错法,就像它们在地球上的早期祖先所做的那样。它们会快速尝试各种基因变异组合,并试图从中找出一种新的适应策略来。

  这种前景太过伟大,它甚至可以被称作“第二次生命起源”,因为这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在一颗新的行星上诞生的过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设想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几乎和地球早期生命的出现同时期,火星上也出现了本土的原始生命,它们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火星上的环境条件。

  因此,一旦出现这种生物污染的情况,就会是这样一幅场景:来自地球的标准地球微生物体“入侵物种”和火星的“本土物种”之间展开激烈的资源争夺战。我们将会在火星上构建一个“影子生物圈”,来自两个完全不同行星的生命体在一起相互共存。用地球生命体污染火星“从道义上或许并非我们想要进行的实验,然而其得到的结果将会是空前绝后的。”(晨风)

分享到: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 新闻日本政府就“购买”钓鱼岛达成协议
  • 体育美网-阿扎伦卡险胜卫冕冠军首进4强
  • 娱乐武汉一女背部全裸露臀购物 网络爆红(图)
  • 财经7月80家钢企再亏20亿 河北钢铁瞒报产量
  • 科技发改委:电商价格战涉嫌欺诈
  • 博客李银河:国人处女情结 柴静:感人跨国恋
  • 读书张学良宋美龄相爱过吗 无胸罩日真空美女
  • 教育大学毕业搬回家生活被骂“混吃等死”
  • 育儿小升初:女儿哭诉爸爸没本事 暑假的困惑
  • 健康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疑云 应对开学综合症
  • 女性蝙蝠侠6代猫女魅惑妆 高圆圆透视秀美腿
  • 尚品绅士淑女下午茶修炼 职场香氛美人计
  • 星座甩人星座排行榜 测试你俩在玩火吗
  • 收藏大量假古董涌入加拿大 丘吉尔想踹毕加索
  • 更多关于 火星 生命 地球 形式 细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