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转基因与粮食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2日 14:49  《科学新闻》杂志

  “食品安全”一直牵动人心,经常有人把“食品安全”和“转基因” 话题联系起来,似乎“转基因”和“毒牛奶”、“地沟油”是同一范畴的话题。事实上,作为一种新技术运用,转基因育种不但不会降低日常饮食的安全性,且对长期的食品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的双重含义

  “食品安全”包含两个彼此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概念:“food safety”和“food security”。前者通常被解释“为避免产生食品引发的疾病,所采取的管理、准备和存储食物的方法”;而后者的解释是“食品的可获取性”。也就是说,“食品安全”包含“吃下去不会让人生病” “持续供应”两方面。对于前者,中文一般称之为“食品安全”;而后者,中文则称之为“粮食安全”。应当说,“粮食安全”的提法并不很准确,因为它的含义不但包括作为主食的粮食,也包括着肉、蛋、奶、果蔬等副食的持续供应问题,为行文方便,本文仍然用“粮食安全”指代“food security”,而用“食品安全”指代“food safety”。

  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有毒有害,之前已有大量文章进行探讨,科学界的共识是:已经通过安全性检验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一样安全。而对于保证粮食安全,转基因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谈论转基因农业,不能不考虑一个背景:世界的饥饿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在近5年来还在增加。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每3年一次的统计,从1969年到2008年,世界的饥饿人口百分比一直在减少,已经从1969~1971年的26%减少到2006~2008年的13%,数量也曾一度从1969年~1971年的8.78亿人减少到1995~1997年的7.92亿人。之后,饥饿人数又不断上升,2006~2008年增长到8.50亿人。

  其实,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人口比例来说,全球饥饿人口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

  除了人口问题,淡水资源问题也是人类粮食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数据,农业目前使用世界上超过70%的淡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的国家如中国,供水会继续减少。而应对这种危机的最重要方法就是培育能够抗旱,减少用水量的作物,可惜这样的抗旱基因在传统作物中很难找到。转基因方法可以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到作物中,从面达到很好的抗旱效果。

  转基因农业:提高效率,增加产量

  为应对未来的危机,世界需要以更高的效率,生产更多的粮食。转基因技术已经对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价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ISAAA《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到2009年在全球产生了大约650亿美元的农业经济效益,其中44%是由于减少生产成本(犁耕更少,杀虫剂喷洒量和劳力减少)的收益,56%是由于2.29亿元可观的产量收益。这2.29亿吨,包括了1996年到2009年期间的8350万吨大豆、1.305亿吨玉米、1050万吨皮棉以及480万吨油菜籽。

  英国咨询公司PG Economics执行主任格拉海姆·布鲁克斯(Graham Brooks)的独立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因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1996年到2009年让农民增加了647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因为产量增加的收入,也包括因为节约成本带来的收入。1996年到2009年,如果没有使用转基因技术,想要达到相同的产量,则需要增加7497万公顷的耕地,超过中国一半的耕地面积。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增产的效果大多仅来自两种转基因性状:抗虫和抗除草剂,并且未涉及主粮大米、小麦和土豆。转基因技术让农业增产的潜力非常大。

  有人质疑,转基因食品现在没出问题,并不能保证未来不会出问题。科学地讲,谁也不能保证转基因作为一种技术,在未来不会出任何问题。但是没有任何技术是有利无害的,比如,DDT曾经造成危害,但不能从整体上否定农药的运用,如果没有农药,就不可能有“绿色革命”,人类饥饿的比例不可能逐年下降。任何技术的运用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现实情况是,饥饿人口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未来人类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也绝不是杞人忧天。而相比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严格的审批制度下的转基因食品带来的食品安全的风险要小很多。

  中国问题:

  粮食供应影响食品安全

  应当指出,侧重于“食用无害”的食品安全和“持续供应”粮食安全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如果食品短缺,人们陷入饥饿的境地,“食品安全”的要求就会大大降低。众所周知,在闹饥荒的时候,粮食吃完了,就会吃猫、狗、老鼠、草根、树皮,甚至根本就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

  中国近年来的大量食品安全事件,除了社会、道德方面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刚刚开始富裕的中国人向往发达国家那样丰富的食品供应,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并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其实一个重大的问题是饲料供应的问题。

  根据中国禽蛋门户网提供的数据,中国是一个蛋白质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国内目前1.5亿吨的饲料,约需3750万吨蛋白质原料,其中70%依赖进口,每年需要进口3500万吨大豆。饲料的短缺和供应不足必然造成肉、蛋、奶等成本的上升,也就造成了劣质奶、假牛肉等欺诈事件难以根除。

  所以,反转人士把“毒牛奶”、“地沟油”和“转基因”相提并论,是非常不科学,不公正的。相反,真正令人遗憾的是,在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下,国家仍然不能下决心发展自己的转基因饲料产业,相反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

  长远对策:

  发展自己的转基因农业

  从长远来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需要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1%的人口。在粮食消费大量增加的同时,土地在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和土地同样严重的问题,还有水资源的紧缺。目前,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

  在反对转基因的声音中,总是听到“转基因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话语。其实,说起粮食安全,首先就应当是粮食自给。美国以实践已经证明了转基因技术能够在保证消费者安全,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作物产量。未来应用高产、抗旱等转基因作物,是一条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对于中国的粮食安全,反转人士经常用“专利权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发展转基因农业要被美国控制为由来反对发展自己的转基因农业。这种说法可谓极其荒谬。如果美国人发明的高科技就不能运用,那么国家机关的电脑都应当换成中国人发明的宣纸和毛笔。转基因农业是大势所趋,拒绝它只能造成自己的落后,正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7月1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一文中所说:“国外大公司不可能因为我国的反对而不做转基因产品,在我国激烈反对转基因的结果,只能是减慢我国新兴的技术开发。在我们本来不领先的情况下,减慢技术发展无异于产业自杀。”

  对于中国来说,为了保证未来的粮食安全,发展转基因农业是必由之路。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