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瑟利夫
莱伊曼·古博韦
塔瓦库勒·卡曼
据新华社电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亚格兰7日在奥斯陆宣布,把2011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利比里亚“和平运动”领导人莱伊曼·古博韦和也门妇女权益活动家塔瓦库勒·卡曼。
对于诺贝尔系列奖中历年争议最大的这一奖项,挪威诺委会在声明中说,这3位女性获奖,是因为她们在妇女安全和女性参加缔造和平工作的“非暴力斗争”中的作为。总计相当于150万美元的奖金将由3人平均分享。
挪威诺委会提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000年10月通过第1325号决议,首次把在武装冲突中针对女性的暴力活动认定为国际安全问题。
约翰逊-瑟利夫
非洲首位民选女总统
现年70岁的约翰逊-瑟利夫是经济学家,曾就读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逊-瑟利夫在2005年11月举行的利比里亚总统选举中获胜,2006年1月宣誓就职,成为非洲历史上首位民选女总统。
2003年以前,利比里亚处于内战状态。如今,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帮助下,这一西非国家的和平依然脆弱。
在一些人看来,约翰逊-瑟利夫属于改革派,倡导和竭力维护和平,同时着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巩固女性地位。
她定于本月再次参选总统,争取连任。
反对派人士指认约翰逊-瑟利夫把政府资金用于竞选和购买选票。
莱伊曼·古博韦和平运动促内战结束
莱伊曼·古博韦现年39岁,她领导的妇女团体“和平运动”在2003年结束了利比里亚内战。
利比里亚内战1989年爆发时,古博韦17岁,高中刚毕业,原本打算继续深造医学。战争,毁了她的就学梦,却触动她弥合种族和宗教差异,让女性联手发挥作用,推动男性放弃暴力和战争。
她的自传名为《强势,是我们的力量:姐妹情谊、祈祷和性如何在战争中改变一个国家》,讲述她推动和平进程的经历。2002年,在她的团体内,成员们“罢工”,拒绝与丈夫性接触,“直到暴力和内战结束”。按照她的说法,姐妹们所为,是要让国家“恢复理智”。次年,继13年间大约25万人付出生命之后,利比里亚内战结束。
塔瓦库勒·卡曼长期努力争平等权利
塔瓦库勒·卡曼,32岁,3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女记者团体的领导人,也门近期抗议活动的领导者之一。
卡曼家住也门南部城市塔伊兹,父亲曾经在现任总统萨利赫政府内出任部长。
在一个保守社会中,她长期为争取女性平等权利而努力。
今年1月,也门政局动荡。卡曼投入反对派阵营,参加示威,今年1月一度遭到拘捕,几个小时后获释。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本年度获奖者名单时说,“我们不可能在世界上实现……持久和平,除非女性能与男性一样,在社会所有层面上获得影响发展的同等机会”。
图/人民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