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袁隆平揭秘亩产900公斤中国“超级种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 23:05  中国新闻网微博
袁隆平揭秘亩产900公斤中国“超级种子”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资料图

  中新社长沙9月19日电题:袁隆平揭秘亩产900公斤中国“超级种子”

  中新社记者 傅煜

  经过一夜忐忑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军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亩产900公斤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当日向媒体揭秘了令世界侧目的中国“超级种子”。

  1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率领的中国农业部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对位于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的107.9亩“Y两优2号”超级稻试验田进行了现场抽签验收。程式华次日公布的验收结果称,这片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大获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赖稻米作为主食的现状下,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一直是各国奋斗的目标。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过水稻高产育种计划,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始终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无人登临的高峰。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平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一次次攻坚克难,领跑世界。人们不禁要问,袁隆平及其团队是如何攻克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难题,实现自我超越的?

  “良种、良法、良田”的“三良”配套正是袁隆平的攻关策略。他举例说,良法包括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今年使用的一个‘特别秘方’超级稻专用肥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提到良种“Y两优2号”时,他形象地说,“这是形态改良和杂交技术相结合的过程。形态改良就如要求一个运动员具备好的体格、体力充沛、形态好等,这样才能高产。”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杂交稻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单产,解决温饱问题。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要求也从吃饱转向吃好。顺应这一变化,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做了相应战略调整。

  “既要保证高产又要优质,却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而保质,这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却做到了。”袁隆平说,曾经有个身价过百亿的港商,在吃了他这里的杂交稻米后,竟要求将米饭打包回去给老伴吃,这就是品质提高的一个生动例证。

  有记者问道,隆回超级稻试验田的高产量是否和当地地理环境有关。对此,袁隆平并不讳言,当地优良的生态、土地和水利条件必不可少,因此“Y两优2号”大面积推广不可能达到和试验田一样的产量,但亩产能实现650至700公斤。“目前中国的杂交稻种植面积达2亿多亩,是日本的10倍。这一突破增强了中国人养活自己的信心,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谈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袁隆平透露,将向亩产一千公斤的目标奋斗,并积极争取国家立项,“这是我的梦想”。对于实现时间,他诙谐言到,这一目标将花十年左右时间,要靠“90”后来实现。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