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蛟龙号总设计师:全身心投入蛟龙闹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18:14  央视《面对面》

  “蛟龙号”创造中国5000米的载人深潜记录,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记者:从3759米下潜成功到现在的5000米, 怎么看待这1000多米的价值?

  徐芑南:就是我们的工作面就可以到那么多,从50%就跑到75%了. 这样会好多我们的矿产资源,就可以取了。

  导语:

  最近,刚刚创造了新的下潜记录的“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倍受人们的关注,那么这次新创造的下潜记录,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在下潜成功的背后,“蛟龙号”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研制和试验的历程呢。今天的《面对面》将要专访“蛟龙号”的总设计师徐芑南。

  人物介绍:

  徐芑南:75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研究员,“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从7月21日到28日,在远离祖国一万公里之遥的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连续三次进行下潜实验,最大深度分别达到了4027.31米、5057米和5188米,这是继蛟龙号在2010年载人下潜3759米的深度后,再度刷新我国载人深潜的深度记录,这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50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记者:还是应该先祝贺您,因为毕竟又创造了一个新的下潜的记录。

  徐岂南:非常感谢,这次成功5000米, 的确是我们整个研制团队,是共同努力下面的一个结果,的确是大家都很高兴。

  记者:从3759米下潜成功到现在的5000米这样一个数值,那么在外人看来,只是一个1000多米数值上的变化,但是从专业角度上来看,怎么看待这1000多米的价值?

  徐芑南:这1000多米能够跨越,那也就是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工作面就可以到那么多,从50%就跑到75%了,这个是第一个。那么这样的话,有好多我们的矿产资源就可以取了,比如说锰结核,锰结核你假如3500你没用,你调查不到了。 第二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一些设备装置,我们的一些技术, 那这里边就是这个工作能力的一个提高。

  一般来说,海平面1000米以下才能叫深海,对人类而言,那里寒冷,漆黑一片。在变化莫测的深海,难以预料的危险无处不在。为了保障潜航员安全,“蛟龙号”从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最高层级的措施。

  记者:如果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因为海底下很多突发的事情可能我们无法预知,比如说海草缠着了这样的一个推进器之后?

  徐岂南:我们的潜水器在水里边它肯定就是重量与浮力的平衡,它能够在一个地方这样子航行,它重量跟浮力都是相等的,你像浮力大了它就上去了,总是稳不住了,重量大了肯定沉下去,沉掉了,就是这个原理所以我们这个安全保障来说,首要的就是采取这个措施。那么刚才讲的,假如螺旋桨缠上了, 这个桨就不能转,不能转我这个动力就没有了,那么我们怎么办?像这种状况下面,我们就是说我们有一种应急,在事故情况下,我们抛载。我们有抛载机构,就是我们已经人为准备了一定的压载体。

  记者:这个抛载是什么概念?

  徐岂南:我在水里面本来平衡的,对吧,我重量和浮力相等的,这个重量的总和里边有两块,这两块压载铁,比如说这个压载铁是100公斤的,左边和右边,我挂了两个100公斤的压铁,那么这个里边的重量加在一块跟浮力都平衡了,我碰到紧急状态的时候,我就把两个100公斤的压载铁扔掉,一扔掉不是浮力多了200公斤,我就浮上来了。

  如果在海底遇到意外事故,除了抛掉压载铁上浮逃生之外,“蛟龙号”还设计有其他更多有效的应急手段。

  徐岂南:我们的蓄电池一块一块,一节一节的,我这底下也有这个那么装在一个蓄电池箱子里边,里面都放着蓄电池,这个蓄电池整个这个蓄电池箱,我通过电爆螺栓,一通电爆炸,它也可以扔,可以扔,那个蓄电池箱我们在空气中重量是1.2吨的,重量很大,所以一扔就可以把它1.2吨的扔掉,1.2吨的重量扔掉,多了1.2吨的往上浮的力量,当然我讲的这个1.2吨是空气中重量,水里边还减掉一些。第三道的措施, 比如我在抓水草,假如说举个例子说,我抓这个水草,当然很大了,它(机械)手抓进去了以后,缠在里面了,那么你扔了那么许多东西,照样沉在里边,你还是上不来,因为我(机械)手给它了抓住了,掏不出来了,那么怎么办呢?我(机械)就手臂可以断。

  记者:断臂求生。

  徐岂南:断臂求生,两个(机械)手都可以断,这个措施手臂断掉,那么好了你(机械)手抓缠在里面我就上来了。 那么最后还有一道,我们考虑到因为你在底下,海底地质不一样,有的硬,海山很硬,有的很软,有的就像瘀泥一样的,像沼泽地一样的海底的地方,我们叫什么黏土或者软泥,那么你要干活有时候也坐在这个软泥上在干活,找那么些,比如说你要抓生物什么的。

  记者:那如果陷进去呢?

  徐岂南:陷进去了那我们有一个基本概念,一陷进去坏了你出不来了,因为陷在里面,那个力非常大,陷在泥里面力非常大,你那时候怎么办,那时候最后一道措施,我上边的潜水器顶部,我还有一个浮力块,就是浮力很大的一块浮力块,底下缠了一根缆,像我们这次去,我们缠了9000米长的一根缆,我们缠了这 9000米长的缆,跟那个浮力块盘在一块儿,到这个状态的时候,浮力块也是电爆螺栓,螺栓一通电,螺栓一爆炸,那块浮力块就浮上去了。所以一旦水面看到你那个浮子,它上面有闪光灯,他把你浮子捞起来,把这个缆缠到,支持母船上面那个绞车上面,我就慢慢慢慢绞起来,把底下潜水器也拎一拎,这样的话就可以把它浮上来了。所以我们这些措施呢,我可以这样讲,就是说国际上所有的载人潜水器,这些安全措施我们全都有,我们是确保的。

  正因为需要面对各种各种复杂的深海环境,有人把载人深潜器比作天上的飞船,把深潜器里的潜航员比作航天员,因为在深海需要承受的风险和压力并不逊色于天上。

  徐岂南:所以就是说我们这三个人,潜航员心理素质非常重要,这次跟我们整个水面,跟我们支持母船全都隔离的,三个人在里面非常安静的,没有什么其他,除非你舱内的那个声音,外面没啥声音传进来,所以这里面好像与世隔绝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你下去工作12小时的话,你高度思想集中,你一看到有什么东西,设备上有什么反映,或者哪里有些什么故障,这个心理状态要很大一个承受能力的,就是要临危不惧了,要冷静,要沉着的,发生什么问题他会去处理。

  记者:这个在选拔的时候怎么来测试这个心理素质?

  徐岂南:这个心理医生他们有一套心理的检测的方法,漆黑的屋子里面什么什么都有的,什么地方关了多少多少天,反正也都有这么一种训练来检查,然后选拔出我们两名就现在我们这次一起出去做实验。挺不错他们现在对整个的设备系统

  都非常熟悉,他们具备了潜航员的基本功能,那么国外的潜航员也有这个要求的,也需要对你自己的,潜水器的所有的部件和系统,都能有一定的检修能力,他的目的是为了使得,你自己驾驶这么一条潜水器下去之前你自己检查,通过你自己的检查是最最严格的,因为你要下去。

  记者:责任心不一样。

  徐岂南:对,责任心不一样。

  2001年7月26日,在完成深潜5000米的任务后,三位潜航员走出“蛟龙号”的载人舱。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6个小时的时间。“蛟龙号”每次下海,都会配备三名潜航员来具体执行水下的任务。

  记者:里面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徐岂南:我们的潜航员或者试航员所待的那个地方是一个球壳。

  记者: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

  徐岂南:两米一直径,我那个手伸出来大概快有两米二了。手臂展开的这么一个大的球里面,那三个人待在里面。

  记者:那会怎么样来坐呢?

  徐岂南:中间那个人我们叫主驾驶,他是可以有一些坐的姿势的,腿可以往下放一点,侧面两个人一般都是科学家,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他们是没法像我那样子坐,他们是斜的腿曲起来的靠在边上,这样平的,或者是盘腿,只能这样子来的。

  记者:但是有很多人也会这样的疑问,像这么一个密闭的这么小的一个空间内一定要三个潜航员吗?

  徐岂南:因为首先第一个主驾驶必须要,像小车一样的,总得要有驾驶员吧,没有驾驶员怎么办。我们潜水器下去一样,它要前行后退,上浮下潜,左移右移,都要有驾驶员,然后都要回传什么等等,所以首先要有主驾驶。我们潜水器到了海里面,我要到海底看到有东西,我坐下来了或者要起来了,这些动作都要一系列的操作的,所以这个都是要主驾驶去做,那么我们左边右边。

  记者:为什么三个人呢?

  徐岂南:因为像我们这个潜水器的目的,它是要下去进行地质调查,资源调查,或者说生物资源调查,还要去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它的目的是这样子,必然要带一些科学家下去吧,没科学家下去那你怎么去调查,怎么去研究呢,所以一般情况下,左边右边两个是科学家,三个人在这样一个面积这么小的,密闭的潜水艇里面下潜的话。

  记者:为什么当时在设计的时候

  徐芑南:不能够再增加一下面积呢,现在国际上有的,像我们这种类型的小的是一米九五,我们直径是两米一,两米一已经最大了,再大也不能大了,那就是你刚才那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大,因为现在我们潜水器在深海,它受均匀的外水压

  均匀的水压力,那么球形的这么一个壳体,是承受外面的均匀水压的,最佳的一个结构形式,但是球体直径这么大,要抗这么大的压力,厚度必须要增加,薄了它肯定吃不了的。那么随着深度的增加,所以你这个直径不变的话,厚度也要增加,假如我深度不变,你要直径加大,同样它壁厚也要增加,壁厚一增加这个球就重了,重量大大增加了,重量就大于浮力了,要沉掉了,那么怎么办,我们现在就是用一种浮力材料,这种浮力材料,它比重都是小于一的,就比水轻,浮力材料把过重的重量,球体把它托起来,把它浮起来,这个球重量越重,要用的浮力材料就越多,对不对,否则的话它托不起来,浮力材料越多,这个个头就要越大,个头越大在水里面,同样要这么航行,它需要的推力就要大,小了它就推不动了,推得慢了,那推力要大,动力源电源必须要增加,这样子恶性循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大到你在水下很难,就是活动很不灵活了。

  中国载人深海潜水技术,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起步?

  徐岂南:我们1992年提出来之前,是我们作为搞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提出了预见性,但是客观上很多条件还不够具备。

  66岁高龄担任总设计师,他与“蛟龙号”有着怎样的渊源?

  徐芑南:我本来有这个愿望,我做一生做这么一些工作,最后能让我当了载人潜水器的总师,我还是非常高兴。

  “蛟龙号”这次执行的是为期47天的5000米级海上深潜试验任务。7月1日,在“向阳红09”试验母船的运载下,“蛟龙号”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启航,奔赴位于东太平洋海试区域。按照试验计划,“蛟龙号”将开展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 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作业。因为要冲击5000米的深潜目标,“蛟龙号”从起航那天起就备受关注。

  记者:那这次5000米所承担最重要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徐芑南:第一个方面就是说,我们都一些性能指标的,一共大概有这次有24项的性能指标。

  记者:这个指标是考验什么呢?

  徐芑南:是考验在新的深度下面,因为这是5000米,5000米有这么一个深度

  压力变化了,变了一个梯度,第二呢,就是我们结合这次在合同区,我们做一些作业了,带了一些工具下去,我们要去采一些样,要有水底的水样,沉积物,锰结核也抓一点上去,然后浮游生物这个样品,还有低级生物要抓,还要放一些标志物,所以这些动作都是典型性的,资源调查需要的这次选择的是在东北太平洋海域。

  记者:这次选择的是在东北太平洋海域,为什么会选择那么远的地方?

  徐芑南:因为我们这次5000米级,东北太平洋那个合同区,那个海域它深度是在5200米到5400米,所以这个深度非常适合。这次我们试验的要求,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结合我们大洋协会所需要的资源调查,跟环境调查的那个需要,那个区域就是合同区,我就讲的合同区,这个合同区就是2001年,我们大洋协会跟国际海底管理局,订的一个合同,这个合同就是给我们中国在这个地方有优先的开采权,有专属的勘探权,这是国际合同。这个国际合同也规定,每年你要把这里面的环境情况,什么情况都要有报告,那么这样的话我们这次去做了,把这活也干了,也是合同规定里面的一些内容,所以都结合起来了,这次选择在7月份进行海试。

  记者:这次选择在7月份进行海试,是有特别的寓意吗?

  徐芑南:说实在的这个事情早在去年我们就定了这个时间了, 在我们的合同区,是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 相对海面条件是最好的。超过这段时间条件更不好了。 我们想就在利用这个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么一段时间,做我们的实验时段,时间窗就给定下来。我们的航行要15天,所以明摆着因为航速定了。所以这样的话,我们肯定从 7月初起航, 7月1日,又是我们党的90周年的生日了,那么这个日子本身非常有意义,我们那天起航就更好嘛,是这样定下来的。

  深海技术被认为是与航天技术、核能利用技术并列的高新技术领域,而载人深潜器则被认为是海洋开发和海洋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相继研发出载人深海潜水器。

  记者:深海的这个潜水器发展它有什么样的一个价值和意义?

  徐芑南:海底那么许多的资源,目前还都是处于了解的来说,应该它占的百分比是很小,还有大量的海底的多少资源,你现在还不清楚,需要调查,那么另外呢就是,我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个这个深海的这些地质、化学、生物这个大量的工作,都等待着人类去认识去研究,所以无论从科学发展角度呢,从国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这个要求来说,都是在这方面很大的一个潜在的力量在那里。那么要了解,要掌握,没有工具肯定不行,没有装备肯定不行,那么要深海去研究,要去调查,必须有深海装备

  记者:我们国家是什么时候开始启动这个深海潜水器的研究?

  徐芑南:应该说深海载人运载器呢,我们方案的这个起步呢应该是1992年,那么我们当时呢就是说,老专家们嘛都认为需要,我们国家有这么一个代表性的,应该搞载人深海运载器,包括有很多院士嘛,大家一起来呼吁,写了好多报告给科技部,因为这还是要863计划来支撑的,那么当时一直没有立项。

  记者:为什么没有立项

  徐芑南:因为我们要立项必须有两个,一个呢就是我们要需求牵引,就是必须有用户,要很明确的用户需求;第二技术推动,必须要有技术,你技术要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我们1992年提出来之前,我们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提出一个预见性,但是呢客观上还是不够预备一个需求,需求,大洋协会需求,当时他们也没到这个深度,到2002年的时候,他们这个就是对资源勘察,大洋国际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他们在2001年签订了合同,就是现在我们去的,7.5万平方公里的那个地方,就是说要进行勘察锰结核,要勘察锰结核你必须要有这个深海工具,最需要还是深海载人运载器下去去观察,所以到那时候,2002年时候条件成熟了,这个需求非常迫切,也就是大洋协会非常需要你这个东西,要了解好多好多海底的情况了,所以你这个需求技术推动呢也达到一定程度了。因为我们在整个九十年代,我们也搞了6000米深的,无人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像这些技术都可以作为载人潜水器的一个支撑,它有好多共用技术,所以到2002年的时候就建立起来了。

  徐芑南193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1958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船舶研究所从事潜艇的研发工作。上世纪60年代,徐芑南主持与创建了我国最大深海模拟试验设备群和潜水器耐压壳稳性试验技术,为我国向深海进军奠定了基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创造性地为我国自行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无人深海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

  作为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研制载人深海潜水器一直都是徐芑南所追求的梦想。然而当2002年中国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项目立项时,他已经退休了6年时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以前所在的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邀请他参与载人深海潜水器的研制工作。

  徐芑南:在这种情况下面呢他们就想到了我了,因为我已经退休了,我不在,我在儿子那里,所以呢他们打了个电话讲了很长时间,要我回来,就是一起来参加这项工作。

  记者:您当时已经退休接到这个电话后的反应是什么?

  徐芑南:我的反应就犹豫,当时就跟他商量,我说我是非常希望搞这项工作,这是第一个,第二呢我的身体是不太好那么再想来搞这项工作,怕那个身体吃不消了。但是呢我有这个心愿,又很想搞这项工作,我想最后能够圆满就好了,然后让我再参加一些工作也行啊,所以当时所里同意我可以当顾问,那我也很满意,当顾问我说挺好,那我就回来吧,回来这里呢2002年一看要上马了,眼看着要上马了,那么原来也是偶然因素发生变化,所里的领导有些变化,所以这下子一搞,坏了,要我当总师,就是不是光当顾问,那我就更糟糕了,我冲顾问来的。

  记者:怎么会说糟糕呢?

  徐芑南:因为是我担心我身体也吃不消,而且呢,科技部是有这么一个明文规定的,就是说要当这么一个重大项目,因为这是重大项目,重大项目的总师,年龄不得大于55岁我那时已经66了。那我说我肯定不行,我说科技部肯定不会同意,年龄差距那么多,那么就科技部他们考虑再三呢还是要我做了

  记者:那从总顾问到总设计师

  这两个角色转变之后承担的责任会有多大的不同?

  徐芑南:完全不一样。因为顾问顾问,你可顾可问,不顾不问就算了,对不对,这个总设计师你要全部承担,你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所以当时我老伴就问我,你怎么会一下子又同意下来了呢,因为我想干嘛,我来也是有这个愿望,做一生的这么一些工作,最后能让我当了总师呢,我还是非常非常高兴。我实际想想,我本来1992年我自己在努力要搞这个项目,现在领导呢又叫你这么去干,当时也就答应了,就这么去干吧。

  2002年,66岁的徐芑南上任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项目的总设计师。对徐芑南的职业生涯而言,7000米是一个从未挑战过的深度,更何况还是载人下潜。面对一道道难题,徐芑南带领着国内由中船重工集团701所、702所、712所、725所、6971厂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声学所等国内50多家科研机构精英组成的攻关团队,开始了“蛟龙号”的研制之路。

  记者:在设计“蛟龙号”的过程中需要攻克的,突破的最关键的几个技术环节是什么?

  徐芑南:我总感觉到每一阶段都有难题,真的,我都是有难题,你说我哪个深刻,我都深刻。这事情是没办法的,因为这个本来那么大的一个系统,比如说我12个分系统,每一个分系统,他们自己都有自己的难题,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记者:每一个科研组的难题,都会汇总到您这儿吗?

  徐芑南:应该说是这个影响到总的,影响到总体。因为每动一步,哪有了难题,必然会影响到总体,这是会的,肯定会的。

  记者:就是攻克难关中,最让您难忘的是哪个环节?

  徐芑南:一开始呢最难的还是应该说还是钛合金那个球壳,三个人呆在那里边的那个球壳。这个球壳是钛合金的,这个板很厚,那么这个这么厚板的钛合金,我们2002年上马的时候,我们国内冶炼的能力都还没有,那么这个呢是最大的第一个难关。

  记者: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徐芑南:这个难关呢我们的攻克呢,我们从设计角度开始来攻,因为像这么厚,那么大深度7000米,没有固定的规范可以给你借鉴,所以这个设计呢完全靠我们自己。那么我们通过许多模型实验从国外资料的分析,我们自己来慢慢慢慢把它搞起来的。

  记者:那么面对这个难关的时候,您当时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徐芑南:我个人只能这样说吧,脑袋里边就是它吧,其它也没什么好装的。

  记者:但是从退休那样一个闲逸的状态,突然到这样一个紧张的,这样一个攻坚阶段,您个人能适应吗?

  徐芑南:对我来说还是可以。

  记者:为什么呢

  徐芑南:因为原来老是这么一种工作状态,往往还有点怪,有时候太清闲了反而毛病更多了。

  经过5年多时间的努力,徐芑南所带领的设计小组终于实现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2007年8月底,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潜水器的设计、总装建造和水池试验,“蛟龙号”终于面世。

  记者:当时为什么会起名叫“蛟龙号”?

  徐芑南:最早的起名没有名字,就7000米,我们叫7000米载人潜水器,那么后来曾经有一阶段,我们叫什么和谐号,那么那时候什么时候呢,那是在2008年前后,当时说你老叫7000米,那怎么行呢,就要取个号吧,就取名和谐号。取和谐号以后呢,发现动车组啊什么都是和谐号,那么这个又搞的不对,所以这样感觉到和谐号太普遍了,那也不好,所以又想改,最后呢改成蛟龙号。

  记者:那这个蛟龙就有特别的寓意吗?

  徐芑南:那么是有点想法,蛟龙闹海吧,反正就是往海里面要去,我们要去进行海底的去探测海底什么作业,那么这个海底肯定是动静很大,所以我们考虑呢就取名叫蛟龙号。

  记者:那蛟龙号的外形是有特别的设计吗?

  徐芑南:当时我们希望想长一点,我是希望想长一点,更像一些鲨鱼吧。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当时?

  徐芑南:这个为什么呢,像鲨鱼在水里面它的航行肯定是它的这个生物仿生学嘛,

  它那个在水下的灵活性都很高,当然我们最后,我们这个从头部都有更改,尾部也有更改,最后成了这样的形状,接近鲨鱼吧。当时有点胖了,太胖了,反正就是像鱼的那种概念吧,还是像鱼那种概念。

  2009年8月,“蛟龙号”第一次出海试验,74岁高龄的徐芑南跟船出海,担任海试现场副总指挥。

  记者:第一次海试顺利吗?

  徐芑南:第一次海试不顺利,就是我们的那个水声通信的确是碰到了一些困难,水声通信就是用水声来联系,我们这个水声通信,不是用口音啊用语音讲话嘛,就听不清楚,后来远一点就听不清楚,开始也摸不透,困难在什么地方,大家拼命组织力量在攻关,但是攻来攻去效果不好,还是通信不理想。

  记者:在您预料之中吗

  徐芑南:海试的时候,经常会碰见这种那种突然想不起来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我没有一个思想准备是会有问题,那么我想在这个场合下,我们只有赶紧组织我们有关的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大家共同来出谋划策,船上的有些专家,也过来大家一起分析,那么我们船上还有些顾问,我们有技术顾问,全都大家一起来组织这个力量,在海上我们就是一个心愿就搞好实验,没有说这个是你的事,这个是我的事,或者说有些责难的话千万不能有,大家碰到的共同承担,大家一起来做

  就相互补台,相互补台,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绝对不能相互拆台,一拆台就什么都做不成。后来我们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起来分析什么,最后毛病找出来,

  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母船,向阳红九号。工作母船它自身的螺旋浆噪声太大,他这个哇啦哇啦一叫,你唱歌就听不见了,就这个意思。

  后来,徐芑南和科研团队终于克服了水声通信的问题。然而,正像徐芑南预料的那样,其他的难题随后摆在了他们面前。

  记者:在海试的时候,曾经蓄电池的这个箱内的银粉,曾经有过渗漏,有这样的情况吗?

  徐芑南:对, 当时我们银锌蓄电池,它有最大麻烦,整个蓄电池箱子里面都有银粉。

  记者:那怎么清除呢?清除银粉?

  徐芑南:后来找出就是我们师傅,找出来一个好办法,用面团就是和面的面团,我们吃那个烧饼还是什么的,这个面团黏性很好,它是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它这个粘那个箱子上的银粉,银粉被粘掉了,其它都是干干净净的,而且特别有效,高科技也有土办法,现在我们经常用,所以当时大家都非常高兴。,我们工人师傅的确是有实践经验,他要把一个研究项目搞起来,他什么都干,你焊接他也会焊,那你钳工他也会做,车工他也会做,实践经验都很丰富,都是这样。因为这也是我们702所这种单位的一种特色吧。

  徐芑南带领着科研团队克服了各种困难,在第一次海试中,“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1109米的纪录,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深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徐芑南:但是一千米虽然很,可能在现在看来标准很低,当时我觉得在船上,所有的科研人员的心情,应该是很激动的。当时我们能到一千一百米大家非常非常高兴,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内我们自己研制的,所以我们达到一千一百米,已经超过了我们国内,历史上最大的深度,但是海上条件也很艰苦,肯定的。

  记者:您这样的年龄,还有这样的身体状况能承受得了吗?

  徐芑南:当时我是带了一大堆药上去,我氧气吸氧气什么全带上去了,所以我那个总是这样一个心愿,因为作为这个蛟龙号来说第一次海试,我怎么都要在船上

  记者:您那一次还带着氧气?

  徐芑南:我都带去了,因为我本来心脏已经不行,结果在海上也出洋相。后来那个海试结束了,10月3号就做完了挺高兴,10月4号我就心脏犯了一次。

  记者:紧急吗?

  徐芑南:因为我经常这样犯所以我就是自己躺平了,来慢慢慢慢,带着药来吃药,来吸吸氧这样子,那按说你没有必要冒着这么大风险去海上海试。

  记者:那你怎么办呢?

  徐芑南:我搞这个行当的人我不这么做是不行的,所以作为总师来说,你解决你这个问题,因为你海试,本来要去解决一系列的,在海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你总师必须要在现场,这个是应该基本的一个职责。

  记者:但是我们也知道您的这样的一个眼睛有疾病,不太好。

  徐芑南:这个眼睛是随着这个研制过程,逐渐而变化的。开始没有那么严重,现在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现在就这个视网膜脱落了,右眼视网膜脱落了,现在就是说中间是黑的,周围一圈还有一些光感,现在我只能靠我老伴,现在我现在那个网上面,这个显示屏没法看,笔记本我也没法看,看不见,我现在就是靠她帮忙,所以我出来,她也经常在一起,原来也正好是一个科技组的,所以她也在搞潜水器。

  记者:其实对于这个载人的,这样一个潜水器,你还是有很特别的情结在里面。

  徐芑南:这个情结是投入的心血太多了,就是在我自己的愿望,因为我都是搞潜水器,搞好几个型号的潜水器,有人的,没人的,有缆的,没缆的我都搞了,就是这是自己的愿望吧。

  2010年7月15日,“蛟龙号”在南海海域下潜到了3759米深的海底,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徐芑南:我们一方面插了一面旗,插一面国旗,另外就放一个我们叫做龙宫,这上面刻好字。

  记者:做这个标志的意义是什么?

  徐芑南:就是说明我们什么时间,什么时候,我们哪一年,我们到达了我们国家自己南海的什么地方,我们蛟龙号来过,也就是我们,到这个深度梯度的时候一种标志。

  记者:那在3700成功之后那么对于这个蛟龙号,还需要改进什么呢?

  徐芑南:那就这次我们改进,那就是从应用角度,就是我们把那个五大改进系统,要把它一项一项把它落实,我们做出来以后验收,验收了以后,最后要压力筒做实验,实验做完了,水池里边要去做实验,一直连续不断地在这么干,一直到我们出海之前,一直没停过。

  记者:那现在的蛟龙号和去年的蛟龙号,你通俗地讲会有什么不同?

  徐芑南: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工作,它的作业能力大大提高,就是说海底资源的调查,跟科学研究的能力大大提高。很多人也在想,现在技术既然比较成熟了,为什么不直接冲击7000米这一次,我们还是希望稳扎稳打,科学这个事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在总结这一层次的经验上,跨到下一层面,在下一层面总结,再跨到下一层面,我想这样才是符合科学态度的。因为我们也没必要一直冲下7000米,完了就是做成了,也不是这样,我们现在定了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那么这个事情这个海上实验,就是各国潜水器都有这么一个经验,因为通过前面第一深度检查所有的设备,检查密封性是不是好,好了我再进入第二层面的深度,然后在第二深度检查完了都很好没有问题,到第三层面 第四层面,最后到最终的设计深度。

  2011年7月21日,“蛟龙号”潜水器在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进行了第一次下潜试验,最大深度达到4027米,潜航员对潜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试验。在第一次下潜试验的基础上,7月26日,蛟龙号执行了第二次下潜实验任务。

  记者:其实有时候可能你身在这儿,心还是在海上?

  徐芑南:是啊,我真是,那我当然心全都挂在那里。我们也用电子邮件通信,每天在海上总师办,每天给我一个电子邮件,详详细细的海上的情况。

  记者:你最担心什么?

  徐芑南:最担心什么?这里边的好多呀。哪怕一个螺帽没拧紧都是一个很大问题。

  记者:那等于说你每天的心都揪着?

  徐芑南:所以我每天最要紧的就是马上看这个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一看,知道今天怎么样,怎么样。

  徐芑南告诉记者,“蛟龙号”最初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这也是“蛟龙号”最终冲击的下潜目标。

  记者:那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载人潜水器要冲击7000米?

  徐芑南:那么我们计划,我们打算想明年,一旦明年7000米如果也下潜成功了,这对于我国的这个深水载人潜水器的话,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价值

  那么假如我们7000米都达到了,那我们就首先是说海域99%了,还要多一点了,那基本上就是很少的海沟不能去,其它都能去了,那么就是对我们的海底资源,将来的我们的利用,我们就是更有一个全面性的。5000米我想应该说是我们的载人深潜技术走进世界先进行列,假如7000的话,那我是走在前面了,是先进行列的前面。

  记者:在未来这样一年的时间里您还要继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徐芑南:对我来说我总感觉到我这个使命还没有完成,因为7000米还没有做完,7000米做完了,我使命就完成了,那么现在这一年里肯定要为明年7000米做准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都是一切为明年7000米所需要的工作。我一定全身投入,我还是全身心投入。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