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球一小时”促中国民众培养低碳环保长期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6日 21:2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于嘉 刘金辉 高星)26日,57岁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环保倡导者张一鹏一如往常,与妻子晚饭后出门散步。步行一会儿后,他们发现道路两旁住宅楼里的灯光比平日少了许多。

  26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环保行动再次掀起“熄灯”热潮。全世界许多城市、企业和个人在这1小时内熄灭不必要的灯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波表示,“地球一小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这1小时内节约的能源。

  “熄灯1小时的黑暗给人们带来的象征性危机,会加深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久而久之,人们便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环保理念。”王波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和民众节能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今年,中国有超过80座城市的政府、环保部门或其他机构通过承诺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个“改变”,正式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而这个改变,不仅仅是号召人们熄灯。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民可以用废旧报纸兑换纸制环保铅笔,回收的废旧报纸将继续用于加工环保铅笔。据介绍,每1800吨废旧报纸被回收利用,就相当于少砍伐10年生优质椴木4万棵,60公顷森林得以保存。

  河南省有关部门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承诺,将继续加大黄河、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扩大植树造林规模,全年植树不低于5万株。

  对于中国各地普及低碳理念、实施环保措施的做法,张一鹏深感欣慰,但他同时对不少人依旧淡薄的环保意识心存忧虑。

  受多年环境化学领域教学、研究工作的影响,张一鹏在生活中践行着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他和家人总把洗衣服和洗澡用过的水拿来擦地、冲厕所。另外,他家所有的灯都是节能灯,对每张打印纸也都要双面使用。

  对于张一鹏的环保低碳生活方式,不少邻居和朋友表示不能理解。为此,从2006年起,张一鹏开始举办公益讲座,介绍保护环境、树立低碳生活理念的迫切性,并剖析一些人环保意识薄弱的社会心理因素。

  “这几年的‘地球一小时’行动,恰好对人们在培养环保意识的过程中,起到了提醒和带动作用。”张一鹏说。

  2007年,“地球一小时”发起于澳大利亚悉尼市,当天超过220万个家庭和企业参加了熄灯活动。随着公众参与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世界上128个国家的4616个城市和超过10亿人参加到“地球一小时”环保行动中,中国正式加入的城市数量达到33个。

  对“地球一小时”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王波认为,不能指望仅靠这项活动就能建立起人们低碳、环保的习惯。

  “但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而凸显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人们改善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这种环境危机意识是培养低碳环保理念最重要的动力。”王波说。(参与采写记者:白旭)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