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伦敦到上海:地图上的世博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9日 15:02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伦敦、纽约、巴黎、维也纳这些赫赫有名的国际名城都曾举办过世博会,那时的它们会是什么样子的,世博会又给它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香港地图收藏家谭兆璋手里的古地图,记录了这些城市在几十年前乃至数百年前的模样。我们从《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5期中节选部分内容和古地图供读者欣赏,更多内容请见《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5期。

  以下文字选自《从伦敦到上海:地图上的世博会》一文,撰文/贾玉川 供图/谭兆璋 摄影/杨俊坡

从伦敦到上海:地图上的世博会

  1851年伦敦: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上成为标志性建筑的水晶宫,是一个由钢铁框架支撑的巨大建筑,上面因为覆盖了30万块玻璃而显得耀眼夺目,这个奇特的建筑形式在开幕式上吸引了50多万人。由于水晶宫是建设在海德公园之内,所以园艺师在设计之初就做了充分考虑,他们用屋顶把那些生长在公园里的树木罩在下面,使树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伦敦、纽约、巴黎、维也纳这些赫赫有名的国际名城都曾举办过世博会,那时的它们会是什么样子的,世博会又给它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香港地图收藏家谭兆璋手里的古地图,记录了这些城市在几十年前乃至数百年前的模样。我们从《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5期中节选部分内容和古地图供读者欣赏,更多内容请见《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5期。

  在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场馆里,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和橡胶等展品。

  “作为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的学科,地图让人们在新旧城市的无声对话里感受历史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谭兆璋在他的收藏馆里,一边不停地拿出城市的新旧地图对比,一边向我表述他对地图的理解,“地图再现的不光是城市地表上已经有的东西,还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城市当时的战略地位、生态环境和经济潜力等。”

  谭兆璋说:“许多世博会主办城市的地图,记录的是关于城市规划、展览以及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比地图就能发现,一个城市一旦举办重大博览会项目,它的建设过程就显得非常快。”

  “首届伦敦博览会给伦敦带来的转变很大,除了矗立在泰晤士河畔、海德公园的水晶宫建筑之外,伦敦的交通环境也发生了改变。”

  谭兆璋捧着1666年的伦敦地图和1911年的伦敦城市地图让我比对,在1666年那张像发黄的牛皮纸一样的地图上,泰晤士河周围以及伦敦城区的建筑还屈指可数,而1911年那张标注为“扩大伦敦”的地图,则显示了伦敦城市规划者的雄心。在世博会举办不过5年的时间里,伦敦就已经完成了近10条地铁线的建设,铁路线长度增加了一倍,在城市里形成了一张遍布地上地下的公共交通网。毫无疑问,伦敦借助世博会推动了城市规划,而这些古地图,就成了最真切的图像资料,忠实地记录了伦敦城市发展的历史。

从伦敦到上海:地图上的世博会

  这是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铜版画地图,这届博览会是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而举办的,世博会园区整体设计依托水体,中央地势被挖得很低,场馆对称分布在周围,园区还开挖了一条宽阔的人工河,人们可以乘坐小艇方便地穿梭在各个展馆之间。

从伦敦到上海:地图上的世博会

  1893年芝加哥:这是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铜版画地图,这届博览会是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而举办的,世博会园区整体设计依托水体,中央地势被挖得很低,场馆对称分布在周围,园区还开挖了一条宽阔的人工河,人们可以乘坐小艇方便地穿梭在各个展馆之间。

从伦敦到上海:地图上的世博会

  1915年旧金山:道这届世博会是因为中国展出的酒就是在本届世博会上获得了殊荣,其实作为展馆的“中华政府馆”也在本届世博会上获得了大奖。

  借助世博会的举办进行大规模建设的还有奥地利的维也纳,维也纳把世博会的举办地设在了多瑙河边,为此,维也纳对旧城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改造,首先拆除了旧城墙,把城中心和郊区连通了起来,还专门延长和拓展了多瑙河水道。在这届世博会上,著名的维也纳工业宫中央圆顶大厅罗托纳达也成为世博会上的亮点。尽管这个圆顶大厅最后毁于大火,但是古地图上却留下了它的印痕。地图中的它矗立在城堡、宫殿、街道和广场中间,作为世博会的建筑遗存,见证了维也纳的城市变迁和环境的改变。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地图,是谭兆璋收集的关于世博会举办城市的最新地图,其中包括总体规划图、场馆分布图等,此外还有报纸制作的世博会场馆建设的专题等,他说:“若干年后拿我手中的地图,再去比照更久以前的上海老地图,大家就会知道世博会给上海留下了什么。”

  谭兆璋认为,跟1853年纽约世博会展出的电梯、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展出的电动马达、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博会展出的自动售货机和钢轨铁路一样,几乎每届世博会都代表着一个方面的进步。上海也一样,它展示出来的可能就是未来城市生活的样本,比如上海世博会上建设的伦敦零碳馆社区,用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冲洗马桶、浇灌花草,水龙头里流出的是用太阳能加热的水,所需的电力和热能都是由剩饭、剩菜和废弃餐具转换而成的。

  “所有这些信息,都会被记录到地图中,将来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发展中最真实的历史记忆。”谭兆璋说,“这很重要,一图胜万言,地图藏天机。你看西方的地图反映了多少过去发达的痕迹?中国也需要这些。”(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5期,撰文/贾玉川 供图/谭兆璋 摄影/杨俊坡)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