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度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 08:53  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高博 陈磊 韩士德

  高速转向架让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平稳疾驰,今天,这项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捧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它似乎寓意着:飞奔的中国经济列车同样离不开创新的强劲驱动,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也离不开创新的有效牵引。

  当获奖者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鲜红的证书时,镁光闪烁,掌声雷动。新的十年,新的征程。“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奋起直追,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走在前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温家宝总理向科技工作者殷殷寄语;台下,几百名科技界的代表则用自己的获奖成果,证明了自主创新的潜力,提振了化危为机的信心。

  心系国家前途,埋头钻研创新,一代代中国科技人以服务国家为己任。来自石油大学的陈勉,带着他们的高效采油技术来领奖。“我们的技术已经在全国几十个油田使用,它吸取远处石油的能力比传统办法效率高了好几倍。”国外没有类似的先例。这一技术完全是中国人从理论模型开始研发的。陈勉说:“应用了这一技术,我国石油开采在海外更有竞争力了。”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完成的纺纱新技术,突破了原料纤维长度曾有的限制,使以前不能用的羽绒和木棉等原料都能用来纺织了。获奖代表刘凯说:“这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它不仅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大大拓宽了原料的范围。如果充分利用,可以开拓出一个上千亿元的市场。”

  江苏大学教授毛罕平研究的智能温室,会根据种植目标、生长状况和外界环境自动调整温室里的温、光、水、气、肥。这种温室造价只比普通温室高一点,收益却高出几倍;出身农民的企业家郭玉富,则发明了“不对行”的玉米收获机,这台机器还同时剥除玉米叶和粉碎秸秆,因此大受农民欢迎。

  本次大会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电网建设等新产业方面的奖项之多,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些奖项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对国计民生更是大有裨益。如温总理所说: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超前部署、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营的新奥集团,此次凭着清洁能源的研究获奖。获奖代表王玉锁介绍说,他们在煤基气电联产、微藻生网络和光伏能源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吸引了IBM和美国杜克与之合作。这让他们坚定了自主创新的决心。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金红光的获奖项目,则可以减少发电系统的排放和耗能。“我们原创性地提出了‘无火焰化学链燃烧’。”金红光说。这种技术既可以提高煤炭发电的效率,又可以低能耗捕捉二氧化碳。“国际上温室气体减排非常受关注,科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将继续为国家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江苏泰州供电公司的许杏桃,用十几年解决电网自动控制的问题,也就是千家万户的电压质量和电能损耗问题。他的项目包括6个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专利和2个软件著作权。目前在全国十几个省市推广。“未来的智能电网,肯定会用到我的技术。”他很自信。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则介绍了他们获奖的新材料,经过五六年研发成功的这种材料可以应用在医疗器械方面,消除一些器械对人体的毒性。这在国际上也是首创。

  科技创新不仅为中国经济引擎注入了高能燃料,还铸造出国家安全的坚固盾牌。“航天有句话:中国火箭打多高,中国人的头就昂多高。我们造潜艇的追求则不太一样。”中船重工701研究所的领奖代表吴重建说:“我们追求的是安静——无声的打击,无声的威力。”历时十多年的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项目,为701研究所夺得了本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潜艇减震降噪,是一个综合的科学问题,没有理论就带不动实际研究。”吴重建说:“各国都对理论研究投入很大。我们必须在理论上继续创新,才能在国际上抗衡。”

  来自某导弹研究所的郑志伟,已经是第五次领取国家科技奖了。“这次的项目是超低空作战领域的研究,它解决了我国空军作战获得优势的武器装备问题。”每一个五年计划,郑志伟和同事都有新项目需要忙碌,每一次他们都顺利完成。

  “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温总理语重心长:“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场智慧、力量和精神的考验,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共和国又一次把突破的希望寄予在科技人的身上。

  “我感到国家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本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4岁的谷超豪院士今天说,“我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怎样更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必要的时候,我会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位驰骋在抽象符号世界里的老人,在半个多世纪前,为了中国发展高速飞行器的需要,放弃自己熟悉的领域,转而研究偏微分方程,最终功德圆满。

  另一位最高奖得主孙家栋院士也有类似的经历——1950年代在苏联学习飞机设计,回国后却为了国家需要,改行火箭研究。这位至今仍在继续创新事业的老专家,道出了万千科技人员的心声:“国家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干下去。”(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