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1日报道,上月末,随着发现号的升空,6只勇敢的老鼠去了一个之前啮齿动物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国际空间站。这些小老鼠是意大利一项调查太空失重环境下骨质损失效应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已经把这些老鼠送上了轨道。
关于装这些太空老鼠的笼子,“发现”号航天飞机载荷经理乔·丹莱说:“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小旅馆,它们有一个房间,也有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他表示,让这些小动物过舒服了很关键,毕竟,这些老鼠将在太空生活至少3个月才能返回地球。
老鼠被送进太空,之前已经有很多次,甚至在航天飞机到达国际空间站之前老鼠就进行过太空之旅。但是,美国宇航局国际空间站项目科学家朱莉·罗宾逊指出,这些动物一般都是呆在航天飞机里,然后返回地球。老鼠在太空生活的最长时间约30天,那一次是老鼠搭乘的是一颗卫星。
谈到这个老鼠笼子,罗宾逊说:“把老鼠带入太空是一项全新的技术,这将是迄今为止老鼠在太空实验室环境中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些老鼠生活在一个特制的试验抽屉里。这个抽屉是30日晚些时候由美国宇航局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们带到国际空间站的。抽屉被分隔成几个单元,让每只老鼠都有一个宽敞的卧室。
罗宾逊说:“每只老鼠都在自己的小隔间里,这些小隔间有网屏,网屏包围着它们,所以,老鼠的脚能牢牢抓住,它们能控制自己的环境……,因此,它们没有压力。”老鼠通过自动系统获得水和食物,必要的话宇航员会为它们补充食物和水。不同的系统启动不同的灯光以模拟白天和黑夜,老鼠们的状况会通过摄像机进行监控。罗宾逊说:“我们会好好照顾它们。”
31日乘“发现”号航天飞机到达空间站宇航员尼克尔·斯托特在航天飞机对接后不久对这些小老鼠进行了检查,她发现它们都很健康。检查完毕,斯托特给任务控制中心发送信号说“一切正常”。罗宾逊表示,这个抽屉存放在日本“希望”实验舱里的一个冰箱大小的架子里,宇航员经常对这些老鼠进行检查。这些老鼠将于11月随斯托特搭乘另一架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它们是意大利航天局发送到太空的,目的以了解宇航员为何在失重状态下骨质会损失。
6只太空鼠中的3只有一种可对抗骨质疏松症的特殊基因,骨质疏松症患者会随年龄的增多而骨质流失,导致骨骼松软易碎。研究人员在地球上对类似6只老鼠作为控制组进行研究。在地球上,骨质疏松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但是,在太空,宇航员因为长期暴露在失重状态下经常会经历骨质和肌肉质量的损失。
研究人员希望,该实验能为地球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能为执行长期航天任务的宇航员带来保护。罗宾逊说:“如果与控制组相比,有着特殊基因的老鼠比没有特殊基因的老鼠骨质损失得少,这样你就有理由开发新方法对付地球上的骨质疏松症。”该实验可能导致科学家找到以个体特殊需要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骨质损失研究只是使用这些太空老鼠进行的21项实验中的一项,其中13项是意大利进行的,8项是美国宇航局和日本、加拿大、德国航天局以及欧洲航天局成员国进行的。罗宾逊说:“各种不同的生理系统都在研究中。”
“发现”号航天飞机的7名机组成员在13天的任务中为国际空间站运送新的科学仪器和设备。计划进行的三次太空行走是为了升级和维修这个轨道实验室。宇航员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的还有一辆以史蒂芬·考伯特的名字命名的新跑步机。但是,他们没有为老鼠准备娱乐用的跑步机。(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