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兵马俑一号坑24年后第三次破土发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08:05  解放日报

  本报特派记者 梁建刚 林环

  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

  所有走进展馆的人们,注意力顿时都被吸引:一号坑正中偏北的一块区域上方,红色缎带已将这里围得密密实实。近看,几个新发掘的兵马俑已经露出半个头。

  在这个区域东侧,木板搭起的斜坡通到了坑底,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用小喷壶,打农药一般地将水喷在西南角的坑壁和地面上,这里的土质颜色已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因潮湿而明显偏暗。听讲解员介绍,这个加湿工作已经进行近半月之久。

  明天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就在这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时隔24年后迎来第三次考古发掘。届时,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将联合向全国现场直播。

  万众瞩目。此次发掘,将继续揭开多少庞大的兵马俑阵列之谜?业界有何期待?观众怎样读懂并欣赏全程?为此,我们特别专访曾主持兵马俑二、三号坑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前院长焦南峰,听两大权威专家共同解答。

  可能出土11尊兵马俑

  现场发掘怎么看———

  可能出土11尊兵马俑

  新闻视点:马上就要全国直播了。对于颇为神秘的考古发掘工作,观众到底要如何欣赏?发掘一般又有几个步骤?

  张仲立:首先要声明的是,实际上的考古与电视播放的有所不同。电视节目需要悬念,需要短时间显现高潮,而考古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应该本着从最容易着手的地方开始、从损害可能性最小的地方开始的原则。因此,实际发掘肯定要提前着手。具体实施方法是,在经过前期探测的基础上,从一个点着手,点面结合,逐渐向下,整个实际挖掘考古的过程可能要持续半年或一年以上。

  新闻视点:发掘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焦南峰:为了此次发掘成功,“五一”前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专门邀请了全国考古学界十多位“大腕”,召开专家座谈会,我也在其中。大家共同讨论制定了整个发掘的方案和原则,最起码的前提是一定要保证质量,不但要注重发掘的质量,也要重视保护的质量,毕竟兵马俑的影响非同小可。

  新闻视点:方案制定后,第一步要做什么?

  焦南峰:我们可以看到,如今兵马俑的保存环境已经变化很大,整个坑都已经干透了,而埋在地下的湿度大约高于90%。在这样的环境下出土,淤泥一剥落就极容易破坏可能出现的彩色陶俑的彩绘。因此我们提出首要工作是加湿,所以你们在现场也看到了洒水的情形。

  新闻视点:那么发掘地点的选择也有讲究吗?

  张仲立:200平方米的面积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而具体点的选择,也有多方面考虑。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是说有可能解决一些当下兵马俑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其次,一号坑一直承担接待观众的任务,为了不影响发掘进展,这个点不能距离观众太近,所以最终就选在了这里。

  新闻视点:既然有了探测,而且已知一号坑中大约共有6000个兵马俑,那么您能否提前测算一下,这200平方米内大约能出土多少新的兵马俑?

  张仲立:规律是有的。一号坑每个方阵的大小恰好是20米乘20米的面积,200平方米是其一半,推算一下,大约会有11尊兵马俑,但是因为地下的兵马俑大多是损坏的,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与推算有出入,具体数字要等到整个发掘结束后才能知晓。

  多少谜题待破解———

  功夫更在现场外

  新闻视点:这次发掘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发掘将可能揭开许多未解之谜,比如一号坑中还有没有将军俑,原本彩绘的兵马俑会不会保存如初等。

  张仲立:将军俑值得期待,但此前已经发掘出了,如今在一二号坑将军俑共有近十个之多。而彩绘兵马俑的色彩保存技术几年前就已大有突破。从考古价值上讲,如果能在这200平方米中发现新的物件、新的材料,那对于研究的价值就大多了。比如,如今出土的一些兵马俑的手势呈四指弯平状,但手里已经空空如也,我们只能根据当时弩的形状判断,认为他们可能手执木弩,只是木头被烧毁或朽掉了。如果机缘巧合,能发现一个手执木弩的兵马俑,就能证明此前推断是正确的,这个意义就很大了。

  新闻视点:那么此次发掘能否为破解这些谜题提供更多证据?

  张仲立:应该说,不少未解之谜的答案寻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发掘现场,而更多是在后期研究技术的发展上。举两个例子。一是陶俑身上残存的彩绘颜色,经专家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成分硅酸铜钡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这种紫色颜料目前在自然界中还未曾发现,如今的人们只有在超导世界里的衍生物中发现这种紫色物质,而如此高科技合成物怎会出现并应用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二是当年出土的青铜剑等青铜兵器,埋葬于地下两千多年却依然光亮如新,后经专家研究发现这些青铜剑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可是这种电子镀铬技术直至20世纪才出现,当年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至今无人知晓。

  焦南峰:科学的严谨就在于,你不能对未知的东西下判断。我们只能说,对于这次新发掘,我们可能会找到一些新的证据,并可能就此对很多未解难题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

  最大难题是什么———

  让兵马俑彩绘依然鲜活

  新闻视点:此次发掘,最难在哪里?

  焦南峰:毫无疑问是色彩。这是一个世纪性难题,目前还只能说,尽量把影响降至最低。不过有一点可以保证,不再会是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纯灰色军阵。

  新闻视点:大多数人,直至十年前发现的兵马俑二号坑的绿脸俑公之于众,才知现今的灰色,原来不过是2200年前能工巧匠们精美彩绘剥蚀脱落后的残容。可惜!

  张仲立:那个年代太落后,人工保护竟成人工破坏……所以现在反复强调,慎之又慎!任何保护都是发掘同时的功课,因为对于任何文物而言,最重要的保护仅有一次,没有所谓发掘“以后”的事。这一次,发掘过程中就将采用现场彩绘保护工艺,让兵马俑仍因遍身施彩而鲜活生动。这项工艺是中德专家历经十余年探索的成果,2001年通过国家文物局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具体说,办法之一是选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法,综合利用喷涂、点涂、注入法等将化学物品注入,加固保护,减轻彩绘对环境的敏感度,也就是边细细清理俑体,边及时为暴露在空气中的彩绘穿上“保护衣”。

  新闻视点:怎么原理听来一点也不难?

  张仲立:就像一个临界点,你明知就在前方,可却耗尽了一辈子反复实验,一辈子也不曾到达。所以说,这当之无愧是重大突破。

  焦南峰:此外,木器发掘也是个大难点。部分木器已朽,一定得特别缓慢地小心清除痕迹,一毫米两毫米地往下慢慢清理,以免殃及尚完好部分。

  新闻视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切尔·佩塞特在参观西安古遗址时曾说,现在全球仍没有可靠的技术来保护兵马俑这样的结构。

  张仲立:如果有人说,能彻底解决文物保护技术,我可以肯定地说,那是在骗人!实现相对长久的保存,已经很了不起。

  焦南峰:举个例子。数十年前某地出土过一种弥足珍贵的丝绸,请前苏联专家抹了一种堪称最先进技术的化学用品,当时看着是真好,结果呢?渐渐地,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硬化开裂掉渣,最后灰飞烟灭。所以说,技术永远是相对的,目前发掘和保护技术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保护时间还是只能以年为单位,十几年、几十年可以,一两百年不好说,至于“万寿无疆”……(摇头)所以,我们只能说,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永无止境,难言完胜。

  发掘背后意如何———

  考古并非意味着“挖”

  新闻视点:第三次发掘,为什么与前两次相隔如此之久?

  张仲立:第一次发掘在1978年至1984年间,第二次在1985年。实际上,第二次发掘是被叫停的。一是限于技术设备不完善,二是竟发生一起将军俑头丢失案。那个年代有点特殊,考古人员尚以为文物还像从前那样完全没贼惦记,甚至可以带回办公室琢磨,但少数胆大包天者已经开始意识到文物的价值,因此趁防范意识不强时盗走将军俑头。案子其实不复杂,后来盗贼被捕并判处死刑,但发掘也被叫停了。毕竟,秦俑体量如此宏大又如此震慑心魄,世上独一无二,发掘工作自然是慎之又慎。

  至于为何在今年启动第三次发掘,主要背景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久前取得国家文物局的考古发掘资质,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发掘一号坑,有纪念意义。

  新闻视点:那究竟对兵马俑的发掘有无具体规划?发掘还要走多远?

  张仲立:具体规划仍在制定,相信今后还会继续小范围地一步步发掘。一般而言,根据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掘二三号坑的规划,主要本着三三制的原则。三分之一彻底挖开再修复;三分之一挖开后不修复,既减少可能发生的地质危害的影响,且原生态的模样也更有历史感;而另外三分之一则不挖。

  新闻视点:但就像之前所说的,技术问题难言完胜。如日本千年古坟“高松冢”,尽管保护手法先进,但美轮美奂的墓道壁画仍旧“无可奈何花落去”。因此,是不是该痛定思痛,像国际上不少专家所共识的“尽量不主动发掘”?

  焦南峰:对。其实,我们考古人更像是为后代看守这些宝贝的人,我们的责任不只是让这代人看到,还要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就是要重点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遗址,搞好科学规划。对此,我个人体会是,重大遗址的考古工作一定要做,但要少挖甚至不挖。这两点并不矛盾。

  事实上,我们对秦始皇陵的深入考古工作现在有,将来也不会停,但考古并不简单意味着“挖”。举个例子,国家文物局批准今年7月我们汉陵考古队发掘300 平方米的茂陵,但我们不是挖主陵,而是外围数百条陪葬坑的其中一些。就像瞎子摸象,摸了耳朵摸了尾巴,边上都摸齐了再来摸头,这样根据外围资料推测内部,发掘不是更准确些更有把握些吗?

  1974年,西安市临潼区晏寨乡西扬村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几个碎陶人,从此揭开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秘密。1979年,秦兵马俑一号坑对外开放,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达 14260平方米,内有陶俑6000余件,目前已发掘部分只占到主体的1/3,还有2/3的部分尚未发掘。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