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球科学》2008年第10期封面及目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15:42  环球科学
《环球科学》2008年第10期封面及目录

《环球科学》2008年第10期封面及目录

  网络时代的隐私危机

  撰文/彼得·布朗(Peter Brown)

  网络技术的革命、个性化医疗的到来……人们享受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便利。但我们要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告诉你: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隐私危机。

  隐私2.0

  撰文/埃丝特·戴森(Esther Dyson)

  “隐私”其实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19 世纪几乎没人拥有自己的房间,最隐秘的生活都暴露在家人甚至朋友面前;20 世纪,私人生活和个人资料被视为隐私而受到保护;网络时代,我们的私人生活重新暴露在公众眼前,个人资料也被网罗在形形色色的数据库中,“隐私”的定义再次被颠覆。究竟哪些信息属于隐私,应该怎样保护?当我们反思这些问题时,隐私2.0 时代已经来临。

  隐私裸奔在网络上

  撰文/丹尼尔·J·索洛夫(Daniel J. Solove)

  我们总会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成长痕迹,甚至在网友间分享最私密的生活细节。岁月流逝,我们留在网络上的痕迹却始终鲜活,并随时可能被别人挖出来,成为全世界的笑料或焦点。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是否只能哀叹:隐私裸奔在网络上?

  监听无处不在

  撰文/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

  苏珊·兰多(Susan Landau)

  以“国家安全”的名义,美国政府监听着美国国土上的通信,这已不是秘密。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当人们纷纷转向网络电话的时候,监听者也如影随形,进入了网络世界。

  隐私难隐 基因检测的尴尬

  撰文/马克·A·罗斯坦(Mark A. Rothstein)

  基因检测的价格越来越低廉,让我们看到了个性化医疗的曙光,但急剧增加的基因信息,和医院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却让我们陷入“隐私难隐”的尴尬。

  无孔不入的间谍工具

  撰文/斯蒂文·阿什利(Steven Ashley)

  窥视、监听、生物特征识别……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充斥着各种间谍工具,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防不胜防的RFID

  撰文/凯瑟琳·阿尔布雷克特(Katherine Albrecht)

  你在超市购物时,就已经被跟踪了;你刷卡消费时,身份就泄露了……RFID 标签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便利,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新的隐私安全危机。

  密码钥匙就是你自己

  撰文/阿尼尔·K·贾因(Anil K. Jain)

  沙拉斯·潘坎提(Sharath Pankanti)

  现在的我们,依靠一大堆卡片和密码来验明自己的身份,并不得不为保管这些东西而绞尽脑汁。其实,我们也有不那么容易丢失或被盗窃的东西——生物特征。基于解剖结构和行为等生物特征的安全系统,或许是防御身份盗窃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全世界数据库,联合起来

  撰文/西姆森·L·加芬克尔(Simson L. Garfinkel)

  像好莱坞大片中的谍报人员那样敲几下键盘就能找到任何人的所有信息,需要将我们所有的个人信息汇总成一份数字档案,从信用卡账单到手机通讯记录应有尽有。这既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技术突破,也让更多人不寒而栗——因为这将是隐私权的噩梦。

  加密你的数字生活

  撰文/安娜·雷相斯卡亚(Anna Lysyanskaya)

  如果前面几篇文章已让你感到沮丧和绝望,那么这篇文章或许能让你精神一振:利用最新的公钥加密技术,我们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自由活动,而不会泄露自己的任何信息。

  “守门人”应变

  信息安全厂商号称网络世界的“守门人”,当网络安全和我们的隐私都面临巨大的威胁,这些守门人召开圆桌会议,寻求应变之策。

  科学史话 History of Science

  20世纪数学与物理的分与合

  撰文/杨振宁

  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费米、陈省身……这些伟大的名字似乎已离我们渐渐远去。不过,在大师杨振宁的演讲中,这些名字,以及他自己的治学生涯,构成了20世纪数学与物理学在纠缠、分合中不断发展的传奇。

  物理大师的数学思考

  医学·健康 Medicine & Health

  神经元让我记住你的脸

  撰文/尼娜·巴布利兹(Nina Bublitz)

  在人群中认出我们熟悉的那个人,似乎是一种人人都具备、再简单不过的能力,然而在这一能力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其复杂的神经机制:有科学家认为,大脑中有专门的区域负责识别面孔;另一些科学家却认为,根本不存在专门的面孔识别区域,而是不同的神经元群负责识别不同的面孔。真相到底怎样?

  技术解剖 Working Knowledge

  干式冲印技术

  撰文/马克·菲谢蒂(Mark Fishetti)

  前沿扫描 News Scan

  葬身“日”腹

  追寻远古巨兽的分子遗迹

  抓捕额外维度旅行者

  猕猴实验风波

  聆听海水“混响”

  复兴射电天文学

  比目鱼的演变由来

  散布病菌的集体游戏

  攀登高山的树

  火星曾受重创

  LHC开机运行

  阿尔茨海默病新基因

  全球变暖加剧肾结石

  谁该死

  温室电视机

  专栏 Column

  另一种鼓声

  水火不容

  撰文/高涌泉

  生理人生

  爱是什么

  撰文/王道还

  怀疑论者 Skeptic

  俗算术和中间地带

  撰文/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反重力思考 Anti Gravity

  飞鸟投弹

  撰文/史蒂夫·米尔斯基(Steve Mirsky)

  专家解答 Ask the Experts

  为什么不法商家会向奶制品中加入三聚氰胺

  人死后细胞代谢还能维持多久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