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的转基因大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9日 16:41  商务周刊

  中国的转基因大鳄

  这些国际巨头在中国也不乏已成气候的对手。国内大部分转基因棉花的销售渠道回溯到源头,都是来自一家名为创世纪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正是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曾经在国内转基因棉花市场上击败了孟山都。

  走进位于深圳福田区的一幢办公大楼里,远远就能看见一棵硕大的由无数个棉桃装饰的大树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这里就是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所在地。作为国内转基因棉花商业化生产最成功的企业,创世纪的主营业务与收入与这棵树上所结的“转基因抗虫棉”息息相关。

  杨雅生,不高的个子,戴着黑边眼镜的他掩饰不了身上浓厚的学者气息,他正是这家转基因棉花市场大鳄的“掌舵者”。作为留美生物学博士,杨雅生同时还具备了丰富的商业运作经验,他曾经是另一家国内知名种业公司奥瑞金的创始人之一。

  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杨雅生毫不掩饰对转基因水稻市场的向往和期待。虽然相比国外种子公司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创世纪在研发方面累计投资1000万元的数字并不很惊人,但创世纪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堪与国内一流实验室相媲美的生物技术中心。创世纪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崔洪志告诉记者:“转基因水稻技术,我们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技术准备和积累工作。”

  创世纪与中国农科院从创立之初就存在一衣带水的合作关系,也是创世纪获得技术资源的一个重要保证。10年前,作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的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正式启动。1997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成功推出转基因抗虫棉技术,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国家。在深圳市政府当时卓有远见的撮合下,郭三堆带着他的技术落户深圳,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他本人以专利入股,拥有注册资金8000万元的创世纪公司33%股份,剩余股份则由私营公司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创世纪目前拥有单价抗虫基因专利权和双价抗虫基因专利的排他实施许可权,公司总裁杨雅生向《商务周刊》介绍说:“目前使用创世纪转基因技术的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90%以上。”2008年度,创世纪所销售棉种的生产规模扩大到2万余亩,销售额达8000多万元,创利润近2000万元。

  创世纪的早期业务基本上围绕着出售专利权的技术许可来获得收益。然而,由于国内专利保护意识淡薄,创世纪初期举步维艰。即使2004年郭三堆亲自上任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创世纪也面临濒临倒闭的窘境。

  杨雅生当时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奥瑞金的总裁,看到了创世纪的价值所在。“奥瑞金当时已经在杂交玉米方面经营了5年,正准备美国上市,它瞄准的下一个业务点就是抗虫棉。”杨雅生回忆说。与杨共同创立奥瑞金的韩庚辰,现任奥瑞金总裁,曾经在全球知名的种子公司先锋(后被杜邦收购成为全资子公司)担任研究院及亚洲地区技术经理,将美国种子公司的商业化运作经验搬回了国内。两人瞄准了创世纪在抗虫棉方面拥有的技术优势,入股34%,杨雅生成为被重新注入新鲜血液的创世纪公司总裁。

  “奥瑞金借鉴了先锋的商业运作模式,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我则是将奥瑞金的模式复制到了创世纪。”杨雅生说。

  所谓孟山都、杜邦等全球知名种子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就是一方面生产、销售转基因作物种子,同时利用获准的转基因作物种子专利保护出售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占领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杨雅生接手后的创世纪,也将业务重点从单一出售专利许可到种子销售和专利许可两相结合。

  2004年之前,占据中国市场90%以上的是来自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1990年代末,孟山都先与河北农业厅下属的河北省种子站以及岱字棉公司合作成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个生物技术合资企业——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随后又在安徽省成立了安徽安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这两家合资公司主要在中国销售美国的转基因棉花种子,这些转基因种子凭借其领先一步的高新技术优势,迅速占据了国内95%以上的抗虫棉市场。

  然而,由于孟山都按照国际惯例收取的几近20%的高额使用费,它们的种子相比创世纪当时主推的棉种,价格几乎高了一倍。在这样的压力下,曾经辉煌一时的冀岱公司退出棉种行业,而安岱公司所销售的大部分转基因棉花种子已经转为国产种子。从此,在国内抗虫棉市场很难再见孟山都身影。目前,中国转基因棉花生产面积380万公顷,几乎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70%,这其中90%属于转基因棉花,使用的都是创世纪的技术。在创世纪看来,自己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迫使孟山都基本上退出了中国最早商业化的转基因棉花市场。

  与创世纪关系密切的奥瑞金,目前也正在就一项转基因玉米品种——转植酸玉米走相关的审批程序。据相关人士向《商务周刊》透露,9月即将召开的国家生物安委会将通过一项关于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生产的决议,而这个品种很可能就是中国农科院主导研发的转植酸玉米,奥瑞金拥有将这种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的独家授权。顺利通过审批,奥瑞金最晚于明年就可以在国内销售这种玉米种子。

  丰乐种业水稻经作公司总经理彭家成对《商务周刊》坦言道,“创世纪已经垄断了国内转基因棉花的大部分技术,奥瑞金在转基因玉米技术上肯定要走同样的商产道路:种子销售和专利许可。”

  独占了转基因棉花的创世纪,和即将独领转基因玉米市场的奥瑞金站在一起,不仅令人浮想联翩,或许,中国的“孟山都”就此初见雏形。

  科学家与商人

  作为创世纪的创始人之一,郭三堆认为,“创世纪的模式基本是成功的,它现在的运作基本是好的”。目前来看,科研成果与商业资本融合,催生该产业的领军企业,这一模式也很可能会应用于日后从转基因专项中脱颖而出的新品种。

  然而,据《商务周刊》了解,以技术入股的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还是对创世纪颇有微词。面对记者的询问,该所科技开发中心主任吴燕民选择从侧面回答说,“以最近我们的技术人员跟澳大利亚建立相关合作为例,合作方式是由我们将此技术转让给澳大利亚,对方一次性支付500万元人民币作为我们的科研经费。这样一来,研究人员就比较高兴,因为他们的研究在这笔资金的带动下,可以进一步深入,所谓的产、学、研结合就是这个道理。”

  一言概之,农科院与创世纪的分歧主要来自于利益分配,截至目前,创世纪从未根据股权比例进行过分红。

  “企业跟科学院如何结合,如何形成一种共赢的模式,这是未来政府针对此次出台的转基因专项需要去探索的。”吴燕民指出,“这关系到我们优秀的技术如何产业化,只有更快地产业化,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才能不断地更新换代。”

  在此问题上,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农业经济政策的黄季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对《商务周刊》说:“国家应该多采取科研奖励的办法,鼓励科学家研发的同时,使得后者不再急于为了获得经费自己去推广技术。为什么现在抗虫棉市场存在参差不齐的几百个品种,不论批准不批准都上市想搞产业化。这是因为研究人员都想推广自己的品种。”而针对企业,黄认为,“通过技术拍卖由企业直接买断,获得的利润,不论做科研还是作奖励,都不会产生创世纪这样双方都‘叫屈’的现象。”

  创世纪的模式也引起了一些下游企业的不满,它们对创世纪按照美国运作方式收取专利使用费感到不解。丰乐水稻经作公司总经理彭家成就曾经向《商务周刊》抱怨说:“国家花钱给科研院所研究,然后企业通过合作或者买断的方式获得这些技术专利,后者到处收钱,我们认为并不合适。”

  “但跨国种子巨头的全球运作模式,确实是通过专利垄断获得高额利润。创世纪作为吸收了海外运作经验的种子公司,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杨雅生认为,“相比孟山都高达20%的使用费,创世纪仅收取2%不到。然而,孟山都一年能够获得几亿美金的专利许可收入,创世纪一年这方面的收入很难超过500万元。”

  除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需要与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生产相配套的还包括一个规范的种子市场。即使作为转基因棉花的龙头企业,杨雅生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每年出现在转基因棉花市场上的上百种名目繁多的种子。“只有在一个有序管理的市场上,种子公司才会在健全的体系下维护自己的信誉、推出优质品种,同时,更先进的农业技术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农民和中国的农业才会真正获利。”曾经碰到农民“恳求给点好种子”的黄季对此感触颇深。

  事实上,无论是技术研发、安全管理还是商业化生产,转基因专项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序、渐进地实施,因为,伴随着棉花、玉米、水稻等的大门依次打开,中国的转基因产业不仅机遇在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