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粮食乙醇能否解决石油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 10:32  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蒋秀娟 实习生马俊虎

  您是否在为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而懊恼不已?在不久的将来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随着非粮食类乙醇技术不断获得突破,乙醇对石油的替代率可能会更高。请关注———

  如今,各国的科学家都在为能够取代石油的新能源而绞尽脑汁,非粮食类乙醇因其环保、成本低的优势,正成为世界各国生物燃料产业创新的“燃点”。

  5月29日,国际经合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到2017年,全世界的乙醇产量将是2007年的两倍,达到1250亿升。该报告还指出,政策上的支持,油价的攀升,都会强烈影响未来对生物燃料的需求。而这种上升趋势将导致全球粮食价格的继续攀升和减小粮食在食物和饲料中的使用率。

  那么,在未来10年,以家用和农林废料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究竟能不能取代粮食乙醇,实现大规模的商业生产呢?

  各国积极寻求石油替代品

  燃料乙醇作为汽油的一种新的替代品,因其更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受关注。这种燃料当和普通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后,不但不会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然而,由于生物乙醇的生产原料广泛采用甘蔗、玉米的糖分和淀粉等食用物质,供应量受到很大限制。不久前,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报告称,发现了特殊真菌高效分解植物纤维的机理,这可能使生物燃料遭遇的“能源与人争粮”难题得到破解。据英国《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介绍,借助于破译里氏木霉基因组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发现,里氏木霉有一些基因能够编码产生一种特殊的酶,这种酶能够帮助把植物纤维素高效分解成单糖物质———生产生物乙醇的极佳中间原料。诺维信公司的科学家约埃尔·谢里说:“利用这些信息将使利用纤维素大批量生产出生物燃料和其他化合物成为可能。”

  此外,日本本田汽车公司也与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简称:RITE)合作,共同开发出了利用植物非食用部分作为原料制造生物乙醇的新技术,并有望利用生物乙醇生产系统进行批量生产。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利用非食用的植物茎、叶等软性生物有机物中包含的植物纤维素制造乙醇燃料的技术基础。本田公司解释,软性生物有机物在狭义上是指家畜粪便、废木材,以及去除了食用部分之后的植物残渣等。这些物质原本是由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有机物,因此这些物质燃烧后不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属于节能环保的原料。而植物纤维素是植物纤维质的主要成分,约占天然植物质的2/3,因此原料来源很广泛。

  利用后备土地资源种植作物

  最近几年,全世界燃料乙醇生产的发展速度已超过石油生产,但在我国,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是非粮食作物原料布局分散,以目前的供应量很难满足生物燃料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国内企业利用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技术比较成熟,但对以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技术还了解不足。我国现在80%%的乙醇原料是谷类,如果消耗过多的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势必会挤占用于生产食物的耕地面积。为此国家提出坚持“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种植非粮能源作物。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田宜水认为:“利用后备土地资源种植非粮能源作物,提高能源作物的单产以及间套种、替代种植等方式,2010年燃料乙醇的可供应量约500万吨,2020年燃料乙醇的可供应量约2000万吨,可以满足近期发展需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非粮食乙醇能否解决石油危机
·非粮食乙醇能否解决石油危机(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