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国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震灾害评估工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 09:39 科技日报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杨纯) “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四川汶川7.8级强烈地震后的实际损失情况,遥感应用技术派上了大用场。”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魏成阶今天介绍了采用遥感技术进行地震灾害评估的五大重要指标。 魏成阶表示,四川地区发生的地震究竟破坏程度有多大,可从五个指标考证。首要指标是建筑物倒塌情况,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分街区搜索,并估计当时的情况是上班还是休息,能够通过模型计算出来多少人员伤亡。而类似于烟囱、储油罐等构筑物的倒塌是衡量地震灾害评估的第二个指标,对于这个指标破坏程度,一般用基本完好、破坏和倒塌三类来作判定。与震后灾民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指标是生命线工程:比如水、电等破坏程度。这些工程是否完好涉及到人民震后的日常生活。出现滑坡、泥石流、地震裂缝的场地灾害也是衡量地震灾害的一个重点。此外,震后带来的次生灾害也是灾害评估不容忽视的,它有可能会加速伤亡。比如说震前是好的,震后水库大坝垮了,地震没伤亡的被水淹死了。再或者因地震过程中煤气、电引发的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这五个指标,科研人员基本可以通过遥感图像数据的分析来解决,解决不了的还可以通过基础地理数据库数据复合,进行综合的分析后解决。 据悉,上述五个指标是“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系统”科技攻关项目的重要成果。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