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讲堂回顾:消退的冰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 15:40  新浪科技
CNG讲堂回顾:消退的冰川
主讲人:秦大河老师

CNG讲堂回顾:消退的冰川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 单之蔷致辞

  3月31日晚19:00-20:45,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做客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为公众讲解气候变化与冰冻圈。

  主讲人: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气象局局长。现任中科院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地理学家,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多次参加、主持南北极、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地区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以下为讲座实录:

  秦大河:谢谢主持人,感谢对我的详细介绍,有的连我自己都遗忘了。很高兴来到地理所,因为我们国家地理杂志的邀请,来地理大讲堂讲气候变化科学的新进展,首先我是一个地理学家,其次我在气象领域更多是做业务和领导工作,虽然我是中国气象局的,但是现在我已经退下来,现在我是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以来,我从事了13年IPCC的工作,担任主席团成员,和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共同担当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这项工作还没有结束,到九月份可能会告一段落,最后我们会转入第五次评估报告。

  今天我的报告谈谈气候变化科学的新进展,实际上谈的是气候系统变化科学新进展,我们知道,气候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冰冻圈,我给大家介绍冰冻圈的一些新进展。

  大家知道,近百年来,特别是以瓦特发明整蒸汽机为标志的人力工业化以来,我们地球正在进行一场以变暖为特征的变化,不是温度增加了一点而已,实际上影响到全球的环境,比如说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冰冻圈退缩,这个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影响了科学、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各国的政府十分重视,使的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变成了由自然科学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

  我们在气候方面,去年研究气候的气氛很热,去年IPCC发表了三个报告,第一组二月份在巴黎发布,我是第一组的,第二组四月份在布鲁塞尔发布,第三组五月份在曼谷发布,后来十一月份又发布了IPCC第四次评估的综合报告,那个报告结束不到一个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就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进行,产生了巴厘路线图,巴厘路线图是典型的政治谈判、协商和妥协的层面,IPCC是政治谈判的科学基础,这一点我特别的强调,当代科学,特别是以气候变化这样的科学为特点的自然科学,它转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决策政治层面,何等之快,不到一个月,我认为这在当前,对我们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工作者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机遇,使得我们的工作非常的超前,使得我们的工作有很好的出口,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机遇。

  今天我先谈四个问题,介绍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主要结论,第二部分谈谈气候变化对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影响。第三,我要谈谈冰冻圈,最后谈谈汇报一下IPCC的工作,一些片段。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是一个科学的专题,它在1988年由联合国的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起组织,开始了对气候变化进行评估,中国气象局前任局长邹竞蒙先生当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他是IPCC工作的最早的倡议者和领导者,可以说中国在IPCC工作一开始已经做了很好的贡献。

  从88年开始,IPCC发布了四次科学评估报告,第一次FAR(1990),SAR(95)、TAR(01)、AR4(2007年2、4、5月),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是在中国上海发布的,去年2月2日在法国巴黎通过了政府评估,第一工作组谈气候变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础,说穿了,它是给后面的影响和适应减缓定一个基本的格调,所以第一工作组被认为是IPCC的核心,我们很高兴,中国和美国就竞争来讲,我和他们的那个专家代表两个国家,竞争到了这个组织的联合主席,从而为第二第三工作组和综合报告打了一个很好的底子,他们共同为联合国气候公约提供科学依据,所以IPCC是一个科学团体,但是用户直接影响决策,影响国际社会的政治格局。

  我们今天谈谈科学,看看第四组评估报告,IPCC WR1,主要科学结论是些什么样的东西,今天除了一些老先生和研究生之外,我相信一部分不是专业的,我先说几个基本的概念。

  第一什么是气候系统,我们认为,大气的上表面,我们上表面,我们头顶上10公里、20公里的高度,称为大气层的上表面,在一定的时间内,我们上表面的能量输入和输入输出是一个常量,所以我们把它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大气圈,水圈,海洋陆地水,还有生物圈、包括海洋生物、陆地生物,还有陆地表面,我们叫岩石圈,以及高山高原地的冰川、积雪、海冰、冰盖,五个圈子组成,在这个系统之内,在上表面之下,这五个系统叫做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冰雪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反映在近地表的大气层里,有很多的特征。影响到我们自然条件、自然环境。

  大家说没有听到冰冻圈是一个专门的圈子,是的,按照固定地球的分类,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水圈包括液体水和固体水,但是在气候系统里面,因为液态水和固态水对热量能量的平衡完全不一样,他们在循环时,对气候的影响不一样,所以气候系统里面,是把水圈里面的把液态部分和固态部分截然分开,成为冰雪圈和水圈。那为什么叫冰冻圈呢?在中国,我们叫冰冻圈,是因为中国兰州有一个冰川冻土研究所,实际尽管我们叫冰冻圈,真实的含义是讲所有的固态水,是讲冻土里面的固态水而已,这个地方我做一个说明。

  今天我讲讲气候变化,天气和气候是有区别的,天气是气象局管的,天气动力学、气象预报,是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像刮风、雷雨、冰雹、台风、海潮,是短时间的,时间从几秒钟到几天,西方一些科学发达的地区甚至是15天,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一般是5—7天,三天之内比较可信,三天之后可信度会降低。什么是气候呢?气候是常见于天气的平均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段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表征,由冷暖干湿等来反映气候基本特征。

  气候对天气来说是一个大的背景,反过来说,天气作为时间的延续,平均状态就是气候,今天我们把这个讲清楚,我谈的是气候变化科学,而没有谈天气,而它又离不开天气

  我们地球如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比如三五十年,或者百年,得到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春夏秋冬,地球自转、公转,我们有一个统计的概念的计算,学自然地理也好,学天气也好,你都知道这个数字,我们知道,达到大气的上表面,热量为370W/平方米,真正用于加热地表的只有288W/平方米,如果考虑云的效应,非常复杂,平均大气和地表吸收240W/平方米太阳量。

  什么是温室效应?这是海洋、陆地,70%:30%,大气圈有一定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汽,这样一些温室气体,水汽是温室气体。水蒸气不是温室气体,如果地球没有大气旋和温室气体,我们的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负18度,有了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和这样的大气旋,我们地球的平均温度大概是正15度左右,是一个常量,这个温度非常有利于人类生活、生产、生存和繁衍,太阳短波辐射,有240W用来加热,然后通过长波辐射反射出去,保持一个动态平衡,保持一定量的、适当量的温室气体,如果温室气体有变化,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举个例子,比如说二氧化碳这个温室气体增加了,我们通过理论计算,如果二氧化碳是常量,长波辐射240是保持动态平衡的,如果二氧化碳增加一倍,我们通过计算,短波辐射不变,通过辐射强迫,使得地面有1.2度的增温,才能适应二氧化碳的加倍,而使短波长波辐射保持平衡,这样温室效应一个很简单的计算,注意我仅仅以温室气体里面,除了水气,对二氧化碳做了两倍,发现地表会升温。

  气候系统变化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然原因,一个是人力为活动,比如海陆分布,火山活动,太阳活动,长周期的,有十万年的变化,两万年的变化等等,太阳活动也有11年、22年的周期,还有火山喷发的气溶胶、喷发的二氧化硫等等,使得地球的入射的短波辐射减少,地球变冷,进入地球冰球时代,这是自然原因。

  另外一方面,我们说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主要温室气体发生变化,还有土地的利用变化,气溶胶,人类活动、都能够引起气候的变化。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人为原因,我们不过多的涉及自然原因。

  我们接着看,刚才我讲了,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一个,我们看看,怎么样沿着这个思路下去,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主要的六种,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等,没有说水汽。就是除了水汽之外,主要的六种气体,它的增温效应如果按100%算的话,那么二氧化碳是最厉害,占六成左右,在大气圈中生存的时间是几十年到几千年,其他的有的很短。全氟化碳可以存活5万年,气候变化公约非常的重视温室气体,首推就是二氧化碳,大家就知道了为什么要减排。还要注意一点,二氧化碳的生命周期特别长,现在我们地球变冷变暖可能和几百年以前某些人劳动的结果有关系,这为政治谈判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奠定了科学基础。

  我们再接着看二氧化碳,在50年以前,1957—1958年,各国科学家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其中美国科学家在夏威夷的Mauna Loa观象台测量的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那时候是315ppm,这是体积容量,2006年5月已达到385ppm,这时观测的事实,我可以告诉大家,大气圈是动态的,有很强的均匀作用,一些物质在大气圈里面,如果运动到对流层的底部和平流层的底部,大约两年就可以在全球均匀开,所以误差很少,基本上代表了全球的状态。

  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青海共和县境内的瓦里关,90年代初开始观测,结果也是类似的。世界气象组织像瓦里关这样的气象站有26个,称之为全球大气的观象台,测量是非常严格的,有一个小组,一直在飞,每三个月做一次校正,所以测量的结果在全世界是统一的,只有瓦里关这一个站是在陆地内部,其他的25站都在不同纬度的海岸地区或者海岛上。

  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的50年是增加的,在过去的更长时间,我们在南极洲Law Dome进行观测,冰芯资料显示的近1000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冰芯里面有气泡,根据它一些特征能够估算出气泡的年龄,是大气圈里面衡量温室气体和杂质的一个载体,冰川学为全球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我们从公元1000年到2000年的图示可以看到,在过去的1千年,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基本上保持在280左右,到这个地方开始上升,57、58年一直在上去,过去一千年里面,1750年之前,他们基本上保持在280左右,后来我们获得了更长时间的冰芯,我们在一个地方找到了,是在南极东方站(Vostok),测量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这个地方搞了一个3千米的冰芯,他们做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曲线,这个曲线非常有意思,是一个好的结果,1999年发表在《自然》上,现在频频出现在报纸杂志甚至美国副总统的政治报告中。

  看看这个图,两个方面,第一,在过去的42万年里,地球的温度由4个变化周期,一个周期大概10万年,正好是地球公转的周期,同时又10万年一周期。第二个特点,反映在每个周期里面,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是是100PPM,从180—280,相应的温度6度、8度,最高10度。而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二氧化碳年度下降了,这是自然变率,但是不幸,它们不但不下来,反而一个劲的往上走,这是人类影响自然的重要证据,在三、四年之前,以法国为首的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内陆冰盖上做了冰芯,说83万年以来,这个二氧化碳的浓度现在最大,仍然是最大的,就是在50年、千年、十万年、百万年,我们现在是一个空前的高值,而同时全球在变暖。

  IPCC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谈三个方面,为什么会发生气候变化?未来的变化将来是什么样?看一看,观测问题、归因问题、预估问题,我简单的做一个报告。

  我们全球观测的事实证明,气候在变暖。19年以来,从1988年到2007年,从IPCC第一次评估的报告可以看到,这段时间,50年代降温,40年上升了,然后第二次评估报告,结果继续上升,第三次评估报告是2007年上升,所以过去50年里面,我们会看到,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持续上升。是不是因为大气圈变暖了呢?我们认为不一定,除了大气圈温度在上升之外,我们也观察到在水圈、海平面上升。我们知道,海平面上升有三个要素。第一,大洋的洋层发生构造运动,那么水面就上升,所以在百年千年的尺度上,我们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50年的时候,我们忽略不计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固态水、积雪、冰川、冰盖融化到了海洋里面,海平面上升。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已经观测到,海洋3000米的地方温度已经上升了,海洋温度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也是海平面上升的重要部分。第三个原因,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积雪面积在减少,这三个要素同时反映了全球是变暖的。

  我们观测到大气圈中水汽的含量增加了,水汽是第一个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这里面没有多说,因为它太自然了,特别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个地方的大气当中的水汽大量的增加了,相应的,中高纬地区,因为温度的问题显得更加明显。因为温度高,绝对水汽的含量少,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变暖在高纬地区比低纬地区多、严重。

  还有一些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我们说变暖是勿庸置疑,这个资料可以看到,是19年以来,数千名科学家长期奋斗算出的结果。

  我们给了一些数值,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而1901—20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6摄氏度。海平面高度1961—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1.8毫米/年,1993年—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为3.1毫米/年。

  另外积雪,指中国以北的北半球,积雪基本稳定,个别的地方一直增加,我们也测到了温室气体,我们给出了一个实际的数字。这个像高尔夫球的杆子一样,变化非常的厉害,充分的说明了人类燃烧,导致了这样的情况。

  关于温室气体,50年以前的记录,基本上来自于我们冰川工作者,其中有一个东方站,是非常著名的,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里面,是一个经典性的地点,这个地方是3800米的海拔,在南纬78—79度之间,曾经创下过地球最冷最低的温度,负93度,是20世纪60年代创的,Vostok Station。这个就是打冰钻的塔,这个地方又缺氧气、又缺暖气、饥寒交迫,而且苏联的伙食非常的不好,我在那儿住了三天,赶快走了。他们最好的食品就是河南新乡的猪肉香肠,这个科学家,大概比我小七八岁,他干了一辈子,做了非常卓越的成绩。

  这套钻机系统是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的一个团体,这些人终身在做冰钻工作,这和打地质钻完全不一样,这些人确确实实都是无名英雄,这个站出名了,但是打钻的这个矿业队伍人们几乎不知道,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是中国钻,可以搬动,这个是机械的,俄罗斯的钻探技术很厉害,下去能够拐弯,前苏联有这个本事,我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这样的技术。

  这是中国的新型钻,这是我们得到的一些冰芯。

  这是法国格伦诺布尔科学研究中心,就是冰川与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这两个人年龄和我差不多,今年大概有80岁了,身体很好,他们这支队伍很了不起,最初50年打钻的时候,在进行地球物理学研究的时候,根据冰地变形、照相,然后推算底下有冰下湖泊,最后一探测,发现果然有。

  这个人是第一届泰勒奖的得主,就是发现了冰芯里面的气泡,并且把它们能够提出来,测出了二氧化碳甲烷的含量,给出了大气的成份,这项技术1986—1987年才完成,他们真正花了二三十年,他们很骄傲,他们说我们是NO.1。他们要来上海参加一个会,虽然他们是NO.1,但是本人是主席。

  他们把所有的气泡压到冰界上,文学家说它是会唱歌的冰,如果在极地,海湾里面一片噪音,就是气体释放的,可惜没有办法搜集,如果想搜集出来,要费很大的力气,确定雪到冰川的演变,它的畅通期、滞留期、封闭期,这样一个函数,在美国就是四五个PHD的博士论文,非常精彩。上个世纪80年代,这些人都是气候变化探寻完冰川学,现在都成泰斗人物了,这些人的年龄都被我大,非常的有名。

  科学工作来自于一丝不苟的钻研,这些工作我们有些人不大瞧得上。恰恰在我们瞧不上的地方,他们获得了突破。所以法国人为此而自豪。

  我讲什么是辐射强迫。刚才我们说,大气中保持地球表面温度湿度的那些温室气体和一些气溶胶,保持了一个入射的短波辐射和长波的辐射,如果这些东西发生变化,地球会变暖,怎么变化呢?如果大气成份发生变化,会影响到辐射。强迫就是原来保持地球表面湿度的入射和反射的辐射被人为的破坏了,我这样一解释,你们就明白了,这种辐射强迫使得我们出现了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所以IPCC做大量的工作,一直在追求这个定量的解释,从第三次评估报告以来,我们有了进展。

  我们看这个图,这个图很重要,讲了一个什么呢?第三次报告以来,在人类活动对气候增暖和冷却作用方面的理解加深了,就是辐射强迫的变化,一个是自然的,一个是人为的,人为的长生命的温室气体,含有臭氧,甲烷、水气,地表反射力、以及气溶胶,还有飞行尾气搞的出来的东西,这些都是人为的。那么自然的,1750年以来,太阳辐射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大气圈外面进来的东西有没有变化?我们以前谈论过这个问题,第四次评估报告一大批科学家把这个作为一个数量,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往前走。

  这是辐射强迫的数值,你可以看看二氧化碳1.66,区间是1.49—1.83,我们把人为的东西全部∑一样,得出1.6,同时,我们也算出来,太阳辐射度的变化是什么?0.12,这两个数字迄今为止,得到比较一致认可的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界的影响,1.6和0.12,我们认为,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与自然界比微不足道,只有6%,因此说,人为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是勿庸置疑的。这一部分东西,我们认识的很不够,比如关于臭氧,关于甲烷、气溶胶、云。云非常的复杂,捉摸不定,可以把短波辐射反射回去,变得冷了,对长波辐射会打回来,变热了,究竟有多少,我们不清楚,所以很多东西有认识不足的时候,所有的观测并不是气象工作者一家的事情,是气候系统各个学科研究的东西。

  这张图是我要隆重说明的,让青年科学家好好的琢磨的。如果你是一个学生,你会得到启示,不要做重复的工作。

  我们认为过去50年,世界变暖,很可能是人为活动引起的,我有四句话总结一下。

  第一次(1990年)我说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

  第二次评估(1996年),定量表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能力仍有限,且在一些关键因子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各种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

  第三次(2001年),新的、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66%以上可能性),第四次(去年)说,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的可能性)

  发生概率的表述方式。

  几乎可以肯定,大于99%;

  很可能90%—99%;

  可能66%—90%;

  多半可能50%—66%;

  或许33%—50%;

  我们说预警(几乎可以肯定),预报(很可能、可能),预测(可能—多半可能)。

  最后看一看预估,预估很复杂,根据人类社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文化教育这样一些经济、社会和这种指标连通气候模式进行预估,预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是个综合指标给出的东西,经济社会的指标涉及的问题很多。

  根据预测,21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格陵兰冰盖可能会出现大的变化。但是有一条,即便按照现在的情况,在千年以后,格陵兰冰盖才会出现12万5千年的情况。

  南极情况更加复杂。第一观测数据不知道,第二关于冰质动力学变化的根本机理、阈值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现在的结果,南极和北极是不一样的。

  刚才我谈到,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在几十年几千年,所以即便现在我们人类社会不盖大楼,不烧石油、煤炭,我们地球保持升温,海平面上升和冰冻圈消退的状况也要持续千年的时间。

  我们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现在升温很厉害,几乎在高纬比较严重,这是本世纪末,这是2003年,有一点要说明,我们经过几次评估报告,试图对降水丰富的地区进行预估,可以看到,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很可能增多,而多数副热带大陆地区的降水量可能减少。

  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方方面面很多。

  极端天气事件数量会增加,强度会增加,老的气象工作者都有感觉,最近几年碰到的强台风,是中国有观测以来最强的。

  说一些事实,去年东北地区出现了很强的降雪。

  华北干旱非常的明显。淮河领域水污染,重庆06年大旱。暴雨引起一些泥石流灾害,强对流天气频繁,极端天气不仅是暴雨、干旱,强对流天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中国,气象死亡的第一是台风,第二就是洪水,暴雨洪水造成了泥石流,死亡都是三位数,而雷击也是三位数,这是去年重庆的数字。打到学校里面,7人死亡,43人受伤。

  还有2003年、2004年,一些人在避雨,一个雷打来,全都死了,夏天在田野里的,经常会发生雷击事件的死亡。

  还有强龙卷风,高温地区,去年7月份,江南华南温度35度的天气持续了15—21天,天气奇热。

  去年的冰冻灾害,总理亲自去了广州,时间是1月10日—2月2日,有的地方是50年一遇,有的是百年一遇,冰冻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说自己的一套。

  这是大气环流图。

  水汽和天气变化有关系,极端气候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联性。温度升高,会增加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水分循环加快,原有气候模式的平衡被打破。

  这个地区大气当中的水汽增加5%左右,了不起的数字。北极冬季风特别的强盛,维持在这个地方不动,西藏、内蒙古的雪虽然会冻死羊,但是现在干旱得很。

  这个江南的丘陵山岭是加剧这场灾害强度的重要地理因素,我们随工作组到了一线,发现很多干部缺乏最基本的地理知识,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度,都不知道,有些人不知道南宁在什么地方,他就是南宁土生土长的干部,这是一个遗憾,对我们地理工作者也敲响的警钟,你们为什么不搞好地理教育?初中的地理没有学好。

  天地和人是我们国家的产业,这是现在发展的特点。这个时候是春节,又是民工回家,你看看广东车站,维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群人,所以温总理亲自拿喇叭在这里讲话。

  对地理因素和累次叠加的放大效应从上到下估计不足。

  生产事故,自然灾害,飞机场关闭了,电也没有了,都是一场事故,调来了警察,调了8千警察,才把这个队伍维持住了,这是天地人,加上中国特色,没有一两亿的农民工,哪有这样的事,如果是一百年前,就在家里呆着,也没有这样的事,典型的中国特色。

  我们应当认真反思,应该做检讨,应该考虑一些问题。这是对我们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科技工作者,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的考验,都有检讨的必要。

  气候变化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这有一个图,我们估计了中国的小麦、稻米、玉米三大作物,几乎都是减少的,灌溉的冬小麦是增长的,但是这个地方没有给出袁隆平先生的生物工程。如果水很少,照样可以增收,那样更好。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森林覆盖度,我们国家也减少了,湿地减少,草原退化,现在的草原大家都知道,不承担为我们提供商品的义务,主要是提供生态保护,因为中国的全部畜产品加起来,不如山东省一个省畜牧养殖提供的畜牧产品多,沙漠化也一样,我们认为局部好转,整体扩展。全球变暖影响人类健康与人居环境。

  我国海平面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近50年,速率1.0—2.5毫米/年,影响河口湾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经济。

  我们应当采取一些对策。假如海平面上升30厘米,我们不采取任何的措施,淹没的面积将达到5500平方公里,如果注意到防波堤,我们会发现只有1000平方公里出头会被淹没,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气候变化。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CNG讲堂回顾:消退的冰川
·CNG讲堂回顾:消退的冰川(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