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全球暖化导致性别失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02:44  新京报

  全球暖化导致性别失调

  卵在自然条件下的孵化温度正逐渐提高,这可能使它们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正如查尔诺夫和布尔指出的,温度决定性别不是大自然怪异行为的结果,而可能优化后代数量,赛尼通过自己的实验证明了这点。在同时展开的实验中,赛尼等研究人员还对比了自然孵化温度和人工孵化温度下,个体的存活率,以验证后代的数量是否达到最优化。

  为此,研究人员采用激素手段刺激杰克龙排卵并孵化出后代。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发现自然孵化的雄性杰克龙在交配和传宗接代方面的能力是人工孵化个体的5倍到10倍,而自然孵化的雌性在传宗接代方面的能力是人工孵化个体的4倍到5倍。“所以,孵化温度使每个性别的繁殖成功率达到最优化,而且,从本质上讲能产生正如查尔诺夫和布尔所预测的性别。”赛尼表示,研究小组的数据同“查尔诺夫—布尔模式”匹配得如此漂亮,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赛尼研究成果一经发表,30多年前提出此理论的布尔也发来了电子邮件,祝贺他证明了这一理论。

  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动物馆的技术员乔轶伦很能理解研究人员的这种惊喜之情:“温度对性比的影响作用,在现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日的饲养中,乔轶伦等人借助温度决定性别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控制着北京动物园内各种爬行动物的性别。

  在长期的爬行动物饲养、繁育实践基础上,乔轶伦总结出温度影响爬行动物性别的三种情况。

  第一类,当受精卵孵化温度较高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反之,则多发育为雌性个体。这一情况多见于蜥蜴类。如豹斑壁虎(Eublepharis macularius)的受精卵在32℃-33℃时,大多发育为雄性个体,而处在24℃-27℃时,则多发育为雌性个体。

  第二类,与第一种类型相反,受精卵孵化温度较高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反之,则多发育为雄性个体。这一情况多见于龟类。例如,欧洲池龟(Emys orbicularis)的受精卵在30℃时,多发育为雌性个体,处在24℃-28℃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

  还有一种中间类型,当受精卵处在孵化温度范围中等水平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如果处在孵化温度范围内偏高与偏低时,发育为雌性个体的可能性较大。例如日本壁虎,当受精卵处在孵化温度中等水平28℃时,多发育为雄性个体,如果处在24℃与32℃时,皆发育为雌性。

  乔轶伦解释说,这些分类结果来源于饲养经验,科学家也在通过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过证明。现在,这种现象确实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那些没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爬行动物在高温下会繁育出单一性别的后代。那么,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它们的卵在自然条件下的孵化温度正逐渐提高,这可能使某些爬行动物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并进一步影响该物种的繁衍。

  当然,我们也可以采取人工孵化的方法来控制物种的性别。然而,赛尼等人的研究却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自然孵化的后代在传宗接代方面的能力,明显要比人工孵化的强。乔轶伦指出,相关研究可能会影响到这类爬行动物的保护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爬行动物的性别选择:温度影响到性别发育
·30年前的一个理论
·杰克龙的生育之谜 
·全球暖化导致性别失调
·温度决定性别致恐龙灭亡
·两性之别,花样演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