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清华学子初赴极地科考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13:21  科学时报

  2007年11月29日,当赴南极进行第二十四次科学考察的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停靠的时候,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4级博士生马豪下船,给该系学生组组长曾志发送了一组照片。照片上的他站在航行中的“雪龙”号上,用双臂展开迎风飘扬的紫色校旗,背景是一望无际的蓝天和大海。

  作为首名乘科考船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清华在校生,马豪此行参与的课题属于中美极地科学合作“南大洋碳循环观测研究”和国际极地年(IPY)“南北极碳通量比较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面海上科考的挑战

  “如何尽快适应船上生活并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取得丰富翔实的科学资料,这是对我最大的挑战,也是我此行的中心任务。”马豪在通过卫星通讯发来的电子邮件中这样说。

  2007年11月12日从长江出海口出发后,马豪就开始了定点取样工作。每航行5个纬度,他就要用绞车将1米多高、20升的采水器从4米多深的海水中提上来,再利用安装在船上的放射性同位素分离设备,对样本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沿途海域表层海水中“颗粒有机碳”的输出通量。

  看似并不非常复杂的实验,在海上进行却需要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海水样品具有不可重复性,一旦错过采样地点,对整体数据的影响将不可挽回;20升的采水器需要三个人提起来,而南极又是天寒地冻、考察船甲板结冰,马豪每次都冻得手脚僵硬;晕船造成的眩晕、呕吐、睡眠不足也是马豪必须克服的困难。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航行,马豪已经完全适应了“雪龙”号上的生活,形成了非常规律的作息。船上讲解赴南极科考知识的 “南极大学”开课以来,他每天下午3点都去听课,还作为南极大学的“教授”给全体队员作过一次题为《海洋碳循环现场观测技术》的报告;为了保持充沛的体力,马豪一般会在晚上11点半吃夜宵;船上的图书馆也成为他在科研工作之余的一个好去处。

  “如何更高效地做好实验,更好地完成课题任务,是我在‘雪龙’号上经常思考的问题。我也非常想念在远方的母亲和女朋友。”马豪说。2007年11月12日启程,2008年4月回国,马豪此次赴南极科学考察将为南大洋碳循环观测研究提供珍贵的第一手数据。

  让清华的优势学科走向海洋

  赴极地考察,是清华核科学与海洋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一部分。从2005年开始,清华工程物理系开始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开展实质合作。目前,核技术已经在海洋科学、极地科学和世界气候研究等应用方面取得了进展。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任唐传祥说,海洋科学是21世纪很有发展前景的一个学科,而核科学在这个领域内会大有作为。工程物理系正致力于搭建核科学与海洋科学交叉的平台,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更多的项目支撑,也为核科学探索新的学科增长点。

  清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工程物理系教授程建平说,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器,南极科学考察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送学生去极地进行科学考察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只有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去,他们才能得到真刀真枪的锻炼。为了培养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学校都会设法解决。

  如果说马豪是清华在校生赴南极考察的第一人,工物系2005级博士生余雯将成为清华历史上第一个赴北极进行科考的在校生。她将于2008年6月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当初争取北极科考名额的时候,她还经历了一段小小的波折。因为顾及到女生出海考察多有不便,体力上也不如男生,所以工程物理系一度考虑不让余雯参加这次北极科考。倔强的余雯为了让系里改变这个决定,多方查找资料,终于在北极科考的名单中找到了女性的名字,这成为她驳倒“女生不便去极地”论点的有力证据。

  “我是主动报名参与‘北冰洋的碳循环模式’课题研究的,因为这个课题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此行需要研究北冰洋海区碳通量的分布,包括二氧化碳从大气到海水、从海水表层到深层的输送,最后固定到沉积物的循环过程。”余雯说。

  作者:周襄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