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从仰望天空到走进宇宙(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03:56  第一财经日报

  而直接促进了“仰观天文”的理论转化为实用技术的,是二战之后“大科学”的兴起。所谓“大科学”就是以国家或者大公司的组织、资金力量为支持,把成千上万科学家、工程师以及许许多多协调起来,分工合作完成重大课题突破。被称为大科学典范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又恰恰是用于“天上”的。整个阿波罗计划从1969年开始到1972年结束,历时多年,动员了2万多家企业、200多所大学以及80多个科研机构,总参与人数达30万人。整个工程没有开发一项新技术,全部通过已有技术的集成,就完成了人类登月的壮举。阿波罗最大成果不在于理论的发展,而在于探索成熟理论大规模转化为实用技术的模式。正是由于这些模式的成形,才有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从阿拉莫斯到华尔街”的转型,来自天空的理论变成金融实践的利器所带来的金融革命,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新经济”创造了可能。

  可见,宇宙不但是人类精神前进方向的永恒指引,也是支撑人类经济前进、科技进步的“总源头”。因此,美苏冷战时期,最大的竞赛方式,就是把大把大把经费投入到看似“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太空竞赛,从1957、1958年苏美竞相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1962年各自把第一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到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升空,人类开创了走进太空的新时代。也就是这个时代,经济从工业时代飞速进入了信息时代,而探索天空的技术,无疑是这场巨变的“火车头”。航天,也成了大科学时代的象征。值得我们高兴的是,随着神舟五号的升空和嫦娥一号的“奔月”,中国也有了自己的科技进步“发动机”。

  走进太空之后,当代人类对“天”的探索已经进入了科学考察与探索和平利用方式的新时代,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与近地空间科考成为三大主题。其中,选址中国贵州,建造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的SKA计划,将与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一起,成为探索宇宙起源的领先项目。而从美国1962年启动的“水手”探测器计划探测金星开始,到今年1月赫尔墨斯“星使”发回水星“暗面”照片,数十颗行星和彗星探测器表明:大科学的探索正取代书斋中的冥想,成为人类“仰观天文”的主要方式,而他们也可以看作是人类未来大规模进入太空的“先驱者”。

  有观察家预言,“信息革命”之后,人类将迎来“第四次浪潮”——太空时代。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可以看作这一浪潮的前兆,而随着月球上存在水源的确实证据的取得以及“月球南极永久基地”计划的提出,太空时代的到来似乎已出现一缕曙光。

  (杨问天 科技杂志编辑)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从仰望天空到走进宇宙
·从仰望天空到走进宇宙(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