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光子操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00:14  《环球科学》杂志

  光子操控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光子操控
微小环路可以控制光波脉冲

  新技术能对光子进行不可思议的操控。

  电脑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何在芯片内部传输流量越来越大的信息,就成了一项艰巨的挑战。光子元件的出现或许能解决这一难题,它使用的是光脉冲,而不是慢得多的电荷包。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制所谓的硅光波导(silicon optical waveguide)。在这种器件中,光线沿着两条通路之间波导脊传播,就像沿光纤传播一样。

  但是,这种光学互连设备必须在精确的时刻发送数据,所以需要对光脉冲进行可控延迟。一种方法是将光脉冲引入用波导制成的微小环路,光脉冲在其中回旋多次后,再继续它们的旅程。美国纽约州约克镇高地IBM托马斯·J·沃森研究中心(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的尤里·A·弗拉索夫(Yurri A. Vlasov)及其同事,将光脉冲导入环路,运行了100圈之后,没有任何明显的数据损失。

  利用微元件延迟光波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光子晶体元件,它们拥有经过仔细设计的孔洞阵列,孔洞的大小和间距可以阻挡特定波段的光线(称为光子带隙)。在一个拥有这种孔洞阵列的硅薄片上,制作一条没有孔洞的通路,就构成了一个光子晶体波导。通路两侧的孔洞产生的带隙限制了光线的传播路径。日本NTT物性科学基础实验所的田边孝纯(Takasumi Tanabe)及其同事在此项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成功地将光子暂时贮存在了光子晶体纳米空腔之中——这里的空腔,指的是波导稍宽的一个小小区域。

  一些研究人员想方设法延迟光线,但在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E·佛瑞德·舒伯特(E. Fred Schubert)领导的另一些研究人员却发明了一种几乎不反射光线的涂层。这种涂层约厚600纳米,由五层纳米棒层叠而成。这些纳米棒由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构成,直径约25纳米,长度可达300纳米。这些纳米棒层叠在一个透明半导体薄片上,每一层的折射率都比下面一层更低。无涂层半导体的光反射率约为12%;如果加上涂层,反射率可以小到0.1%。这种涂层可以应用于光子元件、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上。

  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正在追求一个更加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制造量子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可以利用量子力学的奇特效应,实现空前的运算处理能力。一种实现方案需要把量子数据存储在原子的长寿命量子态中,还要用光波传输这些量子数据。但是,要把存储和传输结合起来,就必须要让脆弱的量子态能够在物质与光之间传递。2006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实验物理学家尤金·S·波尔齐克(Eugene S. Polzik),以及德国加兴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伊格纳西奥·西拉克(Ignacio Cirac)的共同领导下,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将一组量子信息从一个光脉冲传递给一团原子云。

  撰文/格雷厄姆·P·柯林斯(Graham P. Collins)

  译/王栋 校/罗绮、虞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科学美国人》2007年度科学研究领袖
·《科学美国人》2007年度商业领袖
·《科学美国人》2007年度政策领袖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无线传送电力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将药物送至治疗部位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可再生能源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对抗室内毒素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超精密测量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用蚊子对付疟疾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新型仿生材料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神经生物学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光子操控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对抗朊病毒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太阳能发电效率有望提高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控制干细胞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芯片打印机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以假乱真的智能假肢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网络地图快速寻找捷径
·引领未来趋势领袖:透视技术和催眠药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